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華芳
【摘要】機械基礎是機械類專業(yè)的基礎性課程,它的應用面針對于機械基礎的基本知識,工作原理等等這些方面,也因此它所涉及的知識面較廣。但是機械基礎與實踐聯(lián)系十分緊密。學生因為心理發(fā)展當中形象思維是具有優(yōu)勢的,這一優(yōu)勢在機械基礎中借助理實一體化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在學習當中,教師要借用豐富的知識經驗,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加強對實踐模型的掌握和認知。從而拋棄以往生硬的知識教學,讓學生有更好的感性認識,幫助學生理解知識。
【關鍵詞】機械基礎 理實一體化 教學改進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1-0256-01
教學當中各種的零件與器材十分零碎,學生需要弄清何種零件與器材的具體使用方法。但是僅僅知識借助課件當中的圖文描繪,對于圖文的使用還是缺乏實際的實踐。在學生的課堂學習當中根據(jù)課件所示的圖片進行分析與了解。但是卻沒有太多的實際參觀與觀察,這些談論與講解實際上也只是紙上談兵,缺乏深入的知識運用。
1.關于機械基礎課程一體化教學的改進現(xiàn)狀
機械基礎課主要包括兩大方面,一是機器二是機械,這兩方面都需要學生深入了解到其的內部構造,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內部構件的原理,加深學生的印象。
在實現(xiàn)學生課程一體化當中,需要讓學生對實訓設備進行操作。為此,學生需要自己親自動手去解決許多的問題,這不僅是需要學生將這些問題進行探討與咨詢,而是需要學生與老師之間進行溝通及時將問題反饋給老師,實現(xiàn)教與學的雙向互動。隨著目前學生在實際的安裝制作當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機械基礎課理實一體化為學生進行學習當中所出現(xiàn)的一系列問題起到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學生是以一個主動的身份去進行學習。對于這門課學生可以自己獨自進行模型的制作,這一方面學生可以利用簡單的電工驅動來實現(xiàn)自己設計的藍圖,另一方面也是通過自己所設計的電動物品可以被有效地驅動所產生的興奮感。
隨著課程理實一體化地不斷改進,學生有了更多的實踐的機會,并且通過實訓設備及時地實現(xiàn)學生教學當中的對機械各個零件和部位的作用的理解。
2.機械基礎課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進的具體措施
在機械基礎當中經常所遇到的就是教學模式的問題,目前而言隨著機械基礎課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改進,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豐富了其內容,并且為機械基礎課的實際運用起到了重要的借鑒作用。
在機械基礎教學當中,對于傳統(tǒng)的板書依舊必不可少,但是僅僅依靠于此是難以直觀地展示教學的內容的。為此實物模型可以讓學生看清它們的立體形象和可動部分。隨之而來的運動原理和基本特點得到了驗證。例如:在輪系教學當中,利用輪滑齒輪可以讓學生借助演示的教學板將輪滑齒輪所出現(xiàn)的變速問題進行單獨示出。
此外,在機械基礎當中為了實現(xiàn)理實一體化,更加有效地促進知識的運用,讓學生在概念和原理十分繁多的知識當中獲得清晰的知識脈絡。
因此在教學當中采取與視頻教學相結合,滿足學生在教學當中對知識直觀展示的需求。同時,對于機械基礎要加深其模擬教學的作用。在機械電動模擬教學當中在機構當中將電動機接通電源,促進了各類機械的運動,它十分形象地反映了機械傳動以及常用機械的應用。如曲柄滑動機構中的自動送料裝置,和曲柄旋轉一周,滑塊即從料槽當中推出一個工件,在凸輪機構當中,自動車床走刀機構,火柴自動裝盒機構等等的演示都可以借助視頻教學的方式,促進其內容的生動活潑。
在機械基礎的學習當中,需要提高學生的自主動手能力,這是十分重要的,隨著目前教學的推進,學生要緊緊跟隨教師的教學計劃。為此,在教學當中教師要給學生布置相應的教學任務,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動手能力,以及自己對于模型的設計對知識運用和理解的能力。
隨著機械基礎課的理實一體化教學的不斷改進,機械基礎課相比較以往的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記憶,學生的選擇空間與選擇余地實際上更大,學生可以通過理實一體化加強對知識的記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走出書本帶來的束縛,獲得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本文對機械基礎課理實一體化的改進研究對于推進機械基礎理實一體化不斷完善有著重要的改善和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任冬梅. 關于中職計算機基礎課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思考[J]. 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5,08:59.
[2]朱亦新. 關于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yè)理實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04:216.
[3]權少輝. 職業(yè)院校理實一體化教學質量監(jiān)控及評價體系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