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群
(江蘇省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學)
摘 要:“以賽代練”指的是利用比賽的方式代替學生的訓練,這種教學方式將學生放在了學習中的主體,讓學生通過實際比賽來掌握足球技術。讓學生在實際練習中發(fā)現問題并及時改正,不斷完善提升自己,達到教學的目標。
關鍵詞:高中足球;以賽代練;教學模式
“以賽代練”指的是利用比賽的方式代替學生的訓練,在足球教學中,這種方式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程理念。對于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提升自主學習和合作能力都十分有利。
一、“以賽代練”的教學過程
首先,雖然是運用“以賽代練”的教學方式,但是教師仍然要讓學生掌握足球的基本技巧,例如傳球、運球等動作,并在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基礎動作時教會他們一些足球中的小技巧和戰(zhàn)術。讓學生在了解這些基本知識點之后再進行比賽。
教師要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和能力等進行分組,每個小組的人數最好在6到8人。分好組后,教師要每個小組制訂學習計劃和目標,目標包含兩方面,一是每個人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另一個是小組要達到的目標。
接下來,教師就可以與學生共同制定比賽的流程和成績表,然后按照流程進行比賽。比賽的過程是提升學生能力的過程,教師要隨時對學生進行指導,糾正比賽中出現的動作錯誤,并要保證學生的安全,避免發(fā)生意外。
最后,在比賽結束之后,教師要對每組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讓他們了解自己需要改正的地方。評價包含了比賽中的表現,比賽秩序和比賽成績等多方面內容,以此在提升學生足球方面能力的同時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
二、“以賽代練”教學方法的意義
1.提高學生積極性
在沒有采用“以賽代練”的教學方式時,教師普遍采用示范性教學方式,即教師進行動作示范,學生進行模仿練習。這種教學方式很難讓學生將動作技術運用到比賽中,并且長期的枯燥模仿也會讓學生失去學習足球的興趣。“以賽代練”改變了示范性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提升足球水平,并且有效提高了學生對足球的興趣,利用他們好勝的心理增強其拼搏意識。
2.加強比賽規(guī)則的學習
“以賽代練”的教學中,不參加比賽的學生將有機會和教師一起成為比賽中的裁判,因此,他們在進行足球比賽前,都會去了解競賽的規(guī)則和裁判需要掌握的方法,這對于那些平時不關注足球比賽,不了解裁判手勢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學習的機會。相對于教師日常對學生進行的“灌輸式”教學來說,這種學習方式更能加深學生的印象,并且加快他們記憶的速度。另外,比賽中可能會發(fā)生各種狀況,能有效幫助學生理解每一條比賽規(guī)則的含義。
3.吸引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足球比賽
體育課程的時間有限,學生的足球練習不能僅僅依靠課堂時間。過去的足球教學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以賽代練”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為了在比賽中贏得勝利,就會在課下進行足球練習。因此,教師不妨根據學生的這一心態(tài),在每次比賽結束時,教學生學習足球中的某個小技巧,并布置練習任務,學生自然會在課下積極完成,課堂教學質量自然也會大幅度提升。
三、“以賽代練”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注重教學方式
雖然“以賽代練”主要是利用比賽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足球技巧,但是教師仍然要注重對學生技術和戰(zhàn)略方面的指導。在比賽之前,教師要先對學生進行技術方面的教學,讓他們能夠掌握基本的技術方法,并且運用到時機比賽中在他們遇到問題時要及時幫助解決,以此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足球戰(zhàn)術,并且這種學習方式對比教師日常中對學生提出要求的方式效果要明顯很多。
除了技術方面,教師要注重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以此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和人際協(xié)調能力。這一點是其他項目教學中達不到的,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對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發(fā)展也有好處。
2.注重學生差異化
雖然足球教學是學生自己的選擇,但是他們之間由于身體素質和適應能力的不同,仍然會在學習中存在差別。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對基礎不同的學生進行區(qū)分?;A好的學生可以在一起進行小場地比賽,教師注重的是他們在比賽中的技巧和合作能力。對于基礎相對比較差的學生來說,教師仍然要從基礎動作進行教學,“以賽代練”教學中也不能一開始就讓他們進行足球比賽,而是要采取游戲比賽的方式,鞏固基礎動作的掌握程度,并且以此增強學生足球學習的信心。另外,教師也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來選擇場地,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足球學習的需求。
總之,足球教學中“以賽代練”的教學方式將學生放在了學習中的主體,教師起引導作用,讓學生通過實際比賽來掌握足球技術。這種學習方式能讓學生在實際練習中發(fā)現問題并及時改正,不斷完善提升自己,達到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凌元全.高中足球選修課“以賽代練”教學模式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16).
[2]徐晨.有效提高高中足球選修課教學質量之我見[J].新課程導學,2013(25).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