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的保健作用及禁忌人群
◎歐陽軍
辣椒雖然常見,但我們對于它好像又知之甚少。今將其保健作用與禁忌人群介紹如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辣椒營養(yǎng)豐富,有重要的食療作用。中醫(yī)學認為,辣椒有健胃、行血、消瘀、導滯等功能。
健胃助消化
大家都有這樣的經(jīng)驗,吃了辣椒后,口內(nèi)唾液會增加,胃液分泌增多,胃腸蠕動加速,因此有顯著增進食欲,幫助消化的作用,為此,人們常將它作為一種健胃的蔬菜。
為什么辣椒能健胃、助消化呢?原來它含有一種叫辣椒素的成分,對口腔及胃腸有刺激作用,能增強腸胃蠕動,促進消化液分泌,增進食欲,并能抑制腸內(nèi)異常發(fā)酵,排除消化道中積存的氣體。適當吃些辣椒,對于居住在潮濕環(huán)境的人,具有預防風濕病和凍傷的作用。辣椒能治療胃潰瘍是因為它能刺激前列腺素E2的分泌,從而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起著促進胃黏膜再生、保持胃腸上皮完整性的作用。
吃飯不香,飯量減少時,在菜里放上一些辣椒就能改善食欲。用少許辣椒煎湯內(nèi)服,可治療因受寒引起的胃口不好、腹脹腹痛。用辣椒和生姜熬湯喝,有發(fā)汗作用,能治療風寒感冒、鼻塞、胃寒、食積、疼痛、虛寒水腫等癥;對于兼有消化不良的病人尤為適宜。新鮮果實及其制品辣椒油制成的軟膏,可治療凍瘡、風濕扭傷等病。
預防膽結石
常吃青椒能預防膽結石。青椒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尤其是含有水溶性維生素C,這一類維生素可以使體內(nèi)多余的膽固醇轉(zhuǎn)變?yōu)槟懼?,而膽結石的主要成分就是膽固醇,將膽固醇轉(zhuǎn)變?yōu)槟懼?,就失去了膽結石的原料,也就不能形成膽結石了。平時多食用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品,可預防膽結石。
已患膽結石的病人,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對緩解病情有一定作用。對做過結石手術的病人,每天補充200~400毫克維生素C,可以預防和減少膽結石的復發(fā)。
鎮(zhèn)痛作用
人對辣味物質(zhì)的感覺主要是辣椒素起作用。辣椒素的作用原理是作用于神經(jīng)體液介質(zhì)P物質(zhì)。P物質(zhì)是一種十一肽,它廣泛存在于傳入的感覺神經(jīng)纖維、后根神經(jīng)節(jié)和脊髓神經(jīng)后角,將疼痛或瘙癢感覺從外圍神經(jīng)傳入脊髓神經(jīng)和高級中樞神經(jīng)。人對辣椒的感覺,是辣椒作用于人的感覺神經(jīng)元(主要是慢導C神經(jīng)纖維),使定位于神經(jīng)元上P物質(zhì)釋放并阻止其合成,從而產(chǎn)生興奮和其他生物化學反應。
辣椒素屬類脂物質(zhì),類似于脂類分子結構,影響神經(jīng)元細胞膜流動性和離子通透性。使Ca2+及其他陽離子通過膜在末梢引起脈沖,并放出P物質(zhì),傳導辣椒素引起的痛感,隨著辣椒素的中斷食用,使P物質(zhì)消耗,同時使機體對疼痛等刺激反應減退,從而達到抑制疼痛的目的。
經(jīng)常適量食用辣椒,能使人容光煥發(fā),春風滿面。因為辣椒富含辣椒素,能加強心肌伸縮力,擴張體表和額面血液循環(huán),改善肌膚營養(yǎng)物質(zhì)、熱量和氧氣供應狀況。
助治糖尿病
據(jù)牙買加的《植物療法研究》雜志報道,辣椒可以治療糖尿病。牙買加的科學家發(fā)現(xiàn),辣椒素能顯著降低血糖水平。
盡管在牙買加傳統(tǒng)醫(yī)學中辣椒一直被用來治療糖尿病,但從未對它主要成分的藥性做過專門的研究。牙買加首都金斯敦西印大學的科學家們彌補了這一缺陷,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
他們的研究表明,餐后兩小時血糖水平服用辣椒素實驗狗的明顯低于未服用的。服用辣椒素兩個半小時后測得前者胰島素含量比后者高一些。他們推斷,這是辣椒素提高了胰島素的分泌量,也可能是它延緩了機體中負責葡萄糖代謝的激素受到破壞。
擴張血管促循環(huán)
常食辣椒可降低血脂,減少血栓栓塞的形成,對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亞洲和非洲許多國家的人經(jīng)常食用辣椒,他們的血栓栓塞發(fā)生率低于很少食用辣椒的白種人。他們還將辣椒素涂在皮膚上,會擴張微血管,促進循環(huán),而使皮膚發(fā)紅、發(fā)熱。目前已有廠商利用這些原理,把辣椒素放入襪子里,成為“辣椒襪”,供冬天取暖用。日本最新生產(chǎn)的一種以辣椒為主要原料,用辣椒、大蒜、山楂的提取物和維生素E混合制成叫“蒜素”的藥品,能改善心臟功能,提供更多能量,促使血液循環(huán)更加流暢,增加皮膚光澤。
預防動脈硬化
一根紅辣椒中含有的β胡蘿卜素是人體一日所需的份量,而且β胡蘿卜素是強烈的抗氧化劑,可以對付低密度脂蛋白(LDL)被氧化成有害的型態(tài)。LDL一旦被氧化,就像奶油沒放進冰箱一樣,會變成壞的物質(zhì)阻塞動脈。換句話說就是β胡蘿卜素在動脈硬化開始的初始階段,就開始干預。
減輕感冒不適
千百年來,辛辣的食物常被認為可以發(fā)汗祛痰,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好像也是如此。辛辣的食物可以稀釋分泌的粘液,并幫助痰被咳出,以免阻礙呼吸道。
加州大學教授艾文奇曼甚至說:“許多在藥房出售的感冒藥、咳嗽藥的功效和辣椒一完全樣,但我覺得吃辣椒更好,因為它完全沒有副作用?!?/p>
辣椒屬于辛辣易上火食物,也有一些人不宜多食或者不食,如有目赤、喉痛、便秘、尿澀、眼結膜炎、扁桃體炎、肺結核、痔瘡、癤腫等癥狀或疾病的人則要少吃或不吃,以免病情加重。
1.患痔瘡的人。痔瘡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痔瘡因靜脈曲張而形成結節(jié),即痔瘡。痔瘡患者如果大量食用辣椒等刺激性食物,會刺激胃腸道,引起腸痙攣,使痔瘡疼痛加劇,甚至出現(xiàn)出血等癥狀。故痔瘡患者應少吃或不吃辣椒,多飲水、多吃水果。
2.患眼疾病的人。若患了紅眼病、角膜炎等眼病,還繼續(xù)吃辣椒,會使眼病加重。在藥物治療過程中,大量食用辣椒、洋蔥、生姜、大蒜、胡椒等辛辣食品,會影響治療效果。故有眼疾的人最好不食用辣椒。
3.慢性膽囊炎患者。患有慢性膽囊病的人除了忌食高脂肪食物,以防膽囊收縮,疼痛加劇,病情加重外,還應忌食辣椒、白酒、芥末、辣根等有刺激性的辛辣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均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若胃酸分泌過多,就會造成膽囊收縮,使膽道口括約肌痙攣,膽汁排出困難而誘發(fā)膽囊絞痛。
4.腸胃功能不佳的人。吃辣椒雖能增進食欲,但腸胃功能不佳的人食用辣椒會使腸胃黏膜發(fā)生炎癥。當發(fā)覺腸胃不佳時,應忌食辣椒。
5.熱癥患者。辣椒屬辛辣食品,具有通陽健胃的功效,過量食用則易生火、散氣耗血,故有發(fā)熱、便秘、鼻出血、口干舌燥、咽喉腫痛等病癥者,吃辣會加重,并會抵消清熱涼血及滋陰藥物的功效。所以熱癥患者應少吃或不吃辣椒等辛辣類食物。
6.剛生完孩子的產(chǎn)婦。產(chǎn)婦在產(chǎn)后1周內(nèi)若貪食辣椒會上火,不僅會出現(xiàn)口舌生瘡,大便秘結或出現(xiàn)痔瘡等癥狀,而且還會通過乳汁使嬰兒內(nèi)熱加重。故產(chǎn)婦飲食宜清淡,忌食辣椒、辣根、胡椒、芥末、韭菜等辛辣燥熱的食物。
7.口腔潰瘍的人。凡患口腔潰瘍病的人,因口腔對咸、辣、酸等特別敏感,若吃辣椒會加重疼痛感,故應少吃或不吃辣椒。
此外,由于辣椒中的辣椒素對鼻、口及肛門的整個消化道黏膜具有很強的刺激性,因此胃潰瘍、胃腸炎、肺結核、咽喉腫痛、高血壓患者均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