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爺中了秀才,家里張燈掛彩忙著敬祖宗。張少爺對幫工杜老幺說:“都說你聰明,
我出個聯(lián)你對對——四書五經(jīng)有趣有味?!?/p>
正蹲在地上吃飯的杜老幺接口就答:“一日三餐無油無鹽?!?/p>
張少爺朝中堂看了看:“十根金龍柱,十顆小圓珠,十對宮燈十紅十綠?!?/p>
杜老幺把碗筷晃了晃:“一只青花碗,一個大缺巴,一雙筷子一白一烏?!?/p>
張少爺火了:“哼!吃老子的,喝老子的,還不知足么?”
杜老幺笑道:“嗬,敬祖宗的,拜祖宗的,當(dāng)然嫌少呀!”
“奉旨革職”
鄭板橋當(dāng)縣官時,遇到了災(zāi)荒之年,因開倉放糧,賑濟窮人,被皇帝撤了職。于是,他雇了一條船,順著大運河回揚州老家去。
一天,見前面碼頭停泊著一條官船,桅桿上掛著一面旗幟,上書“奉旨上任”,所有民船見了,唯恐避之不及。鄭板橋道:“你奉皇上的旨意上任有啥了不起?我也是奉皇上的旨意才革職的。不都是‘奉旨嗎?你神氣什么?”
于是,鄭板橋用一塊綢絹,書寫“奉旨革職”4個字,也掛到桅桿上。
卻說那官船上的“上任”者,是個大奸臣的兒子,叫姚有財。這時見了“奉旨革職”的旗子,覺得很奇怪,一打聽,原來是鄭板橋,就派人向他索字畫。
鄭板橋聽說姚有財除了吃喝嫖賭、欺壓百姓之外,別的一竅不通,就很快書寫了一首詩送他:“有錢難買竹一根,財多不得綠花盆。缺枝少葉沒多筍,德少休要充斯文?!?/p>
這是一首嵌字詩,每句開頭一字,連起來讀是“有財缺德”。姚有財見了,當(dāng)即昏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