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忠心
學校管理的智慧與技巧
文|陳忠心
校園,偌大的教師團隊,眾多的學生孩子,沒有有效、得力的管理,是難以搞好的。如何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做好學校的工作,是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關于學校管理的智慧和技巧,與大家分享三個方面的想法。
部門負責人,要多到一線去,對本部門工作既要把握全局,又要細致入微。
“把握全局”是指對總體情況把握在胸?,F(xiàn)在處于何種狀況,哪些是薄弱環(huán)節(jié),哪些是釘子戶老大難,要心知肚明;下一步做何打算,未來向何處發(fā)展,如何完善,如何提升,要做到胸有成竹。這也就是大處著眼。
“細致入微”是指對具體狀況、細節(jié)了若指掌。要隨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進行及時處理,發(fā)現(xiàn)管理漏洞或制度缺陷,要引以為戒,立即著手彌補、健全。這就需要我們到一線去,到角角落落去,到班級去,到老師中間去,只有這樣才能聽到最真實的聲音,看到最真實的場景,才能換位思考,由點及面,引起警示,推動工作,營造安全舒適向上的環(huán)境,服務師生成長。這也就是小處入手。
分管的事情,要本著激勵和制約相結合的原則。
“激勵”就是弘揚正氣,發(fā)現(xiàn)典型,樹立典范,分享智慧,共享資源,讓先進者有成就感、有自信心,帶動后進;同時,讓后進者受到震撼、有危機感,趕上先進。分管領導、部門負責人要用智慧讓老師們動起來,激活所有老師的潛力、潛能,釋放最大的能量和活力,而不要放任個別現(xiàn)象,任其平庸。要發(fā)揮領頭羊作用,激活整個學科或團隊前行,大家一起往前走,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位成員。
“制約”就是要嚴格管理,疏而不漏甚至密不透風。要防止極個別不自覺的人鉆空子,投機取巧,破壞大局,要努力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讓觸碰高壓線者受到損失甚至懲罰。一定不能讓鉆空子者不勞而獲,得到實惠,逍遙自在。對工作的落實情況要及時提醒,及時反饋,不讓一個人掉隊。
樹立個人威信,要注意修德與進業(yè)相結合。
“修德”就是修煉自己的品德和素質,無論說話、交流、布置工作還是組織活動,都要體現(xiàn)自己的優(yōu)良素質和修養(yǎng)。不能家長制,一人說了算;也不能吆五喝六,指手畫腳,只說不做,既要喊出嗓子,又要甩開膀子,干出樣子。
“進業(yè)”就是多經歷,多實踐,經多見廣,歷練自己,沉淀自己,多積累經驗,多積累管理智慧和技巧,讓自己成為某個學科、某個部門的行家里手,成為真正的專家。以精湛的技藝、道業(yè),樹立自己的威信,打造自己的魅力,讓自己的真才實學激勵鼓舞人,感召帶動人,讓更多的人自覺成為追隨者。
當然,學校管理不是幾個結合就能搞定的,有時還需要一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頓悟。好的管理涉及方方面面的功課,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反思,不斷回望。要讓管理成為助推校長成長的助燃劑、推進劑,要讓管理成為展示管理者智慧的舞臺,還有待我們的不斷努力。
(作者系山東淄博高新區(qū)華僑城小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