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軒 李麗蓉 李艷 賀鐵橋
西葫蘆灰霉?。⊿ummersquashgraymold),是西葫蘆棚室栽培中的一種重要病害,分布廣泛,在北方保護地和南方保護地及露地普遍發(fā)生,一般病瓜率8%~25%,發(fā)病嚴重時可達80%以上,甚至毀棚,主要為害幼瓜,也為害花、幼瓜、葉和蔓。
果實發(fā)病,病菌先從凋萎的雌花開始侵入,導致雌花逐漸變軟腐爛(圖1),并長出灰褐色的霉層,病部逐漸向幼果發(fā)展,染病瓜條初期頂端褪綠,后呈水漬狀軟腐、萎縮,表面密生灰綠色霉層(圖2),即灰霉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有時長出黑色菌核。發(fā)病組織如果落在葉片或莖蔓上,會引起葉片或莖蔓發(fā)病。
葉片發(fā)病,多從葉緣侵入,病斑多呈“V”形斑(圖3),有的呈圓形大斑(圖4),中央有褐色的輪紋,濕度大時出現(xiàn)灰色霉層。
莖蔓發(fā)病,出現(xiàn)灰白色的病斑,繞莖一周后可造成莖蔓折斷。
西葫蘆灰霉病與化瓜在潮濕狀況下的癥狀相似,需詳加分別。
Botrytiscinerea稱灰葡萄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有性世代為Sclerotiniafuckeliana,稱富克爾核盤菌,屬子囊菌亞門真菌。病菌的孢子梗數(shù)根叢生(圖5),褐色,頂端具1~2次分枝,分枝頂端密生小柄,柄上生大量分生孢子(圖6)。分生孢子圓形至橢圓形,單胞,近無色。
病原主要以菌核、分生孢子或菌絲在土壤內及病殘體上越冬。分生孢子在病殘體上可存活4~5個月,越冬、越夏的分生孢子成為保護地下茬作物的初侵染源。病菌借氣流、澆水或農事操作傳播,行間走動或整枝、蘸花、澆水都可傳播,發(fā)病的葉、花、果上的分生孢子,落到健株上均可引起再侵染。
菌絲在2~31℃均能生長,最適溫度為20~23℃,病菌必須在相對濕度88%~100%下才能萌發(fā),最適萌發(fā)相對濕度為92%~95%,多從傷口、薄壁組織,尤其易從開敗的花、老葉葉緣侵入。
春季陰雨天較多、高濕、低溫、光照不足、植株長勢弱,棚內濕度90%以上,結露持續(xù)時間長,霧大,生產上放風不及時都會引起灰霉病的發(fā)生和流行。一般2~3月、11月連陰天多,出現(xiàn)2個發(fā)病高峰。
前茬拉秧后徹底清除病殘落葉及殘體,加強管理,避免陰雨天澆水,并注意澆水后加大通風,降低空氣濕度。當灰霉病零星發(fā)生時,立即摘除染病組織,帶出田外或溫室大棚外集中深埋。適當控制澆水,露地栽培時,雨后及時排水,降低田間相對濕度。
保護地栽培時,以提高溫度、降低濕度為中心,西葫蘆葉面不結露或結露時間應盡量短。當棚內病害嚴重時,應采取高溫悶棚措施,悶棚前1天灌水,選擇晴天中午關閉棚室,使棚內溫度上升至36~38℃,保持2h,然后逐漸放風降溫,恢復常態(tài)。
冬春茬提前20天扣棚,用硫黃熏棚,每100m3用硫黃0.25kg、鋸末0.5kg,混合后分多處點燃熏1夜。也可每667m2用50%乙烯菌核利干懸浮劑2kg,撒在棚內地表進行環(huán)境消毒。
初見病變時或連陰2天可噴灑100萬個孢子/g寡雄腐霉菌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提高寄主抗病力。
花期結合使用促進果實發(fā)育的激素蘸花,在配制好的藥液中按0.1%加入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等藥劑。
保護地發(fā)病初期采用煙劑,667m2用10%腐霉利煙劑 200~250g、45%百菌清煙劑 250g、10%腐霉利煙劑 250~400g、15%百·腐煙劑 250~400g或 3%噻菌靈煙劑300~400g進行煙熏。或于傍晚667m2噴撒5%百菌清粉塵劑1kg,隔7~10天1次。還可選用30%?!む酌箍蓾裥苑蹌?00~1200倍液、50%咯菌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嘧菌環(huán)胺水分散粒劑800~1000 倍液、500g/L 氟啶胺懸浮劑 1500~2000倍液、50%?!ぎ惥蓾裥苑蹌?00~1000倍液、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劑3000倍液、50%多·?!ひ铱蓾裥苑蹌?00~1500倍液、28%百·霉威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等噴霧。
也可選用配方藥噴霧防治,如65%甲硫·乙霉威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45%噻菌靈懸浮劑 800~10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70%代森聯(lián)干懸浮劑800~1000倍液、2%武夷菌素水劑150~3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2億個活孢子/g木霉菌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50%煙酰胺水分散粒劑1500~25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50%嘧菌環(huán)胺水分散粒劑1000~1500倍液+70%代森聯(lián)干懸浮劑700倍液、25%啶菌噁唑乳油1000~20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2%丙烷脒水劑1000~1500倍液+5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 1000~1500倍液+50%乙霉威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40%嘧霉胺懸浮劑1000~1500倍液+5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等噴霧防治。重點噴施花和瓜條。
(本文配有彩圖,詳見彩色插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