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迎九 后建麗 丁文清
深圳市龍崗區(qū)婦幼保健院婦科,廣東深圳 518172
女性先天性生殖道畸形是一種女性生殖道異常發(fā)育和功能障礙的先天性疾病,研究統(tǒng)計[1],先天性生殖道畸形的患病率約為1%,而在不孕女性中約為9.4%,對女性生殖健康產生嚴重影響。文獻報道[2-3],子宮畸形占女性生殖系統(tǒng)畸形患者中的55%,并且發(fā)病比例仍在不斷上升,生殖道畸形可以引起女性月經不調、不孕、流產、早產及性生活困難等不良影響,同時此類患者的手術率和圍產期新生兒的死亡率也較高。目前,臨床對于生殖道畸形患者的治療主要采用生殖道矯正手術,然而傳統(tǒng)開腹手術對于患者身心健康存在一定風險性[4]。隨著微創(chuàng)外科手術的廣泛應用[5],內鏡治療已成為婦科疾病的成功技術。本研究選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就診的先天性生殖道畸形女性患者,分別進行傳統(tǒng)手術與內鏡治療,觀察不同治療方式對患者妊娠結局及臨床效果的影響。
回顧性選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婦科收治的先天性生殖道畸形女性患者120例,病例納入標準[6]:(1)患者出現月經異常、性生活困難等婦科疾病體征;(2)患者經三維超聲檢查發(fā)現存在生殖道畸形,子宮輸卵管造影可見異常;(3)患者符合手術條件。排除標準[7]:(1)患者外傷、手術等意外造成的生殖道損傷;(2)1個月流產史女性;(3)妊娠期患者;(4)凝血功能障礙者;(5)患者均同意手術治療,未婚少女經監(jiān)護人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將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兩組,每組各60例,對照組采取開腹手術,平均年齡(26.7±5.1)歲,未婚女性41例,已婚女性19例,平均發(fā)病時間為月經初潮(14.23±2.19)月,其中處女膜閉鎖15例、陰道閉鎖12例,宮頸閉鎖14例、雙子宮9例、中隔子宮10例;研究組采取內鏡介入治療術,平均年齡(25.2±3.9)歲,未婚女性44例,已婚女性16例,平均發(fā)病時間為月經初潮(15.49±3.72)月,處女膜閉鎖12例、陰道閉鎖14例,宮頸閉鎖19例、雙子宮7例、中隔子宮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儀器設備 采用richard wolf-宮腔鏡/陰道鏡一體機,內鏡直徑為5.88mm,V13.0軟件系統(tǒng),檢測才成為LOGIQ-三維彩超,設備均由北京敖澤醫(yī)療有限公司提供。
1.2.2 手術方式 所有患者術前進行超聲腹部掃描,明確生殖道各組織輪廓和手術具體位置,對照組患者采取膀胱結石位進行開腹手術;研究組患者麻醉后,以擴陰器將陰道暴露,以宮腔鏡經陰道、宮頸進入宮腔,注入5%的葡萄糖溶液膨宮檢查患部結果,同時在超聲引導下,在低回聲區(qū)將積血和積液抽出,而后根據具體畸形情況實施手術。
比較兩組患者在術后發(fā)痛經、月經量異常、陰道或下腹包塊及性生活困難等情況,同時對患者進行隨訪統(tǒng)計成功妊娠病例,和發(fā)生胎位異常、異常流產、宮外孕和死胎等不良妊娠結局;分析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和術后并發(fā)癥出現情況,包括切口感染、陰道出血、宮腔積血及腹腔積液。
參照中華醫(y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對女性生殖道畸形矯正手術的指標標準[8]:(1)有效:患者痛經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超聲掃描可見生殖道結構無明顯異常,性功能基本恢復正常;(2)顯效:患者部分癥狀緩解,術后無異常出血,生殖道結構和功能部分恢復正常;(3)無效:患者病情無變化或加重。有效率為有效+顯效/病例×100%。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本研究中女性先天性生殖道畸形患者的數據資料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其年齡、婚姻情況、發(fā)病時間及生殖道畸形類型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表2 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n(%)]
表3 患者治療有效率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n(%)]
表4 患者的妊娠結局比較[n(%)]
兩組患者經不同手術治療后,痛經、月經出血量異常、陰道或下腹包、性生活困難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略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 2、3。
對所有患者進行術后隨訪,觀察患者的妊娠情況,研究組患者的成功妊娠率與對照組沒有明顯差異,但是發(fā)生胎位異常、異常流產、宮外孕及死胎等不良妊娠結局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 4。
女性先天性生殖道畸形在婦科疾病中逐漸受到重視,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功能,先天性生殖道畸形一般不易發(fā)現,通常患者在出現腹痛、痛經、盆腔腫塊、反復流產及不孕的臨床癥狀就診時偶然發(fā)現[9-10]。先天性生殖道畸形的準確發(fā)生率本身很難估計,根據臨床研究報道顯示[11-12],在遺傳流產女性中約有13%的先天性生殖道畸形患者,而在習慣性流產史和不孕患者中的比例接近25%。早產、胎位異常、宮外孕等不良妊娠結局是對女性患者產生最嚴重的影響,完成發(fā)育的生殖道和正常性功能是保證女性身心健康、繁衍后代的根本保證,也是維持人類基因傳承的基礎[13]。女性在患有先天性生殖道畸形,本身痛苦不堪,同時也不利于對家庭的和諧穩(wěn)定。所以,對于生殖道畸形的確切診斷和有效治療是婦科專家應當重視的問題,女性患者生殖道畸形的表現大不相同,畸形類型也復雜多樣,臨床治療存在一定的難度和風險[14-15]。目前,生殖道畸形矯正的主要治療方式集中在開腹手術和利用婦科內鏡進行微創(chuàng)介入手術開腹手術雖然具有手術視野較廣,對于患病部位直視可見,手術操作難度系數相對較低,但是對于患者早期恢復和防治術后并發(fā)癥等方面并沒有較為理想的效果[16]。近年來,醫(yī)學界提出婦科治療的微創(chuàng)理念,在診治一些婦科疾病時以婦科內鏡治療技術替代傳統(tǒng)手術,并且取得了較高的成功率[17]。婦科內鏡治療是借助內鏡技術,盡可能的縮小手術創(chuàng)口,減少對機體內環(huán)境的危險因素和影響,使患者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與生活[18]。本研究,采用婦科內鏡微創(chuàng)手術的研究在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3.33%明顯高于采用傳統(tǒng)開腹手術的對照組患者的86.67%,術后發(fā)生痛經、月經出血量異常、陰道或下腹包、性生活困難等情況較少,提示微創(chuàng)手術具有高效的臨床治療效果;兩組患者在術后隨訪期的成功妊娠情況相近,妊娠率分別為68.33%和66.67%,但是研究組發(fā)生術后并發(fā)癥和不良妊娠結局的患者明顯少于對照組。這與婦科內鏡技術的迅速發(fā)展有實質的關系,內鏡已不再是單一檢測病情的診斷手段,而能夠介入疾病治療的革新技術,通過其監(jiān)控系統(tǒng)明確機體的準確患病部位,對手術內部清晰可見,對于一些細小的組織部位,可借助儀器精準定位進行處理[19]。手術切口面積小、對機體組織的破壞性也較低,所以能夠有效降低術后發(fā)生并發(fā)癥,并且在恢復女性生殖功能和修復生殖道的臨床效果并不亞于開腹手術的療效[20]。
綜上所述,婦科內鏡治療女性先天性生殖道畸形具有明確的臨床效果,對妊娠結局有一定的積極影響作用。然而,這種微創(chuàng)手術畢竟是在傳統(tǒng)手術的基礎上繼承發(fā)展,在手術過程在必須借助精密的儀器,順利完成手術治療則要求醫(yī)生需要熟練掌握操作技術和專業(yè)水平,所以醫(yī)生應該提高自身素質,為患者提供更為專業(yè)、安全、適合的治療方案。
[1] 李曉川,朱蘭.腹腔鏡手術在女性生殖器官畸形診治中的應用[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6,21(6):401-402.
[2] De Franca Neto AH,Nobrega BV,Clementino Filho J,et al.Intrapar-tum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ongitudinal vaginal septum[J].Case Rep Obstet Gvnecol,2014,10(8):973-974.
[3] 王丹丹,楊清.子宮畸形診治的新進展及其對生殖預后的影響[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17,44(3):257-258.
[4] Suorsa KI,Mullins AJ,Tackett AP,et al.Characterizing Early Psychosooial Functioning of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Genital Ambiguity due to 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J].J Uro1,2015,194(6):1737-1742
[5] 羅萍香,趙欣.宮腔鏡治療子宮縱隔的臨床分析[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2,19(4):518-519.
[6] Bouman MB,van Zeijl MC,Buncamper ME,et al.Intestinal vaginoplasty revisited:a review of surgical techniques,complica-dons,and sexual function[J].J Sex Med,2014,11(7):1835-847
[7] 楊潔,郎景和,朱蘭.先天性子宮頸發(fā)育異常及其手術治療新進展[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2,47(10):793-796.
[8] 中華醫(y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女性生殖器官畸形診治的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5,50(10):729-733.
[9] Aoien P,Acien M.The present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mplex female genital malformations[J].Hum Reprod Update,2016,22(1):48-69.
[10] 夏恩蘭,于丹,黃曉武,等.宮腹腔鏡聯(lián)合完全雙角子宮成形術后成功分娩四例報告及文獻復習[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5,50(10):777-779.
[11] 崔淑麗.宮腹腔鏡治療子宮縱隔144例臨床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3,3(5):150-151.
[12] Zhu L,FelixW,Jinghe L.Atlas of Surgical Correction of Female Genital Malformation[J].London:Springer,2015:31(33):94-173.
[13] 夏恩蘭,劉玉環(huán),馬寧,等.宮腔鏡手術治療T型子宮成功分娩3例報告及文獻復習[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3,48(6):457-459.
[14] Grimbizis GF,Gordts S,Di Spiezio Sardo A,et al.The ESHRE /ESGE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female genital tract con-genital anomalies[J].Hum Reprod,2013,28(8):2032-2044.
[15] 陳潔.微創(chuàng)婦科手術與傳統(tǒng)手術醫(yī)院感染率和感染部位分析 [J].現代實用醫(yī)學,2015,27(3):382-383.
[16] 夏恩蘭,李斌,韓臨曉,等.宮腔鏡診治Robert子宮10例成功分娩1例報告及文獻復習[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5,50(9):697-700.
[17] Hemonen PK.Twin pregnancy in the congenital malformed uterus[J].J Obstet Gynaecol,2016,36(5):571-573.
[18] 趙劍英.婦科治療的微創(chuàng)理念與微創(chuàng)手術[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7,25(5):125-126.
[19] 張麗丹,江秀秀.子宮畸形的發(fā)生及其對妊娠的影響[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15,42(4):374-377,380.
[20] 王丹丹,楊清.子宮畸形矯形術對生育能力和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華腔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5,R(5):354-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