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夢
正視壓力 學會減壓
——高三年級心理健康活動課教學設計
徐 夢
減壓;高三;心理健康活動課
設計意圖:
鄰近高考,高三年級的學生既要應對繁重的復習任務,更要面對萬人爭過獨木橋的升學壓力,肩上還承擔著父母、長輩、老師的殷切期望,多方面的壓力特別是應試壓力把許多學生壓得喘不過氣來。長期處于壓力狀態(tài)下的學生,容易出現(xiàn)注意力分散、學習效率下降等問題,還易出現(xiàn)焦慮、憤怒、抑郁等負性情緒,并常常伴隨失眠、胃痛、頭痛等身體癥狀。因此,如何有效幫助高三學生正視考試壓力、恰當運用減壓方法調(diào)節(jié)壓力、化壓力為學習動力,成為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重要目標?;谏鲜霰尘埃竟?jié)課采用體驗式教學方法,以活動為載體,根據(jù)高三學生實際情況,從認知和行為兩方面引導高三學生體驗、感知、調(diào)節(jié)壓力,學會有效應對壓力。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壓力、壓力與學習效率的關(guān)系,以及過度壓力對個體身心健康的損害。
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通過參與課堂活動,能夠掌握常用減壓方法,并能將課堂中學到的方法主動運用到日常學習生活中。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利用活動調(diào)動學生主動探索減壓方法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從情感層面正視壓力,勇敢面對壓力,在壓力狀態(tài)下能繼續(xù)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
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PPT)、音頻、視頻;
氣球若干、鮮花一支、眼罩一個、手鼓一個
活動對象:高三年級學生
活動時間:1課時
活動過程:
請一名學生到講臺上充當鼓手(鼓手需戴上眼罩),當鼓聲響起時眾人傳花,鼓聲停,花落在哪位同學手上,這名同學就需要上臺表演節(jié)目。游戲一共進行三輪,其中第三輪開始時,教師在課件上呈現(xiàn)新增的游戲規(guī)則 “第三輪表演內(nèi)容由教師指定”(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情境性壓力體驗)。
教師:在剛剛游戲的過程中,我看到漂亮的鮮花像燙手山芋一樣,大家都不想要,花一到自己手里就急忙扔了出去,為什么大家都不喜歡這朵花呢?
學生1:這朵花當然燙手啦,如果鼓聲停了花在手里,就意味著我要表演,而表演會讓我壓力山大。
學生2:是的,我也不想“中獎”,我不想表演,當著全班同學面表演是一件壓力非常大的事情。
學生3:本來還沒那么大壓力,第三輪規(guī)則變了,要指定表演內(nèi)容,這花就更可怕了。
教師小結(jié):看來通過剛剛的游戲,同學們都體驗到了壓力,壓力這個話題對我們高三同學而言是再熟悉不過的話題,因為繁重的復習任務以及頻繁的單元考、月考、模考都會讓我們感受到壓力,那么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索壓力這一話題。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營造暫時性壓力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切身感受、體驗壓力,導出活動主題;以游戲的形式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調(diào)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
請同學拿起事先發(fā)放的氣球,慢慢地一口一口地往氣球里吹氣。待學生將氣球吹到中等大小時,教師提問:各位同學,如果我們把手中的氣球看成我們的心理容器,每次往氣球里吹的氣就如同我們每天往心里堆積的壓力,如果繼續(xù)給氣球吹氣會發(fā)生什么事情?我們現(xiàn)在距離高考還有不到60天,如果每一天都給自己施加點壓力,到高考那一天,我們會怎樣?如果想要釋放壓力,我們應該怎么做?
學生1:如果繼續(xù)吹下去,氣球會爆炸,如果我們一直給自己施壓,到高考那天,我們可能會心理崩潰。
學生2:在這節(jié)課之前,我雖然知道過度壓力有害,可從沒有如此真實地體驗過。我的氣球剛剛吹炸開了,可以想象,如果持續(xù)給自己施壓,心理也會崩潰的。
學生3:跟吹氣相反,如果想減壓,得一點點把氣球里的氣給泄了,我們也要一點點把心理壓力給泄了,學會減壓。
教師:各位同學,剛剛我們感受到了過度壓力的危害。接下來,請各位同學吹出自己的壓力(學生往氣球吹氣),相互觀察一下自己的氣球和其他同學的氣球,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學生1:原來我們班學霸也有那么大的壓力,我還以為他很輕松。
學生2:我一直以為只有我一個人壓力山大,原來大家的氣球都很大。
教師小結(jié):剛才的這個游戲叫“吹彈可破”,同學們都親身體驗了過度壓力的危害,只有適度的壓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否則,壓力不僅會成為阻力,還會損害我們的身心健康。而且,無論是“學霸”還是“學渣”,都可能遭遇過壓的威脅,都需要減壓。
設計意圖:借助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過度壓力對個體身心健康的損害;通過活動,幫助學生了解壓力與學習效率的關(guān)系,正確認識考試壓力與考試成績的關(guān)系,為后續(xù)減壓活動的開展奠定認知基礎。
教師:各位同學,上周我在你們高三學生中進行了一個問卷調(diào)查,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當感到壓力時,82%的同學選擇用聽音樂、運動的方法減壓,并且表示能有效減壓。這也是我們今天想要給大家介紹的第一種減壓方法——行為減壓法,即通過從事特定的活動,如打球、聽輕音樂,轉(zhuǎn)移注意力,并利用在活動中獲得的愉快體驗抵消或緩解壓力帶來的緊張感及不舒適感。常見形式有呼吸放松法、音樂放松法、運動放松法、合理宣泄法。接下來,請各位同學一起跟著我體驗如何利用呼吸放松達到減壓的目的。請你做一些調(diào)整,讓身體以最舒服的姿勢坐在椅子上,沒有緊繃的衣物,沒有束縛?,F(xiàn)在,讓你的注意力從你的頭頂漫游到你的頭皮和前額……
教師以呼吸放松法示范演示行為減壓法,學生現(xiàn)場體驗、實踐。
教師小結(jié):緩慢的呼吸、身體的放松給我們帶來了心理的輕松,同樣,令人心情愉悅的音樂、運動也能讓我們釋放壓力。當考前非常緊張、承受巨大的考試壓力時,我們可以去從事一些讓我們精神愉悅的活動,身體力行,有效減壓。
設計意圖:以活動為載體,讓學生身體力行,體驗行為減壓法;學生通過親身實踐,掌握行為減壓法的常用形式及操作方法。
播放《秀才趕考》視頻,請學生仔細觀看視頻并回答問題。
教師:為什么同樣一個夢,店老板和算命先生的解讀讓秀才體驗到完全相反的情緒呢?在我們同學當中有沒有店老板和算命先生呢?
學生1: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是店老板和算命先生的結(jié)合體,面對考試或者其他讓我們有壓力的事情,有積極和消極的應對方式。但我常常是消極地面對考試,還沒考就擔心考砸了,擔心被誰比下去,結(jié)果復習也靜不下心來,最后真的考砸了。
學生2:我也是,不管小考還是大考,考前總是把考試看成非常可怕的事情,其實以我的成績,我根本不需要擔心那么多,我應該關(guān)注積極的一面。
教師:看來不需要我解釋,同學們已經(jīng)明白了認知減壓法的作用原理,當我們面對考試或其他壓力事件時,如果能夠用積極觀點代替以往的消極觀點,學會換面思考,重新評估自己面對的壓力,改變對壓力的感知,便能達到有效減壓的目的。為了幫助各位同學在平常學習中學會換面思考,我給大家提供兩種常用的認知減壓形式:積極暗示和正念訓練。(PPT呈現(xiàn)具體內(nèi)容)
教師小結(jié):觀念的轉(zhuǎn)變、認知的調(diào)整,不僅能夠直接達到減壓的目的,還能促進個人行為的轉(zhuǎn)變,希望各位同學在面對壓力的時候,能夠從認知上改變對壓力的感知,正確評估自己的壓力,學會換面思考。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理解認知減壓法的作用原理;引導學生掌握認知減壓法的常用形式。
教師:相信通過參與我們的減壓活動,各位同學對壓力有了新的認識,對如何減壓也有了充分的認識與體驗,當你們再次感到壓力山大的時候,希望你們能夠身體力行、換面思考,雙管齊下,成為壓力的主人,化壓力為動力。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梳理、總結(jié)活動感悟,形成對減壓的理性認識;拓展延伸、鼓勵引導學生將活動中掌握的減壓方法主動運用于日常學習生活中。
活動反思:
對于減壓這一輔導主題,傳統(tǒng)的心理課堂往往是教師在講臺上講解什么是壓力、如何減壓等知識,學生在臺下聽講,多停留在知識灌輸層面。這樣的“學科式”課堂,學生即便仔細聽講,也難以對壓力形成深刻的感知與體驗,課堂輔導效果差。只有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采用以學生為主體、以活動為載體、強調(diào)學生主觀體驗的教學形式,才能真正幫助高三學生有效應對壓力,真正發(fā)揮心理健康教育課的輔導效果,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本堂課設計的暖身活動、體驗活動均有效激起學生的主觀心理體驗,在此基礎上,教師順勢引導,使學生對壓力、如何減壓形成了理性認知,輔導效果良好。
G444
A
1005-6009(2017)48-0017-03
徐夢,江蘇省常熟中學(江蘇常熟,215500)心理健康教師,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