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景志
【中圖分類號】R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2-00-01
在臨床中,抑郁癥屬精神障礙之一,經(jīng)查閱相關資料得出[1],在世界范圍內,抑郁癥的終身患病率約為15%-20%,當下對于抑郁癥的患病機制尚未明確,臨床中用于治療抑郁癥的藥物種類諸多,但治療效果各有差異與優(yōu)點。本次主要探究首發(fā)抑郁癥患者分別應用帕羅西汀與舍曲林治療的效果,現(xiàn)陳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我院收治的78例抑郁癥患者,時間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分為兩組,其中在研究組48例患者中,女性29例,男性19例;最小年齡20歲,最大年齡68歲,年齡均值在(42.55±3.76)歲;病程最短5個月,最長2年,病程均值為(8.36±0.47)個月。參照組30例患者中,18例女性,12例男性;年齡最小19歲,年齡最大69歲,年齡中位值為(43.517±3.62)歲,最短病程6個月,最長2年,病程中位值在(8.21±0.74)個月。兩組患者臨床基礎資料(年齡、性別及病程),經(jīng)過統(tǒng)計學分析,無可比性,p>0.05。
1.1.1 納入標準:①所選患者經(jīng)臨床診斷均確診為抑郁癥,且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2]中的有關診斷標準;②所選患者均無抑郁癥患病史;③HAMD(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大于17分;④均自愿簽署相關的知情同意書。
1.1.2 剔除標準:①雙相情感障礙、自殺傾向嚴重者;②妊娠期、哺乳期患者;③嚴重心、肝與肺等器質性病變患者;④對本次研究用藥有禁忌證的患者;④精神疾病、意識不清及交流障礙者。
1.2 治療方法
1.2.1 參照組:給予患者帕羅西?。ㄅ鷾饰奶枺簢帨首?4030320H,生產企業(yè):浙江尖峰藥業(yè)有限公司)口服治療,每片的劑量在20mg,初始劑量為每日20mg,治療兩周后若效果不佳可調整劑量至每日30mg,但最大劑量不得高于每日50mg,同時需確保劑量調整的時間至少應間隔一周。
1.2.2 研究組:給予患者舍曲林(批準文號:國藥準字8100900H2生產企業(yè):萬特制藥(海南)有限公司)口服治療,每片50mg,患者首次服用的劑量為每日50mg,經(jīng)7d的治療后,若患者的療效不明顯可增加劑量到每日100mg,最大的劑量不得超過每日200mg,調整劑量的時間不得低于7d。
一療程為12周,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性治療1個療程后評定效果。
1.3 療效評價
①抑郁癥評定:參照《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3]進行,其中正常:量表總分<7分;可能有抑郁癥:評分在7分~17分;肯定有抑郁癥:評分在17分~24分;嚴重抑郁癥:評分>24分。②觀察記錄兩組用藥不良反應,包括便秘、嘔吐惡心、口干、體重增加、失眠、出汗、嗜睡以及視物模糊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收集整理本組實驗數(shù)據(jù),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數(shù)據(jù)包中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應用(n%)和(x±s)表示,組間差異通過x?和t檢驗,當P<0.05時,統(tǒng)計的相關方法具有參考價值和意義。
2.結果
2.1 前后抑郁情況分析對比
通過本次研究得出,治療前,兩組患者抑郁自評量表的評分接近,P>0.05,無可比性,但治療后,研究組患者抑郁自評量表的評分顯著低于參照組,P<0.05,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詳細數(shù)據(jù)如下表。
2.2 不良反應情況分析
經(jīng)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研究組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20.8%)較參照組(53.3%)低,P<0.05,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
3.討論
由于抑郁癥具有復發(fā)率高的特點,極易引起難治性抑郁癥的出現(xiàn),因而臨床應提高首發(fā)抑郁癥規(guī)范化治療的重視力度,經(jīng)有效及時的治療措施,緩解或者穩(wěn)定患者的病情,確保其盡早治愈。
帕羅西汀和舍曲林均屬于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均可應用在首發(fā)抑郁癥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帕羅西汀對于5-羥色胺具有較強的選擇性,并且對于腎上腺能、膽堿能以及組胺受體有較弱的親和力,因此其對于患者認知功能的損傷輕微。舍曲林對于多巴胺受體以及去甲腎上腺素的影響比較小,同時其對中樞神經(jīng)不產生任何興奮作用,因此對患者的精神運動不會造成任何影響。潘苗,張三強,呂路線等[4]指出,舍曲林與帕羅西汀抗焦慮的作用相當,但前者抗抑郁的效果要優(yōu)于后者,并且副反應也較帕羅西汀低。
在本文研究中,參照組患者治療后的抑郁自評量表評分高于研究組,且不良反應較研究組要高,P<0.05,提示首發(fā)抑郁癥患者經(jīng)舍曲林治療可取得較好的效果,安全性高,建議在臨床中推廣。
參考文獻
[1]張雅紅,王化寧,閆慶紅等.幾種新型抗抑郁藥治療抑郁癥首次發(fā)病患者的療效比較[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12,22(3):145-147.
[2]黃全.舍曲林與帕羅西汀治療首發(fā)抑郁癥的24周對照研究[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8(23):38-39.
[3]秦素萍.舍曲林與帕羅西汀治療首發(fā)老年期抑郁癥患者的對照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31):82-83,86.
[4]潘苗,張三強,呂路線等.不同抗抑郁藥物干預對首發(fā)老年抑郁癥患者半年結局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1):2640-2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