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劍華
五華縣棉洋中學 廣東梅州 514441
物理學科作為中考考試科目,同學們雖然經(jīng)歷了短短兩年的學習,但所要復習的內(nèi)容確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初中物理力學包含了物體的運動、物質的物理屬性、力、力與運動、浮力和壓強及簡單機械。雖然力學內(nèi)容繁瑣、枯燥、題目難度大、邏輯性強,但由于和生產(chǎn)、生活聯(lián)系緊密,因而在中考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歷年來都是中考的重點和熱點。在學習中,學生普遍認為初中物理力學部分較難,在中考中所占比例最大,知識的復習既是中考復習的重點,也是難點,所以力學這部分知識復習效果的優(yōu)劣直接關系到復習的成敗和最終的中考物理成績。
近幾年中考試題貼近新課改理念,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考查,試題內(nèi)容廣泛,解題方法靈活,在解題過程中,滲透了人文精神和情感態(tài)度。同時,對學生進行了愛國愛鄉(xiāng)的教育,也激發(fā)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興趣,增強了學生對科學知識的親近感。對此提出以下幾點復習的策略:
課堂引入對于復習課同樣重要,無論是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生活中,還是在高科技領域里,力學知識無所不在,在復習課上積極創(chuàng)新一些與教學內(nèi)容密切相關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以可以在如下方面進行課堂引入。
1.可以用多媒體展示些現(xiàn)代的科技成果。比如磁懸浮列車的圖片、神舟號飛船的升空時的視頻、衛(wèi)星通訊設備等圖片或視頻引入,通過展示科技成果,鞏固興趣。
2.也可用有趣的實驗引入。比如研究各類杠桿時,教師可引導學生用手中的鉛筆、圓珠筆來自己組合杠桿。操作方法:用食指做支點,用中指壓住筆的一端用另一只手來壓動筆桿,通過手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來施加動力,體會不同種類的杠桿特點。在研究輪軸時,可以引導學生用兩支圓珠筆將“掛鉤”勾在一起,用一只手握住一直比你,另一只手撥動圓珠筆,體會輪軸的勝利情況。
1.在第一輪復習時要側重基礎知識的鞏固和拓展,以課本為主。首先梳理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單位及其換算、必須要記住的常量、實驗目的和原理等。通過歸納總結,在腦海中形成比較完整、系統(tǒng)的初中物理知識框架。
2.在第二輪應側重知識的綜合應用,加強重點題型的訓練,使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首先是相似知識對比講。例如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這兩對力的相似性很高,學生不易區(qū)分。所以復習時刻將這兩個知識點放在一起,從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受力物體等來分析得出他們的異同點。再如復習實驗時可將“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和“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三個實驗一起對比復習。因為這三個實驗都用到了相同的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后兩個實驗都用到了轉換法,但他們也有區(qū)別,“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這個實驗中還用到了科學推理法。分析出他們在實驗方法上的異同點之后,再逐個回顧實驗過程,這樣能讓學生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這三個實驗。其次是對典型例題舉一反三。例如,關于刻度尺估讀是學生容易出錯的,在復習這個知識點時可以分別給出分度值分別為0.1cm、1cm、1dm的三把刻度尺的讀數(shù)題進行練習。再如簡單機械一章公式較多,學生在做題時不易選出簡單公式,所以可以對簡單機械的計算進行分類,如分為“已知滑輪組兩端的力和一端的距離,求機械效率”、“已知滑輪組兩端的力,求機械效率”、“已知滑輪組機械效率和一端的力,求另一端的力”、“已知滑輪組機械效率和兩端的力,求繩的繞法”等,然后每種題型強化訓練。
3.第三輪綜合模擬為主,進行適應性強化訓練。在最后中考沖刺階段,考生要重視每一次模擬考試,通過考試強化訓練,回歸課本,查缺補漏。使考試成為考前重要的練兵活動,避免中考走彎路。
年年中考年年變,但萬變不離其“重”。物理學中的一些主干知識依然是每年中考的熱點。因此,我們在二輪復習中要以《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中圈定的知識為著眼點,如:“力和運動”、“壓強和浮力”、“功”、“功率”“能量”等重點知識點等;重點實驗中的“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和重點演示實驗等等,展開專題訓練。對課本中新增的欄目“生活、物理、社會”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對一些傳統(tǒng)的實驗的改進在復習中也要有所涉及。
復習課不能由教師包講,更不能成為教師展示自己解題“高難動作”的“絕活表演”,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主動積極地學習探索,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提高知識素養(yǎng)。教師可以先確定好問題,也可以由學生提出問題,把講臺讓給學生,給他們展示自己的舞臺,讓他們?nèi)リU述、討論、質疑、辯論。你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觀眾比教師的觀眾還多,聽的也更仔細,各個都充滿了自信。我們要做的,除了聆聽,引導,還有贊賞。
總而言之通過采用新的教學思路,解決了力學復習課中知識點分散、涉及內(nèi)容多、復習時間短、復習難度大,教師講的過多、低效練習過多、放任復習等問題,大大提高了物理力學部分復習效率:首先雜亂無章的力學知識變成體系,學生不再懼怕“公式”。其次學生脫離了源源不斷的“題?!?。再次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最后讓學生能在復習中從不同角度重新審視已學過的知識,使學生產(chǎn)生新異感,激發(fā)復習的欲望,復習課課堂恢復了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