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燕
以前也有“碰瓷”,那可真叫碰瓷。我抱一瓷器,路過你身邊,摔地下,賴你碰的,還說這瓷器是什么青花瓷,價值連城,非讓你賠不可。30多年前,國人眼里的瓷器都是家用瓷碗瓷碟,不值得一碰。也不是不碰,那時候的人都純哪,哇哇地騎自行車上班,養(yǎng)家糊口,誰碰誰呀!
私家車進入尋常百姓家的具體時間,說不大清楚;啥時出了碰瓷的,也說不大清楚。恍惚覺得突然就出現(xiàn)了,且突然間就被“光大”了。
在碰瓷之前,我曾被“準碰瓷”。我在站前等同事,我倆一起出差去外地。正來回遛達著呢,忽地被人抱住了大腿,“大爺大爺行行好?!蔽疫€不到30歲,誰這么不長眼,敢叫我大爺!一低頭,見是一破衣爛衫的小姑娘,也就10多歲,“大爺大爺賞幾個錢吧!”倒霉,撞見強乞的了。
現(xiàn)如今那些敢往機動車轱轆底下鉆的,會不會是受到了這個小姑娘的啟發(fā)?說不準。能說準的是,最開始,碰瓷的還真是以肉體往車上撞,或魚躍式、或打滾式、或踉蹌式、或貼身式,且極其逼真,讓你真以為自己闖禍了呢!后來,人家不這么玩命了,與時俱進了,花樣也多了,要么往你車前一站,瞅你一眼,咕咚一下橫躺下;要么沖你微微一笑,以電影慢動作軟綿綿地坐下,再放長條。決不再真?zhèn)ψ约?。再后來,人家就以禮相待了,站你車的側(cè)前方,啪地一下向你敬一個軍禮。不用你還禮,人沒了。哪兒去了呢?下車看下車看下車看,準保在前轱轆那兒呻吟呢!
去年11月,沈陽警方破了一個案子,12個人組團碰瓷。他們一般是兩人一組,一健康人一殘疾人,開殘疾人代步車,故意碰撞轉(zhuǎn)彎機動車;趁機動車司機沒下車,代步車里開車的健康人和坐副駕駛的殘疾人快速換位,利用殘疾人的特殊身份,跟機動車司機討價還價。警方說,這幫家伙靠碰瓷騙得上百萬元。錢一到手,他們先去喝酒,后到修理店修車。
各位看出來了吧,這碰瓷也在“進化”,初級階段是以肉身實打?qū)嵉嘏?,相當真實,缺點是容易自傷;第二階段是文靜地碰,即便騙不來錢,也不至于真把自己弄殘;第三階段是禮貌地碰,你要是沒裝行車記錄儀,那真是百口莫辯??!第四階段,組團碰,計劃周密,行事迅速……
你壞,我比你還壞,這便是4個階段的演進特點。
當然,在13億中國人這一大堆里,碰瓷的家伙少而又少,不能證明全體國人都在比誰更壞。但是,不同性質(zhì)、不同內(nèi)容、不同程度的你什么什么,我就比你更什么什么的向下攀比,確實大量存在著。一個最為國人熟知的例子是:你往牛奶里兌自來水,我就敢往牛奶里摻三聚氰胺。
當然,這也是個別、極端。但是,不個別、不極端的向下攀比并不少見!你敢踏進草坪拍照,我就敢爬上樹搖出花雨;你敢在地鐵車廂里吃韭菜合子,我就敢在動車里熬小米粥;你敢把車挨黃實線停,我就敢把車橫人行道上;你敢給護士幾個電炮飛腳,我就敢用刀往醫(yī)生身上戳……
更好玩的是,你要是糾正他,他比你還有理,工作人員喊,不能進草坪,快出來!他振振有詞,那人都上樹了,你怎么不管?乘客好心提醒,車里不能嗑瓜子兒,他會瞪你,還有吃西瓜的呢,你管得著嗎?交警要給挨黃實線停的車貼罰單,他還蠻委屈,剛才好幾輛車停人行道上了,也沒見你來撕票;我給護士幾個電炮怎么了,比用青龍偃月刀的強多了……
坊間有俗語:老鴰落豬身上,光看見豬黑,沒看見自己黑。要我看,比起向下攀比的那些人,老鴰好多了,它只是沒看見自己黑,并沒有以豬的黑來證明自己不黑或不怎么黑,更沒有以豬的更黑來為自己的比較黑開脫。老鴰不會思維,有一些傻傻的單純;人會思考,反倒邪邪的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