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華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人們對高中音樂教學的認識已經不僅僅局限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本文就高中音樂教學在改革形勢下的創(chuàng)新方式進行了簡要分析,旨在提高高中音樂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課改環(huán)境下;高中音樂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312-02
眾所周知,音樂課程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的重要課程。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高中音樂教學進行有效創(chuàng)新,不僅是從學生角度出發(fā),增強學生綜合能力的措施,同時也是優(yōu)化高中階段課程教學體系,提高高中階段綜合課程教學質量,為新課改工作的順利完成提供支撐的重要力量。
1.現階段高中音樂教學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1.1 重視程度不夠。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高中階段普遍將注意力都放在語數外、文綜以及理綜等高考科目上,而對于音樂、體育等綜合科目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只是流于形式,隨便收集幾首歌曲對學生進行教學;有的學校甚至取消了音樂課程,將音樂課的課時讓給高考中需要進行考查的科目。
1.2 教學模式形式化、單一化。形式化與單一化是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教師注重完成教學任務,傳授的往往只是枯燥的課本內容,而忽視了對學生音樂潛力的挖掘與審美情操的培養(yǎng)。音樂本身是具有魅力的一門藝術,它可以傳達豐富的藝術情感與審美趣味。就目前教學模式而言,僅僅停留在了死板的教學層面,沒有解讀音樂作品中的背景與內涵,更沒有通過音樂作品延伸到情感與生活的廣度。
1.3 過于平面化和形式化。就目前高中音樂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來說,除了受重視程度不夠之外,還存在的較為嚴重的問題就是教學過程過于形式化和平面化,根本沒有發(fā)揮陶冶學生音樂素養(yǎng)和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作用。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無需費心做任何準備,準備一首歌曲,然后教會學生唱,幾乎就完成了所謂的教學任務[1]。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收獲到的僅僅是一首歌而已。
2.新課改環(huán)境下高中音樂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
2.1 設計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對于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是開門見山,直奔主題。這種方法容易使課堂枯燥無味,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實現音樂創(chuàng)新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設計一些新穎的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在教學之前,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設置,對教室環(huán)境進行一定的布置,擺放一些花卉,掛一些與本節(jié)課內容相關的圖片,通過這些相關的教室布置導入新課,容易營造一種藝術氛圍,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導入新課[2]。比如,在教學《思鄉(xiāng)曲》時,教師可以在課前配樂朗誦《鄉(xiāng)愁》開場,委婉動聽的音樂和深情的嗓音一下就把學生帶到了藝術的氛圍中,然后教師以此導入新課,這樣有利于拉近學生與新知的距離,有利于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2 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在新課程改革形勢下,單一化的教學模式已經逐漸轉變?yōu)槎嘣虒W模式,從學生學習活動的多元化到教師教學資源的多元化發(fā)展。而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將無形的、抽象的音樂世界通過直觀的畫面展現了出來,這不僅便于學生理解知識,降低了學習的難度,還拓寬了學生的視野。音樂教學雖然是建立在聽覺基礎上的,但是在這些旋律中,能夠為我們營造有形的音樂世界。
音樂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教會學生去感受音樂,然后進行鑒賞和傳遞音樂,通過音樂教學完成對學生的藝術熏陶,從而達到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目的。多媒體軟件的有效應用,可以將無形的音樂畫面通過有形的畫面表達出來,在音樂作品鑒賞的過程中,讓學生更容易地融入音樂所要營造的情感世界中去。除了作品欣賞環(huán)節(jié)對多媒體教學軟件的應用之外,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收集整理的一些優(yōu)秀音樂作品,也可以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去感受不一樣的音樂世界,了解不一樣的音樂語言。如在對德彪西的《海妖》這一音樂作品進行教學欣賞時,可以要求學生對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風格進行課前了解,并在教學過程中用多媒體設備展示莫奈的畫作《日出印象》。這在欣賞音樂作品時,學生感受到的將是無窮的想象空間。這樣生動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音樂作品更具感染力,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
2.3 創(chuàng)新高中音樂教學評價機制。就音樂課程的考核方式來說,與其他課程的考核方式存在很大區(qū)別。在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建議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能力情況,對考核方式進行多樣化的定制,既要發(fā)揮考核監(jiān)督的目的,又不讓學生感覺壓抑,如,情景表演的方式,或者音樂語言隨機解讀方式等,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考核方式的選取,最終由教師來確定相應考核是否通過。教學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在實現高中音樂創(chuàng)新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教學評價機制的創(chuàng)新。除了傳統(tǒng)的考試之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一些如表演、才藝展示等形式的考核方式。這種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可以更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自導自演,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從而使教學收到更好的效果。
3.結論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這一大背景下,實現高中音樂教學的創(chuàng)新,使其適應時代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是一件復雜的工作。但是廣大教育工作者,面對困難不能退縮,要迎難而上,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嘗試和探索,找到切實可行的方法,從而促進高中音樂教學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何丹丹.新課程改革形勢下高中音樂教學的創(chuàng)新[J].考試周刊,2015,(2)
[2] 王雪峰.義務教育階段音樂創(chuàng)新教育理論研究 [J].華中師范大學. 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