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平地泉中學 楊巍巍
怎樣激發(fā)中學生學習歷史課的興趣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平地泉中學 楊巍巍
我的歷史課堂,是激發(fā)中學生學習興趣的課堂。我采取直觀教學的方式,讓中學生借助課本插圖、教學掛圖和互聯(lián)網(wǎng)來學習歷史知識;我重視開發(fā)活動課程,采用講述、表演、吟詠、歌唱、猜謎等生動活潑的學習形式,不斷提高中學生學習歷史課的熱情。
歷史課上需要中學生記憶的東西很多,這些內(nèi)容都是一些客觀存在的事實,需要中學生想盡辦法去記憶,這就需要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讓歷史課鮮活起來,讓中學生的學習充滿樂趣,是我們組織歷史教學活動的關(guān)鍵所在。
中學生好奇心強,對新鮮的事物、直觀的東西最感興趣,把歷史事件直觀化,利用課本插圖、教學掛圖和互聯(lián)網(wǎng)來實施教學,促進中學生記憶歷史知識,加深他們對歷史事件的認識,是幫助中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好辦法。
比如,學習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1課“大運河的開通”一節(jié),我們要充分利用“隋朝大運河”這幅插圖,讓同學們認真觀察插圖,并與現(xiàn)代地圖一一作比較,還要讓同學們模仿繪制“隋唐大運河”的插圖。同學們手腦并用,腦海里就有了大運河的清晰印象:那一條條紅線貫通南北,就像一條大動脈,從涿郡到洛口倉,再到淮水,又經(jīng)淮水到江都,最后到余杭。這樣一條連接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的運輸通道,仿佛就展現(xiàn)在同學們的眼前:大運河由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四段組成,同學們對大運河就有了整體的印象,很容易就記準了。
再有,學習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3課“盛世經(jīng)濟的繁榮”一節(jié),飲茶之風盛行,同學們了解《茶經(jīng)》,可以上網(wǎng)查詢,百度可以告訴我們:《茶經(jīng)》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學專著,是唐朝陸羽對人類的一大貢獻。它的主要內(nèi)容是: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
“一之源”考證茶的起源及性狀?!岸摺庇涊d采制茶工具;“三之造”記述茶葉種類和采制方法;“四之器”記載煮茶、飲茶的器皿;“五之煮”記載烹茶法及水質(zhì)品位;“六之飲”記載飲茶風俗和品茶法;“七之事”匯輯有關(guān)茶葉的掌故及藥效;“八之出”列舉茶葉產(chǎn)地及所產(chǎn)茶葉的優(yōu)劣……等等,如此精細的記述,可謂包羅萬象,不愧為“茶神”的杰作。
再有讓學生認識曲轅犁和筒車,認識青瓷、白瓷和唐三彩,都要鼓勵同學們上網(wǎng)去查詢,可以開闊同學們的視野,拓展他們的知識面,同時要讓同學們認真觀察課本中的插圖和電腦上的圖片,獲得具體可感的印象,這種印象是鮮明的、深刻的,便于激發(fā)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便于他們學得快記得牢。尤其欣賞那享譽古今的唐三彩,的確是一種美好的藝術(shù)享受。那絢麗多彩的顏色,豐富多樣的造型,細膩流暢的線條,令同學們大開眼界,不愧為盛世極品,藝術(shù)瑰寶!讓同學們自己去欣賞,比讀描述性的文字印象更深刻,理解更透徹。中學生邊讀圖邊學文,獲得的知識更全面,可以借鑒提高,可以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不失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
我們的歷史課堂,僅僅讓中學生讀讀記記、看看寫寫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鼓勵同學們采取生動活潑的學習方式。讓同學們?nèi)ブv述、表演、吟詠、歌唱、猜謎等等,這都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把同學們從機械的記憶中解放出來,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了解歷史知識,記憶歷史事件,是我們要積極倡導的。
(1)通過講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15課“靖難之役和遷都北京”一節(jié),我鼓勵同學們查詢史料,上課講述“燕王掃北”的故事,以此激發(fā)同學們的學習熱情。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叫朱棣,帶領(lǐng)重兵鎮(zhèn)守北方要塞北平,也就是今天的北京。朱元璋的長子朱標死得早,朱元璋死后,根據(jù)前朝傳位的規(guī)制,朱標的大兒子朱允炆繼承了皇位,確立年號建文。建文帝采取齊泰、黃子澄等眾大臣的建議,積極推行削藩政策,不斷削減各地藩王的兵權(quán)。燕王心懷不滿,以討齊、黃為名,起兵反叛,號稱“靖難”,也就是平定災禍的意思。建文帝派兵平叛,在冀魯一帶與朱棣展開了長達三、四年的大戰(zhàn),歷史上稱作“靖難之役”,也就是民間廣為流傳的“燕王掃北”。
(2)通過飾演歷史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中學生參與歷史劇的編排和表演,讓歷史事件入心入腦,從而激發(fā)他們走進歷史,學習歷史的熱情。學習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22課中“謳歌光明、鞭撻黑暗的文學藝術(shù)家”一節(jié),為了讓同學們認識文學巨匠魯迅,了解他的作品《狂人日記》《孔乙己》等,我讓同學們編演孔乙己,尤其要抓住孔乙己的特點來寫,他是一個穿長衫而站著喝酒的人,他說話滿嘴之乎者也,說一些讓人似懂非懂的文字。他有錢時瀟灑大方,會排出九文大錢;沒錢時則捉襟見肘,只摸出四文大錢。同學們投入其中,表演得有模有樣,仿佛穿越時空,走進了文學藝術(shù)的神圣殿堂。
(3)把詩詞和音樂引入歷史學習,激發(fā)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學習七年級下冊第7課“光耀千古的詩壇”和第14課“宋詞和元曲”兩節(jié),我鼓勵同學們吟詠詩詞,并為詩詞配上合適的音樂,讓同學們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之中,讓他們體會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色彩,杜甫詩歌的現(xiàn)實主義情懷,以及蘇東坡詞和辛棄疾詞的豪放、李清照詞的婉約,還有元曲,尤其是《竇娥冤》的蕩氣回腸。同學們聲情并茂,在吟詠中穿越時空,走進歷史的文學的天空,他們感受到了古圣先賢豐厚的文化底蘊和憂國憂民的責任意識。
(4)通過猜謎語激發(fā)同學們的學習興趣。猜謎語文化氣息濃郁,趣味盎然,深得同學們的喜愛。我在教學中,把猜謎語和歷史課有效嫁接起來,同學們猜得樂此不疲,一個個學得有滋有味。你看,我出的一則猜人物的燈謎:日本鬼子投降的原因,打一歷史人物。同學們積極性高漲,有的猜屈原,有的猜蘇武,有的猜蔣干,有的猜毛遂,有的猜共工,同學們爭得不可開交,不僅學習了歷史知識,還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張。
總之,在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中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們要從中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fā),不斷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同學們學習歷史的興趣提高了,歷史課堂的效率也就增強了,同學們自然學得踏實,學得快樂,學得透徹。
【1】關(guān)華珍.音樂、歷史教學的別樣方法【N】.中國教師報,2010
【2】王永濤.歷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N】.學知報,2010
【3】陳龍山,蔡云;歷史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N】.學知報,2011
直觀教學 興趣 記憶 活動課程 互聯(lián)網(wǎng) 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