吳娟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市平浪鎮(zhèn)中學)
摘 要:中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聽”的能力,是英語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對學生聽力的培養(yǎng),要遵循科學的教學原則和方法,適應新時期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要研究聽的心理機制,把“聽、說、讀、寫”有機結合起來,各個環(huán)節(jié)側重不同,從而提高和培養(yǎng)學生聽的能力,使其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英語教學;原因;方法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和考試的改革,英語聽力教學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視。每年全國各種關于英語的考試大多都增設了聽力的測試,這無疑對中學生英語教學提出了一個嚴峻的挑戰(zhàn),同時也給提高中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改變中學生英語“聾啞”的現狀帶來了機遇。聽力能力的提高和聽力技能的具備在英語基礎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學英語教學著重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不僅注重學生“輸出”,更注重學生“輸入”。讓學生學習英語語言中的文化背景、生活習慣這方面的基本知識,以便為今后的可持續(xù)學習、使用和發(fā)展愛好等方面做進一步準備。
一、客觀原因
1.大多數學生在之前未經過正規(guī)的聽力訓練,且心理素質差,往往由于一個詞或一個句子聽不懂就心慌意亂,注意力分散,從而導致厭聽和自卑情緒,對聽力失去興趣。
2.學生語音基本功的缺失,包括連讀、失爆、語音語調、語感、單詞和句子重音以及簡化和弱化。
3.學生判斷能力尚未養(yǎng)成
這是聽力訓練中重要的一環(huán)。在聽的過程中,學生如果具備較強的判斷力,即使對單詞和句子沒有完全聽清楚,也往往可以根據其他情況對其作出正確的判斷。如從說話人的語氣判斷其態(tài)度和思想感情;從地點、時間、人物身份、關系判斷其內容等。
二、主觀原因
1.學生及教師對聽力重視不夠
從筆者任教以來十多年里,無論是九年級還是七八年級,從來沒有在期末考試和中考里進行聽力測試,直到去年期末考試,七八年級的試卷才進行了聽力測試,但是九年級仍然沒有考。這樣一個大趨勢讓我們身在一線的教師都要對聽力重視起來。
2.學生的畏難情緒
許多學生剛開始接觸聽力時,都覺得太難,覺得自己根本聽不懂,花的時間比較多、考試時所占比重較小,甚至想放棄。連最基礎的聽單詞的題目都想放棄。
3.學生的自卑情緒
農村中學的學生大多是留守兒童,很多學生學習不認真,連母語都不愿意學,而要想把英語學好,尤其是聽力,更是難上加難。這是由于學生的父母親長期不陪同,很少有人督導,接觸英語較遲和英語對他們的生活影響極小造成的。
三、解決方法
首先要把好語音關。音標的基礎直接決定語音、語調的基礎。其次要注重朗讀技巧的訓練和培養(yǎng)。可以讓學生聽對話、課文原聲錄音磁帶,再聽自己朗讀課文的錄音,相互比較,找出差距。最后要鼓勵學生多記憶單詞。平時要注意夯實基礎,使學生掌握一定量的詞匯,并深入、精確地理解不同的時態(tài)、語法、句型所表示的不同含義。
1.多朗讀
大聲朗讀可以提高學生的聽覺理解能力,聽力的強弱關鍵在于語音知識的熟練程度,而語音知識的熟練程度又取決于平時的練習。一門外語的語音和語調的正確、標準、流暢、熟練、抑揚頓挫和節(jié)奏把握,都離不開平時的有聲朗讀。
2.多背誦
古詩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賦詩也會吟?!痹谑炀毨首x的基礎上,正確流利地背誦一些常用的短語、句子、對話等,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語感以及良好的聽力能力。
3.多聽錄音
多聽有利于讓自己處于多模仿和多復讀的語言環(huán)境中,模仿和復讀教材中的對話、文章,模仿句子的語音語調,體會說話人的情感。
根據多年教學經驗的總結和體會,得出英語是一門語言實踐課,教師需要應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聽、說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學生聽的能力,從而對學生其他技能及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起到積極的作用。
總而言之,英語聽力理解能力不是單項能力,學生必須以良好的語言基礎為前提,輔以聽力技巧、技能及豐富的背景知識,再依賴判斷理解過程,才能高效地完成從聽到理解的過程。
參考文獻:
[1]黃金城.農村中學英語教學現狀與對策[J].青年文學家,2011(8).
[2]柴陽梅.新課程標準下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途徑[J].新課程(上),2011(6).
[3]徐艷.在初高中英語教學差異中體會新課程[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18).
[4]何江.如何提高農村中學英語口語能力[J].學周刊,2011(9).
編輯 白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