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瑋楠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235-01
現階段,多媒體等各種先進新興技術,在教學中應用廣泛。在數學中可以應用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點增大課堂容量,縮短板書時間;加快教學節(jié)奏,提高教學效率;板書更規(guī)范完整,減少板書內容;使抽象變形象,便于直觀演示;增添趣味性,激發(fā)趣味性;再現場景或事物等等,有利于突破難點,擴大視野,加速達成教學目標。
1.動手操作,實驗展示,直觀教學吸引學生
動手操作、探索新知的實踐活動改變了"耳聽口說"這種簡單化的學習模式,是增強學生實踐意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學時可利用展臺讓學生動手操作演示,手腦并用,使學生在實踐中掌握方法,直觀形象地展示。從而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技巧,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如教學"三角形的認識"時,在學生得出三角形意義的基礎上,這時教師再提供機會讓學生動手操作。因此,教師可提出問題:能否把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中的"圍成"一詞改成"組成"呢?讓學生們帶著這個問題充分利用身邊的學具來解決這個問題,學生聽后,興趣盎然,都積極思考,動起手來。有的同桌同學就地取材運用筆或直尺作學具,一起動手擺一擺,試一試;有的同桌同學還一起來畫一畫"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非三角形)"等等。這樣,讓學生們動手操作,通過擺一擺,畫一畫,使他們主動地從不同的角度去領會、感知、理解并逐步加深對"圍成"與"組成"這兩個詞的不同認識。這樣的教學,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獲取知識,充分發(fā)揮潛能,改變了以"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演示,學生看;教師問,學生答"的被動學習局面,學生在動手過程中,既掌握了知識,又提高了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
2.巧設題型,改變單一訓練
巧設題型,包括例題、練習題、考試題、課外技能訓練題等。通過精心設計的習題,培養(yǎng)學生數據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實際問題解決能力等,力求達到概念復習習題化,習題設計題組化,題組安排層次化,題目注重變式化,解題方法規(guī)律化等。在例題、習題的設計上要體現一題多變。在教材的基礎上,充分挖掘和發(fā)揮例題、習題的潛在功能,使學生在做習題中得到相應的方法指導。教師通過設計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變式訓練,從中揭示不同知識點的聯系,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內化,使知識系統(tǒng)化,克服某些思維定勢,發(fā)散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全面性和創(chuàng)新性,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和應變的能力。如:在六年級《圓的周長》的教學中,通過給出不同的變量,求另外一個量的訓練中,題型涉及面廣,有層次性、關聯性,最終讓學生通過習題得出周長和直徑的倍數關系。這樣不僅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更能科學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維空間,為學生的成長奠定基礎。
再如,公園只售兩種門票,個人票每張5元,10人一張的團體票每張30元,購買5張以上團體票者可以優(yōu)惠10%。我們有37人,去公園游玩,按以上規(guī)定買票,你認為怎樣買最合算?這樣的題目可能會出現許多種方法:方法1:按每張5元購買,要花5×37=185(元);方法2:采用買3張團體票,再買7張個人票,一共要花3×30+5×7=125(元);方法3:買4張團體票,只花30×4=120(元);方法4:買票時請3位其他游客參與我們來一起買團體票,然后讓他們各自出3元,我們只花30×4-3×3=111(元);方法5:邀請13位游客參與我們來一起買團體票,班級只花30×5×90%-3×13×90%≈100(元)這樣我們合算,他們13位游客也合算。一題多解,但如何擇優(yōu)選取,讓學生在多種方法中尋找最佳答案,從而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取知識。
總之,利用多媒體的教學,可以改變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 "教材——教師——學生"三元關系,幫助教師和學生突破難點,有效排除解決問題中出現的學習障礙,在教學中,音色清晰、畫面形象、影音統(tǒng)一等諸多優(yōu)點于一體,使教學由抽象到直觀,圖文并茂,聲像兼具,形象生動,讓數學不再枯燥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