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心理學家魯納強調: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我們的課堂才能達到共贏的效果??桌戏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所以說興趣在求知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催化作用。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得到了良好的激發(fā),在課堂的教學與互動中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的過程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教師必須擁有豐富扎實的專業(yè)知識
在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老師擁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和良好的專業(yè)素養(yǎng)至關重要,可以在營造輕松豐富多彩的課堂氛圍中運籌帷幄。教師如果想要在課堂短短的幾十分鐘內極盡所用,必須不斷學習,持續(xù)提升自己。
在英語啟蒙中,學生們善于模仿,模仿老師的發(fā)音語調。如果一位專業(yè)的英語老師在此擁有良好的專業(yè)知識,在學生學習英語的道路上就起到了正確引領作用。英語教學看似單一的學科授課,但是對教師的要求卻是多面的。知識在不斷更新,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庫,是作為一位良師的基礎。
講述文化差異,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
在英語學習的初期,老師除了講述英語學習的必要性之外,還應該讓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風俗文化,進行中西方文化對比。不但能夠提起孩子們對新知的興趣,還能夠拓寬他們的知識面,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比如在講到天氣的那一單元“what is the weather?”時,可以拓展一下課堂??梢蕴釂枌W生:中國人見面經常會問:你吃了嗎?而英國人,彼此見面相互打招呼時卻經常談論天氣,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異呢?在孩子們注意力極容易分散的的年齡,用新鮮的知識吸引了他們,他們自會從潛意識里認為英語是一門有趣的課,興趣也會隨之而來。
體態(tài)教學
激發(fā)學生興趣實踐證明,凡是生動具體形象的事物,形成新穎的對象,都極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在英語的教學中,如果我們能夠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復雜的事物條理化,會為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提供良好的條件。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思維離不開事物的具體形象,需要借助具體事物的表象來解決問題,此時的體態(tài)教學就變得十分重要了。例如在學習人物心情的單元時,我們可以借助一些生動有趣的表情來幫助學生理解英語單詞,更好地記憶。讓一個學生進行表情演示,其他同學來猜單詞。從而達到口、行、腦的統(tǒng)一。教師的體態(tài)語是教學系統(tǒng)的一部分,教師體態(tài)語的運用,要根據教材內容及教師內心的情感表達需要而定,只有達成與言語等教學行為的合理搭配和最佳選擇,才能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體態(tài)教學的合理運用,不但能夠將教學活動躍入一種新的境界,還能夠喚起學生對美的追求和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情境教學法
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寫道“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边@種論述反映了教學過程中學生認識規(guī)律的一個重要方面:直觀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有助于學生感性知識的形成。情境教學法能使學生身臨其境或者如臨其境,就是通過給學生展示鮮明具體的形象(包括間接和直接形象),一則使學生從形象的感知達到抽象的理性頓悟,二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興趣,使學習活動成為學生主動的行為。
情境教學法可以在生活中展現(xiàn)。帶領學生走出課堂,進入現(xiàn)實社會,選取一特定場景,作為觀察的客體,并以教師語言的描繪,鮮明地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情境的運用可以給課堂帶來生氣,帶來歡樂,改變了那種“注入式”的閉門讀書的教學。
皮亞杰說“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種興趣作為先決條件的”。赫爾巴特認為“人有多方面的興趣,教育就應該以此為基礎,教師應把引起和培養(yǎng)人的多方面興趣作為自己的一項任務”。興趣是通往求知路上的重要橋梁,師者,是搭建這座橋梁的工程師,我們應該不辱使命,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道路上,不斷地探索創(chuàng)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