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鵬,盧紹燊,陳金雄 綜述,余海波 審校
(1.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研究生院, 廣州 510405 2.廣東省佛山市中醫(yī)院 528000)
骨科圍術期靜脈血栓風險評估工具的研究進展*
王 鵬1,2,盧紹燊2△,陳金雄2綜述,余海波2審校
(1.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研究生院, 廣州 510405 2.廣東省佛山市中醫(yī)院 528000)
骨科,靜脈血栓栓塞癥;評估工具;綜述
靜脈血栓栓塞癥(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指在靜脈管腔內血液不正常的凝結,完全或不完全阻塞靜脈血管,導致靜脈回流障礙的一種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在骨科圍術期具有較高的發(fā)生率。其中主要表現(xiàn)包括下肢深靜脈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及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據(jù)國外流行病學調查報道,美國平均每年有54萬人以上的住院患者并發(fā)VTE,其中DVT患者34萬,PE患者27萬。文獻報道,下肢骨折的患者,受傷后24 h內靜脈血栓的發(fā)生率為2.6%,但如果在受傷后72 h未接受預防血栓形成的干預性治療,則其發(fā)生率增至13.3%,且在DVT形成前沒有明顯的癥狀和體征,如果DVT已發(fā)生,會引起下肢靜脈潰瘍,股青腫、股白腫等并發(fā)癥,更為嚴重的是下肢靜脈栓子脫落,引起致命性的PE發(fā)生[1-3]。因此對骨科圍術期患者提前進行DVT風險的評估并實施個體化的預防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筆者對國內外針對創(chuàng)傷骨科患者的VTE風險評估方法、應用和研究現(xiàn)狀進行闡述和總結,以期為篩選出適用于骨科圍術期患者的VTE風險評估工具,為骨科圍術期患者VTE的個體化預防提供指導。
1.1VTE風險評估方法概述 VTE風險評估工具多是通過對文獻總結和臨床資料的回顧性研究而開發(fā)的。其評估方法主要為群體評估和個體化評估兩大類。群體化評估將患者分為廣泛的風險類別;而個體化評估則是將風險因素量化,通過評分的方式來確定個體風險。
1.2骨科群體風險評估 美國胸科醫(yī)師學會(ACCP)在2001年預防指南[4]中,將患者VTE風險總體上劃分為低危、中危、高危和超高危4組。2008年ACCP《抗栓及溶栓治療循證臨床實踐指南》在2001版[5]的基礎上根據(jù)手術類別、活動程度和出血風險對VTE總體風險分級加以修訂,將患者VTE風險總體上劃分為低危、中危和高危3組。低危是小手術可活動者,中危組主要包括普通外科、婦科、泌尿科手術患者,高危組包括髖關節(jié)、膝關專置換術,髖部骨折、重大創(chuàng)傷或脊髓損傷的患者,指南即群體化風險評估為VTE預防提供了框架性的指導作用,雖然指南的提出提高了臨床預防靜脈血栓的質量,但當面對差異性的個體時,指南并沒有提出有效的數(shù)據(jù)來區(qū)分具體預防措施是否應用,因此僅依靠指南很難實現(xiàn)個體化的VTE預防。
2.1Caprini風險評估工具 Caprini風險評估量表(Caprini Risk Assessment Model)是由美國的一位外科醫(yī)生Caprini及其團隊基于他們的臨床經驗和已發(fā)表和VTE相關的文獻,精心設計的用于個體化VTE風險評估工具,該工具可用于內科和外科患者的VTE風險評估。該風險評估量表于2005年發(fā)表第1版,并在2009年進行了2次修改,2005年版VTE評估量表中對20個VTE的相關危險因素分別進行了賦值,然后根據(jù)患者VTE風險評估總分將風險分為低危組(0~1分),中危組(2~4分)和高危組(4分);在2009年的第2次修改中VTE評估量表納入了包括年齡、體質量指數(shù)(BMI)、大手術、實驗室檢查、長期臥床等項目40條,每個條目分別賦值1~5分不等,其風險分級由最初的3組變?yōu)榈臀=M(0~1分)、中危組(2分)、高危組(3~4分)、極高危(≥5分)4組,同時該量表還根據(jù)不同的VTE風險等級,推薦不同的預防措施。適用范圍:2012年美國胸內科醫(yī)生學會第9版指南將Caprini風險評估模型作為非骨科手術患者VTE風險評估工具,Zhou等[6]對347例已患VTE的住院患者進行回顧性調查分析,以判斷Caprini風險評估量表的準確性和有效性,結果顯示Caprini風險評估量表可對所有住院患者患VTE的風險進行有效的評估。在骨科患者圍術期中,該量表也有應用和研究。有學者運用Caprini風險評估量表對49例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VTE和98例未患VTE的患者進行評分比較和病例對照分析,結果顯示Caprini風險評估量模型中的高危組和極高危組患VTE的風險較低危組分別高2.13和11.78倍,表明Caprini風險評估量表可對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的VTE風險進行評估。Shaikh等[7]對1 598例整形外科手術患者術前的VTE風險評估發(fā)現(xiàn),Caprini風險評估量表對術前易患VTE的高危人群有較高的敏感性;同時Lobastov等[8]對腹部、腦部及脊柱創(chuàng)傷患者進行Caprini風險評分,發(fā)現(xiàn)Caprini風險評分的高低與術后DVT的發(fā)生率有著密切的關系,且對評分超過11分的患者有必要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以上臨床研究表明Caprini風險評估工具的臨床應用較為廣泛,其設計開發(fā)及臨床研究應用由內科領域逐步轉移至外科領域,在骨科領域方面的應用研究開展得相對較晚,在骨科圍術期應用Caprini風險評估工具分對患者進行風險評估,其有效性也得到很好的證實,因此Caprini風險評估工具可對骨科圍術期患者進行VTE風險評估。
2.2Autar風險評估工具 Autar血栓風險評估量表由英國德蒙特福德大學專家Autar在1996設計發(fā)表,該量表包括患者的年齡、BMI、創(chuàng)傷、活動度、手術、高風險疾病、特殊風險7個因素組成。每1個條目賦值1~7分,根據(jù)患者評分的高低將風險分為低危組(7~10分)、中危組(11~14分)、高危組(≥15分),通過臨床應用和研究,發(fā)現(xiàn)其與VTE的相關系數(shù)(r)為0.98,評分為16分時其敏感度為100%,特異度為81%。Autar[9]在2003年對該評分表進行了修訂,修訂后的臨床研究顯示其與VTE的相關系數(shù)(r)為0.94~0.99,K值為0.88~0.95。 Müller等[10]對Autar血栓風險評分表進行臨床驗證,發(fā)現(xiàn)Autar血栓風險評分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以上臨床研究證明Autar量表具有較高的可信度。在骨科圍術期的應用方面,梁妮等[11]將Autar血栓風險評估量表運用于骨科大手術圍術期VTE的評估,發(fā)現(xiàn)該量表對中、高?;颊咭灿幸欢ǖ念A見作用。Yin等[12]運用Autar血栓風險評估量表對行矯形關節(jié)外科手術的患者進行評分,發(fā)現(xiàn)該量表可以較準確地對患者的DVT風險進行評估,并給出相應的預防措施。國內有學者在術前1 d應用Autar血栓風險評估量表對骨科大手術患者進行DVT風險評估,發(fā)現(xiàn)低危組血栓發(fā)生率為2.00%,中危險組血栓發(fā)生率為8.11%,高危組為57.14%。該表格設計條目主要根據(jù)骨科患者的臨床特點進行羅列,因此該表格主要應用于骨科領域,以上臨床研究證實了Autar血栓風險評估量表在骨科領域的實用性和有效性。但在臨床應用過程中其預測結果可能會出現(xiàn)假陽性及假陰性的情況。
2.3RAP風險評工具 RAP風險評分是1997年由密歇根大學醫(yī)學中心、辛辛那提大學醫(yī)療中心的醫(yī)學專家合作設計的,該評估表的研發(fā)主要用于創(chuàng)傷患者的VTE風險評估。該量表包括年齡、創(chuàng)傷相關性因素、醫(yī)源性因素和潛在疾病因素4個模塊,共包括19個條目,每個條目賦值2~4分,根據(jù)患者評分高低將患者分為低危組(2~4分)和高危組(≥5分)。該評分的設計者Greenf field博士同時在1997年對該評分表進行臨床應用,發(fā)現(xiàn)高危組患者患VTE的風險為低危組的3倍以上。RAP風險評分表主要在創(chuàng)傷骨科方面應用和研究較多,2000年Gearhar等[13]在184例骨科創(chuàng)傷患者中運用對RAP評分進行前瞻性的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低危組患者中無靜脈血栓的發(fā)生,評分大于5分的患者有較高的VTE發(fā)生率,其發(fā)生率為低危組的2~3倍,同時該研究中對于低危組患者不予任何預防措施,對高危組患者給予藥物和物理措施進行干預。在2011年,Acua等[14]對110例創(chuàng)傷患者進行回顧性研究,以判斷RAP評分5分是否為VTE高風險發(fā)生的血栓臨界值,結果發(fā)現(xiàn)在評分低于5分的26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發(fā)生了VTE,不僅證實了5分作為VTE發(fā)生的低高危臨界值,同時該研究還提出對于所有創(chuàng)傷住院的患者在沒有禁忌證的情況下均應接受血栓預防措施的干預。Zander等[15]對1 505例創(chuàng)傷患者進行RAP評分,其中152例患者被診斷有VTE,但152例患者中有26例(17%)患者RAP評分低于5分,其高低危的分值分界點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0.83和0.37,ROC下曲線面積為0.66,研究結果提示,VTE的監(jiān)測和藥物預防不能完全依據(jù)RAP評分,一些影響VTE的高危因素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探討。RAP風險評工具設計開發(fā)的病例主要來源于骨科創(chuàng)傷的患者,因此其臨床主要應用于創(chuàng)傷骨科的患者,從既往對RAP風險評估工具的研究報道來看,該工具在預測VTE風險方面,雖然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其對VTE的風險預測缺乏較高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因此其預測VTE的有效性仍需進一步證實。
2.4Wells風險評工具 Wells靜脈血栓風險評分是由Wells等[16]在1995年在文獻資料及臨床經驗的基礎上設計的,該DVT風險評分表主要包括相關癥狀體征、危險因素及患者的其他診斷3個方面,根據(jù)評分將患者分為低危組(0分)、中危組(1~2分)及高危組(3分);在2003年Wells等[18]對該風險評估表進行了修改,增加了DVT病史這一因素,同時根據(jù)評分將患者DVT風險度分為很有可能(≥2分)和不太可能(<2分),通過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Wells評分結合D-二聚體指標可對DVT的診斷作出一定的判斷。同樣Wells深靜脈血栓風險評分在國內骨科創(chuàng)傷領域的研究應用也主要是Wells評分聯(lián)合D-二聚體或相關實驗室指標對DVT進行預測分析。楊廣林等[18]應用Wells評分聯(lián)合D-二聚體檢測診斷創(chuàng)傷后下肢DVT的形成,結果顯示,Wells評分診斷創(chuàng)傷后DVT的靈敏度為91.53%,陰性預測值為91.07%,Wells評分聯(lián)合D-二聚體診斷創(chuàng)傷后DVT的靈敏度為94.91%,特異度為91.67%,其結論認為Wells評分大于2分或D-二聚體陽性就應該考慮診斷為DVT;沈明荃等[19]應用Wells評分對82例發(fā)病前無DVT的下肢或脊柱創(chuàng)傷骨折的患者進行前瞻性研究,發(fā)現(xiàn)高危組患者DVT陽性預測值為70.79%,中危組患者DVT陽性預測值為44.44%,Wells評分的臨床應用需與相關實驗室指標相結合。Modi等[20]單獨應用Wells評分對創(chuàng)傷骨折的患者進行回顧性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Wells評分與DVT的診斷呈線性相關,該相關的決定系數(shù)為0.88,Wells評分小于1分時,可以排除患DVT的敏感度為100.00%,對于Wells評分大于2分,其預測DVT的特異度為90.00%,ROC為0.859。以上研究表明Wells風險評分在骨科創(chuàng)傷方面也有較廣泛的應用,其在骨科領域可對患者的DVT及PE風險進行評估,有較多的臨床研究表明,該量表在對VTE或PE進行風險評估時需要與D-二聚體等相關指標結合;但同樣該量表在臨床運用時的預測值存在假陽性及假陰性的可能。
2.5Geneva量表評估工具 Geneva量表評分是由瑞士日內瓦大學醫(yī)院Vicki教授等在2001年對急診病歷資料的回顧性研究中制訂出來的,該量表的制訂主要用于急診中對疑似PE患者的評估,2006年Legal等對該量表進行了第2次修訂[21],修訂后Geneva評分主要包括既往DVT病史、心率、近1個月手術史、咯血、下肢水腫、年齡等9個條目,每個條目賦值1~4分不等,根據(jù)患者Geneva量表評分分為很有可能(0~3分)、中度可能(4~10分)、高度可能(≥11分)3個等級。該量表設計和開發(fā)的病例來源于急診患者,同時該工具目前國內在創(chuàng)傷骨科領域的應用研究也主要是對PE的風險進行預測,主要原因可能是與該工具設計開發(fā)的病例資料來源有關。
2.6其他量表 除以上風險評估工具之外,根據(jù)量表設計開發(fā)的目的及量表條目的不同,不同的量表適用于不同領域,如Padua、Cohen評估量表主要用于內科患者VTE風險評估,JFK血栓評估表主要用于所有住院患者,IMPROVE風險評估模型主要用于ICU或CCU的患者,Rogers風險評分量表主要用于普外科和血管外科的血栓風險評估;同時還有利用評估表與計算機相結合動態(tài)地對患者進行VTE評估,如Kucher量表、Woller模型、Samama電子風險評估模型;除此之外,還有RAM法、Pisa量表、Taiwan量表、Davison評分、Claudia量表等風險評估工具的存在,目前國內外尚缺乏對這些量表的應用和研究,其在骨科領域的臨床應用的有效性也無考證。
與國外VTE風險評估工具的研發(fā)水平比較,我國的開發(fā)研究相對滯后,當前階段僅局限于對國外風險評估工具的驗證或者修訂,隨著對DVT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也有一部分研究者對VTE風險評估工具進行設計和開發(fā),但這些工具缺乏足夠的臨床數(shù)據(jù)驗證,因此其效度和可信度相對不足[22-23]。雖然目前國內已經推出了骨科VTE的預防和治療指南,但在骨科VTE的風險評估表的研究開發(fā)中,國內目前尚處于初級階段。
基于以上綜述,國外的VTE已設計開發(fā)出應用于不同疾病VTE風險評估工具,其中與骨科領域相關的VTE風險評估工具也得到了國內外研究者的應用和研究,證實了其有效性。但當前骨科領域應用較廣泛的VTE風險評估工具在預測風險時仍存在一定的假陽性及假陰性率,仍需要進一步證實并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量化VTE風險評估工具,使其敏感度及特異度更高。目前國內在骨科領域VTE風險評估工具的開發(fā)和研究尚處于空白,同時由于地域、人種和生活習慣等差異的存在,導致影響不同人種和地域人群VTE的危險因素不同,因此國外的VTE風險評估工具在我國骨科臨床的應用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從我國人群疾病譜、患病特點、經濟水平等實際情況出發(fā),有必要研制和開發(fā)適合我國人群VTE風險評估工具,更有必要研制和開發(fā)適合骨科圍術期這一高發(fā)VTE的時期的風險評估工具,結合靜脈血栓預防指南,對骨科圍術期患者VTE做到早期篩查,早期個體化和階段化的預防,降低患者VTE的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Huang L,Li J,Jiang Y.Association between hypertension and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orthopedic surgery:a meta-analysis[J].Eur J Med Res,2016,21(1):1-7.
[2]Lee SY,Rod H,Chung CY,et al.Incidence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major lower limb orthopedic surgery:analysis of a nationwide claim registry[J].Yonsei Med J,2015,56(1):139-145.
[3]Cho YH,Byun YS,Jeong DG,et al.Preoperative incidence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hip fractures in Korean[J].Clin Orthop Surg,2015,7(3):298-302.
[4]Baumann MH,Strange C,Heffner JE,et al.Management of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an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Delphi consensus statement[J].Chest,2001,119(2):590-602.
[5]Hirsh J,Guyatt G,Albers GW,et al.Antithrombotic and thrombolytic therapy: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8th Edition)[J].Chest,2008,133(6):71-109.
[6]Zhou HX,Peng LQ,Yan Y,et al.Validation of the Caprini risk assessment model in Chinese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venous thromboembolism[J].Thromb Res,2012,130(5):735-740.
[7]Shaikh MA,Jeong HS,Mastro A,et al.Analysi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Physical Status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d Caprini Risk Assessment Model in Predicting Venous Thromboembolic Outcomes in Plastic Surgery Patients[J].Aesthet Surg J,2015,36(4):1933 - 1936.
[8]Lobastov K,Barinov V,Schastlivtsev I,et al.Validation of the Caprini risk assessment model for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high-risk surgical patients in the background of standard prophylaxis[J].J Vasc Surg Venous Lymphat Disord,2016,4(2):153-160.
[9]Autar R.The management of deep vein thrombosis:the Autar DVT risk assessment scale re-visited[J].J Adv Nurs,2003,7(3):114-124.
[10]Müller G,Fritz E,Them C.Translation of the “Autar Deep Vein Thrombosis Scale” to assess the risk of thrombosis.[J].Pflege Z,2008,61(2):94-99.
[11]梁妮,李春容.Autar量表在骨科大手術患者深靜脈血栓形成風險評估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2):49-50.
[12]Yin HZ,Shan CM.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Autar scale results to reduce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cidence in orthopaedic surgery patients[J].Int J Nurs Sci,2015,29(2):178-183.
[13]Gearhart MM,Luchette FA,Proctor MC,et al.The risk assessment profile score identifies trauma patients at risk for deep vein thrombosis[J].Surgery,2000,128(4):631-640.
[15]Zander AL,Van Gent JM,Olson EJ,et al.Venous thromboembolic risk assessment models should not solely guide prophylaxis and surveillance in trauma patients.[J].J Trauma Acute Care Surg,2015,79(2):194-198.
[16]Wells PS,Hirsh J,Anderson DR,et al.Accuracy of clinical assessment of deep-vein thrombosis[J].Lancet,1995,345(8961):1326-1330.
[17]Wells PS,Anderson DR,Rodger M,et al.Evaluation of D-dimer in the diagnosis of suspected deep-vein thrombosis[J].N Engl J Med,2003,349(13):1227-1235.
[18]楊廣林,黃晟,鄭元超.Wells評分聯(lián)合D-二聚體檢測在診斷創(chuàng)傷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中的似然比分析[J/CD].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2,6(8):28-31.
[19]沈明荃,謝增如.復合骨折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Wells評分與D-二聚體及纖維蛋白降解產物的預測[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18(38):6136-6140.
[20]Modi S.Wells criteria for DVT is a reliable clinical tool to assess the risk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trauma patients[J].World J Emerg Surg,2016,11(1):1-6.
[21]Le GG,Righini M,Roy PM,et al.Prediction of pulmonary embolism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the revised Geneva Score[J].Anna Int Med,2006,144(3):165-171.
[22]賴紅梅,劉麗玲,韓露,等.骨科手術病人靜脈血栓栓塞癥風險評估單的設計和應用[J].護理研究,2013,27(17):1766-1767.
[23]盛英,蔡婷婷,王亞婷,等.外科手術患者靜脈血栓栓塞癥風險評估量表的研制[J].護理與康復,2015,14(12):1103-1106.
10.3969/j.issn.1671-8348.2017.27.041
R658
A
1671-8348(2017)27-3869-04
2017-02-12
2017-05-16)
廣東省佛山市科技攻關項目(2012AA100441);廣東省佛山市十三五重點??平ㄔO項目——骨關節(jié)外科(FSZDZK153013)。
王鵬(1991-),在讀碩士,主要從事骨與關節(jié)方面的研究?!?/p>
,E-mail:1827496097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