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雷輝志
孩子叛逆,家長須立場堅決手法溫和
■ 文 雷輝志
編者按
青春,是美麗的,亦是懵懂的。面對青春期身體和心理的成長變化,很多青少年不知如何應對,而家長也忽視了對這個關鍵時期孩子的關愛與教育,導致很多悲劇發(fā)生。但是面對青春期孩子健康教育,很多家長不知怎么做,因此,我們開設“青春寄語”欄目,幫助更多家長了解青春期孩子,傳播青春健康知識,助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起來,可謂極為激烈,父母強硬鎮(zhèn)壓,彼此關系會很僵。身為現代父母,我們不想跟孩子硬碰硬,讓家中無寧日,但是,反過來說,若要我們處處遷就忍讓孩子,會不會讓孩子步步逼進,被孩子操控?親子關系要如何拿捏才不會淪為軟弱呢?
孩子有負面情緒很自然,有些父母不能承受孩子有情緒、吵呀鬧呀的,他自己也亂。
當你作為一個父母,你心中沒有一個定見時,你就會跟著外面這些孩子的言行舉止而搖擺,當孩子搖擺,你也跟著搖擺,這個關系就不穩(wěn)定,這時,就很難扮演好父母的角色,所以,你一定要讓自己站得穩(wěn)穩(wěn)的,情緒一定要搞清楚,情緒每個人都有,孩子有情緒是正當的。但是當孩子生氣,做出一些傷害性的行為,干擾到別人,這就回到父母的角色,你是需要去制止的。制止的是孩子的傷害行為,而非不允許孩子流露情緒,情緒就讓孩子去承受,因為以后在孩子的人生路上,還有很多情緒要去承受──挫折、難過、憤怒、悲傷等。
所以不用擔心孩子,他需要承受的就讓他去承受,而承受過程中,家長的陪伴最重要:“我明白你的心情,你去好好哭一場也沒問題?!?/p>
那么,孩子在宣泄情緒時,界線在哪里?
父母或許可劃個界線,如果他在房間里宣泄情緒,是被允許的,如果他拋東西,重點是不要傷害到自己,但是損壞的東西,他要自己承擔,如他要補充回去,需用他自己的零用錢來買。但是若在客廳,對不起,那是不被允許的,家長要從小就設立家庭規(guī)范,不要誤解愛的教育沒有規(guī)范,愛的教育還是有規(guī)范的。
你要讓孩子從小就要打好基礎,知道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
許多人很怕沖突,實際上,不管是婚姻關系或是親子關系,會走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都是逃避沖突或不會處理沖突所致。
幸福美滿的家,不在于歡笑時,而在出現沖突時,當事人怎樣處理沖突,越是能冷靜,以堅決的態(tài)度以及溫柔的語氣處理沖突,便越能改變局面,促進家庭和諧。
當親子起沖突,我們有情緒,并知道自己不能冷靜地處理時,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對不起,我們等一下再談吧?!蹦愕恼Z氣或是生氣的,但這樣的處理方式,也是用身教告訴孩子:沖突的時候,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暫時退后,等彼此冷靜了才來處理?!?/p>
這些,不是靠我們去講道理而來的,而是要以身教示范給孩子看,我們就在自己的身教中,潛移默化影響孩子。
孩子應該知道,當爸爸媽媽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而不想談時,他自己也要退后,這樣可慢慢讓新的模式建立起來。
親子關系若處于很惡劣的情況,不能完全怪孩子,沒有父母的配合,親子模式不會去到如斯地步。父母要改變孩子或家庭的氛圍,必須要先清楚一直以來所養(yǎng)成的模式,了解這個模式如何形成,進而打破模式,調整對應方式。有一個常見的例子,就是孩子小時,很多大人都選最好的給孩子,例如餐桌上,選最大的雞腿挾給孩子,養(yǎng)成孩子什么都理所當然選最好的習慣。這是父母養(yǎng)成的孩子模式,父母必須檢討。
在孩子幼小時,父母若對家里的模式有知覺的話,那就比較容易調整,先要看清楚模式是什么,再去打破模式,一旦自己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就不會猶豫不決。
有孩子離家出走,過后卻告訴父母他在哪里,用離家出走來要挾父母談條件,由于家長擔心,就答應了孩子開出的條件,例如允許他玩電腦游戲。但是日子久了,父母又看不順眼,又再起沖突,沖突可能升級,孩子再度離家出走,且開出的條件更苛刻,形成惡性循環(huán)。
親子關系走到這地步,要處理起來委實不易,父母有時采取一些行動時要夠堅決,當然,也要看孩子的狀態(tài),如果情況不允許,那只好慢慢改變。
對應這些所謂的契約,父母態(tài)度很重要,可先做好一些措施,再用堅決的態(tài)度、友善的語調跟孩子商討:“你玩是可以玩,但是必須規(guī)范一下。我們可以談,但不是這樣的不平等條例?!边@樣的處理方式或有不盡完善的地方,但家長可在這個基礎上慢慢改善其教養(yǎng)問題。
1.不要怕沖突
父母一旦害怕跟孩子起沖突,而流于假和平狀態(tài),被孩子牽制,便難扮演好父母的角色。
2.學大氣一點
青春期孩子人生閱驗不夠,有時跟父母講話,會令人覺得不舒服。有些孩子有時會以為自己很有能力,例如不走大路,偏要走偏僻小路,過高估計自己在危急時的應對能力,諸如此類。這時我們要稍微忍受他們,只要不犯大錯,就讓他們從錯誤中學習。
3.孩子言語失當
孩子如果不是沒大沒小,卻用污辱性語言,這可能是孩子沒有掌握說話技巧。但是,如果他不尊敬父母,可以語氣較嚴肅地提醒孩子:“你這樣的言行讓我不舒服?!币粋€孩子若沒大沒小,沒有尊卑的觀念,是很難管教的。對長輩要有一定的尊敬。
4.允許宣泄情諸
父母可定下界線,在一個范圍內,允許孩子宣泄情緒。不要怕孩子鬧情緒,以后孩子的人生還有很多情緒要去承受,現今先讓他承受,等于為將來做準備。
5.父母要冷靜
父母一定要夠鎮(zhèn)定,即使孩子因故鬧情緒,父母不要跟著他跳,否則就中計了。孩子知道他走某一步,你會出現何種反應,他的鬧就是要讓你出現他預期的反應,所以你不要給他這個反應,才能破解這模式。須知,你越被他牽動,模式越難改變。
(編輯 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