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涂
春風來,草青青。少女兒郎,紅綠紙鳶。青春做伴,放飛藍天!這是多么愜意的場景。
然,許多父母看不下去了——有的“嚴防死守”,他們緊緊地攥住手中的線,全方位把握空中的風箏。這種愛,實在讓孩子透不過氣來。有的“聽之任之”,他們對風箏放任自流,這種不講原則、養(yǎng)而不教的方式,讓孩子深陷泥潭。
其實,教育孩子很需要智慧,如果把這件事情做個比喻,那就好像是放風箏。材料再怎么昂貴,制作再怎么精美,保存再怎么細致,風箏最終都以藍天作為樂土。如若藏之錦匣,束之高閣,那么,再完美的風箏也只有蹉跎歲月,不得歡暢。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風箏乘虛御風之時,田塍上兒童拍手笑,風箏方才體現(xiàn)它的價值和意義。物尚且如此,人又怎能不熱愛自由呢?
請給孩子一點自由,讓快樂的風箏放飛藍天!
馬斯洛指出: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是最高層次的需要——人必須實現(xiàn)自我價值,才會感到最大的快樂。要想讓孩子們快樂,就必須讓他們去探求生命意義,找尋精神寄托,實現(xiàn)自我成長。在人的一生當中,這件事至關重要,無與倫比??上?,父母不能代替。
所以,父母得勇于讓孩子逆風飛翔——最好的教育不是背著孩子飛翔,而是讓孩子學會飛翔。
說到這里,“嚴防死守”的家長或許擔憂,認為孩子在太多事情上力不勝任;“聽之任之”的家長或許疑惑,我給孩子的自由無以復加。其實,擔憂和疑惑均偏離正確方向?!拔奈渲溃粡堃怀凇?,凡事適度則好,過猶不及。
放風箏的時候,我們手里的線不也是時緊時松的嗎?“虛則實之,實則虛之”,風箏翔天,一線相牽。自由快樂,兼而有之,豈不好?
“這世間所有的愛都指向團聚,唯獨父母對孩子的愛指向別離?!饼垜_在《目送》里寫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p>
自由讓孩子獨立。雖然,孩子獨立可能會讓父母不太習慣,但是,我們也不必太傷感。當你放風箏時,你看到它越飛越高,知道它是快樂的;再看看手里握著的線,你會知道,你與孩子之間的愛,“更行更遠還在”!
每一個家長都曾經是兒童,每一個兒童都會成為家長。但愿,在所有家長和兒童的天空里,都有一只快樂飛翔的風箏。春風駘蕩,天色蒼蒼……
(作者系英山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