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志勇
人生必讀的三本“大書”
文|張志勇
讀好無字之書,可以讓人生更加聰明智慧;讀好有字之書,可以讓人生更加豐滿充盈;讀好心靈之書,可以讓人生更加從容淡定。
無字之書,就是生活這本大書。讀好生活這本大書,人們會變得聰明智慧起來。
人的大腦發(fā)育,人的大腦運動,是離不開生活的潤澤和養(yǎng)護的。這里,生活實踐既能滿足大腦運動的有氧需求,也能為大腦發(fā)育和運動提供更加豐富的刺激。同時,生活實踐與大腦運動的結果,最終體現(xiàn)為大腦對人生、生活的感悟與體驗和認知,這些又可轉化為大腦的靈性。因此,在生活實踐面前,在生活實踐的挑戰(zhàn)之中,腦子會越用越靈,越用越聰明。
從某種意義上說,讀好無字之書,就是讓大腦做有氧運動。因為生活這本無字之書,常常使大腦需要運用新的模式應對與解決問題,這對大腦思維活動具有極大挑戰(zhàn)性。
有字之書,就是人類用文字記載的人類社會古今中外的經典知識。
有些學校把培養(yǎng)學生的領袖氣質作為培養(yǎng)目標之一。什么是領袖氣質?領袖氣質至少要有獨特的思想。而經典就是人類祖先為后人用知識壘就的思想大廈的階梯。所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攀登著一級又一級階梯,最后達到人類思想的頂峰。只有超越,才能有新的成就。
一個國家,不僅要有硬實力,也要有軟實力。什么是軟實力?《大學》中有這樣一句話: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在這里,我們的老祖宗,把所謂“軟實力”講得多么透徹!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講正義,有正義,這個國家就是不可戰(zhàn)勝的。
如果我們學會了、學懂了老祖宗的這些經典,它們就會融入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成為我們人生的寶貴財富,成為我們的人生智慧。
讀好心靈之書,就是每個人要讀懂自己,讀好自己。
俗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這里講的,就是人能讀懂自己。以老百姓的話來說:一個人要知道自己多粗多長。很遺憾,現(xiàn)實生活中,確有不少人真的不知道自己“多粗多長”。如何才能讓每個人都能讀懂自己,知道自己到底有“多粗多長”?這是學校教育要承擔的一個重要任務,讓每位學生學會自我反思。
我們的老祖宗歷來強調人要“內省”。用孔子的話說,就是要“反求諸己”,用曾子的話說,就是“吾日三省吾身”??墒?,我們今天的學生忙得不可開交,忙得沒有心情、沒有時間停下腳步,來看看自己走過的路、留下的腳印……這樣的人生,怎么能過得有效率?一個人,要有思有行,才能走得遠,才能走得好!
(作者系山東省教育廳巡視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
今年全國高考,浙江省的作文題“人要讀三本大書”受到關注。人生要讀好哪三本大書?2011年,張志勇就此發(fā)表過自己的觀點。本期,我們特邀張志勇與讀者分享他的“三本大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