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山
臨床上治療急性腹瀉患兒時強調全方位控制其病情發(fā)展, 但患兒極易因止瀉持續(xù)時間較長而發(fā)生腸道菌群失衡的不良情況, 對患兒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造成相應的影響[1,2]。此次以隨機數字表法將所選患兒60例分為兩組進行研究, 對兩組患兒施以不同的方法治療, 對布拉氏酵母菌對小兒急性腹瀉的治療效果及機體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進行探討,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本院診治的急性腹瀉患兒60例, 以隨機數字表法將所選患兒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30例。對照組患兒中, 男女占比為 18∶12;年齡 2~8歲 , 平均年齡 (5.31±2.05)歲;體重16.5~36.8 kg, 平均體重(23.64±5.10)kg。觀察組患兒中, 男女占比為16∶14;年齡3~9歲, 平均年齡(5.95±2.03)歲;體重16.0~35.9 kg, 平均體重(23.16±5.03)kg。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患兒應用蒙脫石散(南京易亨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74078, 規(guī)格:3 g×10袋/盒)治療, 用法用量為:口服、1.5 g/次、3次/d、持續(xù)用藥3 d。
1.2.2 觀察組 患兒應用蒙脫石散+布拉氏酵母菌治療,蒙脫石散與對照組用法相同;布拉氏酵母菌(法國百科達制藥廠, 注冊證號S20100086, 規(guī)格:0.25 g×6袋/盒)用法用量為:0.25 g/次、2次/d、持續(xù)用藥3 d。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及其細胞免疫功能的改善情況。
1.4 判定標準 ①細胞免疫功能改善情況以細胞免疫學指標水平變化評價:檢測患兒CD4+、CD3+、CD8+, 并依所獲數據計算CD4+/CD8+, 以治療前后變化情況做評估。②臨床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3種:顯效:患兒經治療后CD4+、CD3+、CD8+、CD4+/CD8+水平顯著改善、各臨床癥狀顯著緩解或消失;有效:患兒經治療后CD4+、CD3+、CD8+、CD4+/CD8+水平稍有改善、各臨床癥狀稍有緩解;無效:患兒經治療后CD4+、CD3+、CD8+、CD4+/CD8+水平均未改善、各臨床癥狀均未緩解。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 ×100%[3]。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細胞免疫學指標水平變化情況對比 治療前, 兩組患兒細胞免疫學指標CD4+、CD3+、CD8+、CD4+/CD8+水平對比,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兒細胞免疫學指標CD4+、CD3+、CD8+、CD4+/CD8+水平均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患兒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6.7%, 高于對照組的80.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細胞免疫學指標水平變化情況對比 (±s)
表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細胞免疫學指標水平變化情況對比 (±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 a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CD4+(%) CD3+(%) CD8+(%) CD4+/CD8+觀察組 30 治療前 42.03±6.57 65.31±3.64 31.75±1.80 1.57±0.62治療后 48.26±6.43a 69.75±3.52a 25.71±1.92a 2.00±0.56a對照組 30 治療前 42.11±6.38 65.29±3.62 31.69±1.62 1.54±0.81治療后 43.05±6.82 66.83±3.16 32.51±1.64 1.57±0.93 t治療后 3.0444 3.3811 14.7501 2.1695 P治療后 <0.05 <0.05 <0.05 <0.05
表2 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對比[n, n(%)]
小兒急性腹瀉為消化系統(tǒng)綜合征之一, 臨床上常見患兒排便頻率增多、糞質稀薄, 發(fā)病期間排便次數可>10次/d, 排便時亦存在腹鳴與腸絞痛、里急后重等不良癥狀[4-6]。治療急性腹瀉患兒時強調及時補液, 并依據患兒具體情況予以飲食調節(jié)及抗病毒治療。
此次研究中觀察組患兒所用治療藥物為蒙脫石散、布拉氏酵母菌, 其中蒙脫石散為天然蒙脫石微粒粉劑, 其結構呈層紋狀, 并具有非均勻性電荷分布, 用藥后可快速固定并抑制人體消化道內病毒、病菌及其產生的毒素或氣體, 消除其致病作用[7-9];并具有良好的消化道黏膜覆蓋及保護功能,黏膜修復能力極佳, 并可經此達到防止攻擊因子侵犯消化道黏膜的作用, 可促使正常菌群平衡, 并能起到局部止痛的作用[10,11]。布拉氏酵母菌為生物性止瀉劑之一, 具有良好的微生物及抗毒素效果, 使用后可營養(yǎng)腸黏膜, 并不會受到胃腸液、抗菌素、磺胺類藥物的影響, 腸內活性良好, 并對人體內免疫功能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12-14]。
本文結果顯示:治療前, 兩組患兒細胞免疫學指標CD4+、CD3+、CD8+、CD4+/CD8+水平對比,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兒細胞免疫學指標CD4+、CD3+、CD8+、CD4+/CD8+水平均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6.7%,高于對照組的80.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蒙脫石散+布拉氏酵母菌可有效治療小兒急性腹瀉, 用藥后可快速改善患兒機體細胞免疫學指標, 改善機體細胞免疫功能。
[1] 黃德秋.布拉氏酵母菌對小兒急性腹瀉的療效及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當代醫(yī)學, 2015, 21(31):137-138.
[2] 杜穎.布拉氏酵母菌治療小兒急性腹瀉的作用及對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6, 11(8):137-138.
[3] 楊智寬.布拉氏酵母菌治療小兒急性腹瀉65例臨床觀察.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 2016, 25(1):108-109.
[4] 黃飛軒.急性腹瀉患兒應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劑前后細胞免疫功能指標水平變化及意義.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5, 13(14):10-12.
[5] 張勝安.布拉氏酵母菌對小兒急性腹瀉的治療作用及對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中國生化藥物雜志, 2012, 33(5):662-664.
[6] 李婕.小兒急性腹瀉應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療的療效及對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研究.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 2015, 42(11):2104-2106.
[7] 翟永民.布拉氏酵母菌對小兒急性腹瀉的治療作用及對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婚育與健康·實用診療, 2015(2):9-10.
[8] 葛敏, 劉秀芹.小兒急性腹瀉行布拉氏酵母菌治療的臨床效果及對細胞免疫功能影響.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 2016,21(3):436-438.
[9] 劉俊峰, 李曦, 郭磬, 等.布拉氏酵母菌治療小兒急性腹瀉及對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中國藥業(yè), 2013(a1):30.
[10] 魯麗.布拉氏酵母菌對腹瀉(急性)患兒的治療效果及機體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分析.中國保健營養(yǎng), 2016, 26(13):334-335.
[11] 李敏.布拉氏酵母菌對小兒急性腹瀉治療作用、細胞免疫功能影響.現(xiàn)代養(yǎng)生, 2016(2):43.
[12] 佃東春, 陳美珍, 吳敏華.布拉氏酵母菌對小兒急性細菌性腹瀉的療效及對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研究.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7(2):268-269.
[13] 趙進方, 趙黎明.布拉氏酵母菌治療小兒急性腹瀉及對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 2016, 8(6):589-591.
[14] 白光磊.布拉氏酵母菌治療小兒急性腹瀉的臨床效果觀察.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16, 7(1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