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qū)樓王初級中學 丁金梅
改善教學,讓學生樂于動筆
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qū)樓王初級中學 丁金梅
寫文章時需要做到思想情感真實健康,文章條理清楚,詞句通順,內容具體,中心明確。在初中作文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熱愛寫作的態(tài)度,并適時從教學策略方面做出調整和改善,引導學生樂于動筆,勤于動筆。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初中 作文 教學
中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初中生要能寫記敘文、簡單的說明文、議論文和一般應用文,寫文章時需要做到思想情感真實健康,文章條理清楚,詞句通順,內容具體,中心明確。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的寫作水平并不能達到教學要求,此時就需要教師針對教學策略進行調整,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和寫作質量,讓學生樂于動筆。具體來說有哪些方式方法可以改善教學呢?
作文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就目前的寫作現(xiàn)狀來看,中學生在寫作期間出現(xiàn)的最大的問題是找不到合適的素材,整體文章缺乏個性,語言不夠生動,作文脫離實際。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教師必須要針對這種現(xiàn)狀對教學策略做出調整。經過研究表明,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學生缺乏對作文的整體認知,不知道該寫什么,怎么寫。為了幫助學生走出寫作困境,應當引導學生感悟生活,處處留心,積極地觀察生活中的美,通過不斷的磨礪,讓寫作信手拈來。感悟生活是一種習慣,為了培養(yǎng)學生這種好的習慣,教師可以在寫作初期督促學生平時多記日記,多對觀察到的事物進行思考,循序漸進地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曾經為學生布置過一篇描寫春天景色的作文。在學生動筆之前,我先讓學生對春天的景物進行仔細的觀察和感悟,有了一定的觀察基礎之后再進行寫作。只見收上來的作文中,大多描寫真實,其中有一篇令我印象深刻,他這樣寫道:我愛春天。春天萬物復蘇,小草也越發(fā)變得蔥綠了,到處呈現(xiàn)一派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景象。在遠處看時感覺嫩綠嫩綠的,而走到近處時,卻看不出一點兒綠。這大概就是韓愈所說的“草色遙看近卻無”吧!這句話對小草進行了由遠及近的描寫,觀察細致,并引用了韓愈在《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的詩句,概括性的描述了早春小草的特點,不勝妙哉。
學會寫作方法對作文質量的提高有著巨大的影響。對于中學生而言,模仿是基本寫作方法之一。歷史上的許多文學家也曾經對古人的詩作進行模仿,如名流千古的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就是模仿“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而來的。通過對一些范文佳作的模仿,逐步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并在不斷的探索中進行創(chuàng)新,有助于學生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向學生講解寫作的技巧,教師可以選取適當?shù)膬?yōu)秀作文為案例,進行深刻的剖析,并引導學生模仿其寫作技巧,進行寫作。在剛開始進行模仿時,同學們也許無法快速的適應這種教學方式,寫出來的作文也比較機械,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相信同學們對寫作技巧會有更加深刻的領悟,從而逐漸提高寫作能力,形成獨特的文風。
某次作文課堂上,我以“愛心”為主題開展寫作教學。為了訓練學生的仿寫能力,我先在多媒體上向大家展示出較短的段落或者句子,引導學生分析句式,模仿寫作。如:愛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陽光,使饑寒交迫的人分外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水,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這一個段落可以分為兩個對偶的句子,每個句子的格式都是“愛心是……,使……”,修辭手法為比喻。在學生的仿寫中,我發(fā)現(xiàn)了許多和原句格式相同,意境優(yōu)美的仿句。如:愛心是夜空中的一輪明月,使孤苦無依的人即刻獲得心靈的慰藉。愛心是春天里的一場細雨,使心靈枯萎的人特別感到情感的滋潤。再如:愛心是夏日里的一陣清風,使心急如焚的人感到無比的涼爽。愛心是黑夜里的一座燈塔,使迷失方向的航船找到??康母蹫?。通過仿寫,學生掌握了一種特定的寫作技巧,為之后的寫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個性,是一個人的重要因素,也是區(qū)別人與人之間存在不同的重要特質。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和深化,教師們越來越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其中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就是需要重點培養(yǎng)的能力,在寫作教學中,我們需要讓學生明白,寫作沒有標準的答案,因此在動筆寫文章的時候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展開想象的翅膀,寫出獨具一格的文章。新大綱中明確提出要鼓勵學生在寫作時進行想象,發(fā)揮創(chuàng)新意識,將想象中的事物利用文字表達出來。在開展寫作教學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尊重其想象能力,并鼓勵學生展現(xiàn)自己的個性,發(fā)揮想象力。
在一次以環(huán)保為主題的寫作中,有位學生摒棄了普遍的寫作形式,開發(fā)自己的想象,以一只塑料袋的經歷作為主要的文章線索,用第一視角來描寫一個塑料袋在某個階段的經歷,以此來從側面反映出當前的社會環(huán)境以及環(huán)保的重要性,諷刺了一些不文明現(xiàn)象(如浪費、污染等等)。我非常欣賞他的這種創(chuàng)新方式,在文章中,他這樣寫道:在匆忙的人流中,我裹著的糯米團子越來越小。突然,一陣大風吹過,主人吃完糯米團子,順手丟上空中。大風把我刮入車流中,我撞到了擋風玻璃上,駕駛員刮了下雨刷,我便掉了地上,卷入車輪中,滾向路邊。這就是想象的運用。
情感是寫作的動力,想象是寫作的翅膀。在開展作文教學時,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熱愛寫作的態(tài)度,并適時的從教學策略方面做出調整和改善,引導學生樂于動筆,勤于動筆。
【1】代光輝.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2
【2】向秀密.初中作文教學中的美育【D】.華東師范大學,2016
【3】陳小星.海南省農村初中作文教學調研報告【D】.海南師范大學,2015
【4】萬玲.初中作文教學序列的有效建構【D】.四川師范大學, 2015
【5】王建明.構建初中作文教學序列【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2
【6】楚亞南.初中作文教學的誤區(qū)及解決策略【D】.曲阜師范大學,2013
【7】陳美文.《文心雕龍》創(chuàng)作論與初中作文教學【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