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伏先
【關鍵詞】 宮頸癌;篩查;治療;影響因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4.094
宮頸癌是由一系列的癌前病變發(fā)展而來, 宮頸癌前病變是指經組織學活檢確診的宮頸上皮內瘤變(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是浸潤性宮頸癌的前期病變。宮頸上皮內瘤變并不是一個單向的病理生理學發(fā)展過程, 它會隨著各種影響因素的改變而出現消退、持續(xù)不變和繼續(xù)發(fā)展等結果, 宮頸上皮內瘤變發(fā)展過程的緩慢性為早期診斷提供了良好的時機。因此, 對子宮頸疾病進行早期診斷和治療, 做好篩查工作, 做到早發(fā)現、早干預、早治療, 可以大大降低宮頸癌的發(fā)病率。
1 宮頸癌的現狀
宮頸癌是臨床常見的女性生殖系統(tǒng)惡性腫瘤之一, 全球范圍內每年宮頸癌的死亡病例約為27.5萬, 新增病例約為50萬。黃熙理等[1]發(fā)現, 我國每年約有13萬女性被診斷為宮頸癌, 占世界新增病例的28.8%, 其中死亡病例約為5.3萬。Seoud等 [2]調查發(fā)現, 宮頸癌發(fā)病主要集中在發(fā)展中國家, 而且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 成為威脅女性健康的重大疾病。廣泛開展宮頸癌的篩查和防治工作是保障女性健康的重要舉措。發(fā)達國家針對婦女的宮頸癌早期篩查做了比較充足的工作, 主要包括對篩查意見的修改[3]和篩查方案的制定[4]等, 而發(fā)展中國家的宮頸癌篩查方案和制度都不是太完善。隨著基因組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發(fā)展, 宮頸癌的早期篩查和治療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一些新技術和新方法都應用到宮頸癌的早期篩查中。
2 宮頸癌早期診斷的主要方法
在宮頸癌的早期篩查中, 目前還是以三階梯診斷程序為基本原則, 即宮頸細胞學檢查、陰道鏡檢查和組織病理學檢查, 近年來, 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 TCT)和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DNA檢測是應用最多的宮頸癌篩查技術。
2. 1 宮頸細胞學檢查 宮頸細胞學檢查主要包括傳統(tǒng)巴氏細胞學涂片和液基細胞學檢查, 傳統(tǒng)巴氏涂片法簡單易行、經濟有效, 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宮頸癌篩查方法, 但是受到取材過程、染色技術和閱片技術等多個因素的影響, 診斷的假陰性率比較高, 在早期會導致誤診的結果出現[5]。TCT是將細胞學檢查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 通過去除細胞中的雜質, 增加了涂片的清晰度, 使用電腦閱片, 提高了篩查的靈敏度和準確性, 在早期診斷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 2 人乳頭瘤狀病毒檢測 早期的研究證明, HPV感染是誘發(fā)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的主要因素, 近年來也成為宮頸癌早期篩查中的重點。HPV分為低危型和高危型, 根據HPV感染的類型可以評估宮頸癌發(fā)生的風險, 高危型HPV是導致宮頸癌的必要原因[6]。HPV檢測為陽性的樣本需要進行基因分型或分子生物學檢測, 在大多數的宮頸癌樣本中都能檢測到HPV16和18 [7]。在HPV的檢測中, 運用較多的是聚合酶鏈式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和雜交捕獲(hybrid capture, HC)技術 [8]。這些新技術在臨床中的應用降低了宮頸癌的發(fā)病率。
2. 3 陰道鏡檢查 陰道鏡檢查是借助于陰道鏡的放大功能, 從視覺上直接地觀察宮頸表面的組織結構和血管變化 [9]。在宮頸鱗柱交界、移行區(qū)和宮頸上皮等部位, 確定是否有點狀血管、宮頸白斑和鑲嵌三聯(lián)征等主要的宮頸癌前病變特征, 為進一步活檢提供準確的位置。陰道鏡檢查也是目前應用較多的一種檢查方法。
2. 4 組織病理學檢查 組織病理學檢查主要包括宮頸活檢和宮頸管內膜診刮術, 宮頸活檢是指在肉眼或陰道鏡的幫助下選定取樣的位置, 用宮頸活檢鉗在宮頸內部進行取樣, 一般按照3、6、9、12點的多點取樣法, 是診斷宮頸癌最可靠的方法, 但是其缺點在于活檢鉗取樣受限, 會出現漏檢的情況 [8, 10]。宮頸內膜診刮術是對細胞學檢查為陽性者做進一步的確診, 主要是對宮頸管內的可疑病變區(qū)域進行取樣檢查, 是宮頸癌早期診斷的一種輔助方法。組織病理學診斷是宮頸癌及其前驅病變的最終診斷, 是制定治療方案的依據。
3 影響宮頸癌發(fā)生的因素
影響宮頸癌發(fā)生的因素主要包括HPV感染、婦科病史、性生活、避孕措施、飲食習慣和生活環(huán)境等。其中HPV感染是導致宮頸癌發(fā)生的根本原因。不同HPV型別的致病能力也存在差異, 高危型HPV的持續(xù)感染是促使子宮頸癌發(fā)生的重要因素。HPV已列為許多國家宮頸癌及癌前病變常規(guī)篩查指標, 其分型檢測對宮頸癌的篩查及治療意義深遠。宮頸內部感染有多種病原體, 但是, 就目前的調查研究來看, 陰道菌群的變化與宮頸癌之間的關系還需要開展深入的研究, 尚處于研究探索階段 [1]。性生活過多、生育年齡過早、流產次數多等都會給宮頸帶來一定的機械損傷, 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刺激, 將增加宮頸癌發(fā)生的危險性 [11]。眾多的調查研究中發(fā)現, 口服避孕藥會對宮頸癌的發(fā)生產生一定的影響, 但是還需要進一步證實[12, 13]。身體內葉酸水平的降低將會增加宮頸癌發(fā)生的風險, 低水平的葉酸可能與HPV協(xié)同作用引起宮頸癌[14-16]。另外, 宮頸癌還與吸煙有關, 而且具有一定的遺傳性。
4 宮頸癌的治療
宮頸癌治療應遵循個體化原則, 根據病例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現階段, 宮頸癌治療的方式還是以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藥物治療為主, 其次熱療也是比較常用的治療手段, 而基因免疫治療是目前宮頸癌治療方法研究中的熱點 [17]。近年來, 由于單一治療方法在宮頸癌治療中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 不同治療方式相結合的綜合治療在臨床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
5 宮頸癌的預防
隨著分子生物學和基因工程在宮頸癌治療中的研究, 開發(fā)HPV疫苗將是婦科醫(yī)生面臨的重大機遇與挑戰(zhàn)。作為首個癌癥疫苗, HPV疫苗被稱為抗癌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自2006年
開始, 大多數發(fā)達國家開始推行女孩接種HPV疫苗項目。早在2014年,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就已發(fā)布指南, 9到13歲女孩需要注射兩劑量的HPV疫苗, 以防感染HPV病毒[18-20]。2016年7月18日, 葛蘭素史克(GSK)宣布旗下產品希瑞適(即卉妍康)獲得CFDA上市許可, 成為時隔10年我國首個獲批用于預防宮頸癌的HPV疫苗, 預計將于2017年上市。除了GSK, 默沙東的佳達修4價疫苗目前也正處于CFDA審批之中, 同時默沙東正在籌劃在中國開展Gardasil-9的臨床試驗。
6 小結
宮頸癌是由早期的宮頸病變在一系列因素的影響下發(fā)展而來的, 因此, 做好宮頸癌前期病變的診斷和篩查工作至關重要。廣大女性要做到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將宮頸癌發(fā)生的幾率降到最??;同時積極開展宮頸癌的篩查, 把宮頸癌扼殺在萌芽階段。社會和醫(yī)務工作者要做好宮頸癌早期篩查的工作, 必要時制定相關規(guī)定, 為廣大女性的健康把好關。
參考文獻
[1] 黃熙理, 陳智穎. 宮頸癌高危因素研究進展. 福建醫(yī)藥雜志, 2015, 37(1):125-127.
[2] Seoud M, Tjalma W A, Ronsse V. Cervical adenocarcinoma: moving towards better prevention. Vaccine, 2011, 29(49):9148-9158.
[3] Bulletinsgynecology ACOP. ACOG Practice Bulletin no. 109: Cervical cytology screening. Obstetrics & Gynecology, 2009, 114(6):1409.
[4] Saslow D, Solomon D, Lawson H W, et al.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American Society for Colposcopy and Cervical Pathology, and American Society for Clinical Pathology Screening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Early Detection of Cervical Cancer.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 2012, 137(4):516.
[5] Zhu J, Norman I, Elfgren K, et al. A comparison of liquid-based cytology and Pap smear as a screening method for cervical cancer. Oncology Reports, 2007, 18(1):157-160.
[6] Schiffman M, Wentzensen N, Wacholder S, et al. Human Papillomavirus Testing in the Prevention of Cervical Cancer.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2011, 103(5):368.
[7] Kjaer S K. Epidemiologic Classificatio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s Associated with Cervical Cancer-NEJM.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9, 348(6):518.
[8] 劉娜. 宮頸癌的篩查與基因治療. 中國城鄉(xiāng)企業(yè)衛(wèi)生, 2015(2): 39-41.
[9] 歐陽秋茹, 陳文靜. 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篩查與預防的研究進展. 中國婦幼保健, 2010, 25(22):3212-3214.
[10] 張倩. 宮頸癌的篩查研究進展. 大家健康(旬刊), 2014(10):
324-325.
[11] 周權, 黃民主, 黃霜, 等. 中國已婚婦女宮頸癌發(fā)病影響因素Meta分析. 中國癌癥雜志, 2011, 21(2):125-129.
[12] Hellberg D. Sex steroids and cervical cancer. Anticancer Research, 2012, 32(8):3045.
[13] Mole S, McFarlane M, Chuen-Im T, et al. RNA splicing factors regulated by HPV16 during cervical tumour progression. J Pathol, 2009, 219(3):383-391.
[14] 王金桃, 霍曉旭, 丁玲, 等. 葉酸與DNA甲基轉移酶1在宮頸癌及癌前病變中的作用.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11, 32(6):617-621.
[15] 吳婷婷, 王金桃, 丁玲, 等. 葉酸缺乏和p16基因CpG島甲基化對宮頸癌變的作用. 中華疾病控制雜志, 2013, 17(1):9-12.
[16] 聶小鳳, 許榕仙, 李健. 葉酸與相關因素的交互作用對宮頸癌的影響. 中國婦幼保健, 2014, 29(1):106-109.
[17] 王小艷, 稅平, 梁楠楠. 宮頸癌治療方法的進展. 河北聯(lián)合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0, 12(2):183-185.
[18] 仲麗麗, 劉麗, 張維嘉, 等. 淺談宮頸癌篩查及其研究進展. 醫(yī)學信息(旬刊), 2011, 24(23):845.
[19] 邱立平, 周婧雅, 劉麗, 等. 宮頸癌篩查對農村婦女相關防治知識影響因素分析. 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 2012, 6(4):239-243.
[20] 燕云. 淺談宮頸癌的早期防治和早期篩查. 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 2015(6):756-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