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昆
摘 要:概述了玉米細胞質雄性不育的分類、遺傳基礎、研究概況、應用類型等。玉米細胞質雄性不育系分為T、C、S三大類群,其利用前景以C群不育系最為廣闊,S群不育系次之,T群不育系因?;腥綯小種而較少應用。
關鍵詞:玉米;細胞質雄性不育;不育系
目前我國配制的玉米雜交種有質量問題,據(jù)河南省檢測中心1994年在五省37個單位抽查108份玉米種子,合格率僅為2.8%,其中88份雜交種無一份達國家二級標準,1995年國家抽檢檢測,合格率僅為8.6%,其中雜交種僅一份合格。本文簡述了玉米細胞質雄性不育的研究及其利用。
一、玉米細胞質雄性不育材料的分類和特性
1.根據(jù)育性恢復專效性分類
Beckett(1971)用Tr、K55、W23、1151等4個具有不同恢復基因的自交系作父本與不育系雜交,根據(jù)后代的育性反應,將供測試的30種不同來源的雄性不育系的胞質劃分為T、S、C三個組群。其分類程序如下:
鄭用璉(1982)研究了國內(nèi)若干細胞質雄性不育系的胞質類型,提出了一套胞質測驗種。
2.根據(jù)分子水平分類
大量研究結果表明,胞質雄性不育基因的主要載體是線粒體,Pring(1980)運用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技術,根據(jù)被限制性內(nèi)切酶消化的線粒體DNA電泳模式的特異性,將C組群內(nèi)不育類型分為3個亞組,即CⅠ:C型,CⅡ:RB、Bb、PR、E,CⅢ:Es(El)。Kalman等
3.各群雄性不育系的主要特性
(1)T群,該群雄性不育系的不育性極其穩(wěn)定,花藥完全干癟不外露,花粉敗育較徹底,敗育花粉形狀多種,以菱形三角狀為多,并呈透明空胞,比正?;ǚ哿P?。T群不育系最顯著的表型特征是對玉米小斑病菌T小種高度?;腥荆谏a(chǎn)上難以應用,僅在高緯度的冷涼地區(qū)有少量使用。
(2)S群,該群雄性不育系雄穗上的花藥由露出穎殼到完全露出穎殼,花藥大多數(shù)不開裂,有少數(shù)半裂到全裂?;ǚ蹟∮粡氐?,多呈不規(guī)則的三角形,數(shù)量因遺傳背景和環(huán)境而有差別。其育性不穩(wěn)定,隨環(huán)境變化而變化,對T小種不?;腥尽?/p>
(3)C群,該群雄性不育系雄穗生長正常,但花藥不開裂,也不外露,花藥干癟,花粉敗育,呈透明三角形,屬穩(wěn)定的不育群,對T小種具有較強的抗性。
二、玉米細胞質雄性不育的遺傳基礎
生物的細胞質遺傳物質一般存在于葉綠體DNA、mtDNA、質粒及附加體DNA中。LevingsⅢ(1976)用PEFA技術從分子水平上證明玉米CMS的胞質育性基因存在于mtDNA上。根據(jù)玉米mtDNA的粘?;蛭膸斓闹氐寺?,推導出玉米mtDNA是單環(huán)狀分子(主DNA),約500~700kb。已有46個基因被定位在mt主DNA上(Fauron,1995)。玉米mtDNA環(huán)狀分子有許多重復序列,可導致多種重組事件發(fā)生,使線粒體基因重排。線粒體DNA上的育性符合母性遺傳規(guī)律。最近有人開始從表達水平上研究玉米CMS的質育性基因,發(fā)現(xiàn)四種胞質有不同的特異蛋白。如T胞質中有13kb的多肽,N胞質中有21kb的特異蛋白,C胞質中有17.5kb的特異蛋白,S胞質存在58~84的8條高分子量特異蛋白(Forde,1980)。這些特異蛋白可能與育性表達有關。
三、玉米胞質雄性不育系和恢復系的轉育
利用玉米胞質不育系進行雜交種生產(chǎn),可以提高種子純度和產(chǎn)量,降低成本,但其利用的前提是必須解決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復系的配套問題。不育系的轉育常常采用回交轉育方法。此外,還可以通過其它方式如輻射、自然突變或從優(yōu)良自交系與恢復系組成的綜合雜交種中再分離出不育系等方法,創(chuàng)造出新型的雄性不育系。
四、利用玉米胞質雄性不育應注意的問題
1.雄性不育利用需要完成三系配套。在雄性不育育種中,常采用回交轉育法選育不育系和恢復系,但常常是在肯定優(yōu)勢組合后才進行親本轉育工作。在選育不育系和恢復系時除需要考慮配合力、抗性、農(nóng)藝性狀、豐產(chǎn)性外,還需要考慮不育系的穩(wěn)定性和恢復系的育性恢復能力,因而同正常細胞質育種相比,較為復雜,時效性也差。
2.需要利用多種細胞質類型配成多系雜交種,避免遺傳的脆弱性。1970年美國玉米小斑病T小種大范圍流行,造成330億美元的巨大損失,這一慘痛教訓使人們自今記憶猶新。
3.細胞質雄性不育雜交種的育性恢復程度易受環(huán)境影響。據(jù)陳偉程指出,不同年份、不同生態(tài)、氣象條件對恢復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不同播期情況下,胞質群間以及群內(nèi)組合間的恢復性表現(xiàn)也不完全一致。因此需要在細胞質雜交種中摻入一定比例的正常細胞質雜交種,解決雜交種恢復性波動的問題。
五、結語
我國由于種種原因,在雄性不育技術的研究和利用上,與國際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為此我們要在科研投入、育種手段、發(fā)掘、整理方面加大力度,使我國玉米雄性不育利用上一個新的臺階,趕上世界先進水平。目前利用細胞質雄性不育進行三系配套的關鍵是,選育不育程度高、不育性遺傳穩(wěn)定的不育系和強恢復系。
參考文獻:
[1] 欒春榮,鞠章網(wǎng),黃炳生.玉米雄性不育胞質姐妹種和恢復系的選育與應用[J].玉米科學2004,12(專刊):5-8.
[2] 李小琴,劉紀麟,萬邦惠等.玉米CMS育性恢復專效性分類系統(tǒng)的研究[J].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1999,18(3):203-206.
[3] 李小琴,劉紀麟,王相琴.玉米細胞質雄性不育材料研究的進展[J].作物雜志,1999,(4):8-10.
[4] 秦泰辰,鄧德祥.玉米雄性不育性的研究Ⅰ利用恢復系創(chuàng)造新不育系.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J],1984(6):6-10.
[5] 蓋鈞益.等.作物育種學各論[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4:120-121.
[6] 孫慶泉,榮廷昭.玉米雄性不育材料的研究和利用進展[J].玉米科學,2003,11(2):22-27.
[7] 葉紹文,容珊,楊鴻信.玉米雄性不育系和恢復系的選育與利用的研究[J].作物學報,1979,5(8):5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