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俊甜
中班幼兒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傾聽意識,他們的有意注意有所增強,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有所延長。但他們還容易受外界干擾,無意注意還占一定優(yōu)勢,有時注意力不集中,愛做小動作,思維不能跟著老師走?!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師要“培養(yǎng)幼兒注意傾聽習慣,發(fā)展語言理解能力。”好習慣要從小培養(yǎng),學前期更是幼兒良好傾聽習慣培養(yǎng)的關(guān)鍵期,那要培養(yǎng)中班幼兒的專注性傾聽習慣,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呢?
一、在日?;顒又校囵B(yǎng)孩子專心傾聽的習慣
美國教育學家娜思夫人說過,從小播下良好習慣的種子,將會獲得命運的收獲?!队變簣@教育綱要》中語言領(lǐng)域中也明確指出“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因此,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的習慣很重要。
傾聽就是細心耐心聽別人說話,是幼兒接觸社會、接受信息的手段之一。
1.文明禮儀要求幼兒專心傾聽
常常聽到有的家長和教師這樣教育孩子,跟人打招呼,眼睛要看著別人,別三心二意的。這是幼兒日常禮儀的最基本禮儀“打招呼”。跟別人打招呼時如果眼睛看著別處,敷衍了事,會給人不尊重的感覺,所以從小教育孩子有禮貌,打招呼就要看著人的眼睛打,認真打招呼,認真回答“××你好”以示尊敬。聰明的教師和父母往往能及時肯定表揚孩子的行為,為孩子的認真打招呼伸出大拇指,為孩子能認真傾聽別人談話點贊。幼兒的禮儀就在成人的引導下一步步形成,所以潛移默化、及時肯定是幼兒良好習慣形成的重要因素。
父母長輩交談,作為晚輩,不管感不感興趣,都不能不耐煩。要學會傾聽大人交談,或許言談中有關(guān)于自己的安排、家里的長遠規(guī)劃、親戚間的往來等等,這不僅是信息的獲得方式更是幼兒有沒有教養(yǎng)、有沒有禮貌的體現(xiàn)。同樣在幼兒園里,教師與家長的談話、教師與幼兒的課間交流、同伴間的交談也不宜打斷,對于自己感興趣的可以傾聽,可以等別人說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甚至參與討論。文明禮儀教育要從幼兒園開始。
2.運用集體的力量懂得認真傾聽的意義
傾聽,體現(xiàn)了兩點,一是專注的聽,二是理解的聽。在幼兒園,教師可以運用集體的力量,與幼兒做傾聽討論,比如老師或父母講話時,能不能任意插嘴,為什么;上課別人回答問題,該怎樣做才能聽清楚、理解同伴的語意;別人談話什么時候說話才是最合適的時機。通過教師的引導孩子們明白了,只有認真傾聽,聽懂了才能根據(jù)問題做出適宜的回答。
二、在教育教學中,提高幼兒的傾聽能力
傾聽是幼兒最早掌握的語言活動,良好的傾聽能力是幼兒獲得知識的前提,是幼兒發(fā)展語言的基礎(chǔ),專注地聽是理解地聽的基礎(chǔ)。正因為中班幼兒無意注意還占一定優(yōu)勢,所以教師要想方設(shè)想吸引幼兒眼球,讓幼兒能聽懂聽明白。
1.言傳身教
中班的幼兒好模仿,良好的環(huán)境對其傾聽習慣的養(yǎng)成有舉足輕重的意義,所以要求幼兒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教師要做幼兒的表率。課堂上注意耐心傾聽幼兒的發(fā)言,不打斷。對于幼兒間的討論不隨意插嘴,對于幼兒的訴求要積極給予回應(yīng)。
2.開展有趣的教育教學活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教師要發(fā)揮個人魅力,講課時語言抑揚頓挫,眉飛色舞,吸引幼兒注意力;教學準備充分,圖片、視頻課件、動手操作材料豐富等等,都可能使幼兒對教學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從而使幼兒更積極投入地參與到活動中來,更使幼兒注意力增強,專注力提高。因此,有趣教學是培養(yǎng)幼兒傾聽習慣的關(guān)鍵。
3.讓幼兒享受聆聽的樂趣
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喜歡聽有趣的音樂,雨聲、小鳥叫聲、打雷聲等等,在教育教學中引進大自然的語言,讓孩子感受故事的同時領(lǐng)略聲音的奇妙。還有許多音樂語言表達不同含義,比如《水族館》《蝴蝶和花》等等,美妙動聽的音樂,將孩子帶到幻想中的世界中去,孩子們會完全忘卻自己,一遍一遍地去聆聽、去感受音樂的美妙。
要注意的是,在集體活動中,教師要控制個別幼兒過分的表現(xiàn)欲,想方設(shè)法讓幼兒既能大膽地在同伴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又會有禮貌地傾聽同伴的見解,讓孩子努力成為一個有禮貌、有自信、有良好教養(yǎng)的社會文明人。
三、在多種多樣的傾聽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對傾聽活動的興趣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在游戲中能培養(yǎng)專注傾聽的習慣嗎?回答是肯定的。
1.有趣的“打電話”游戲
兩個一次性紙杯底端間系上一根繩子,一個電話機就做好了。玩時兩人拉直繩子,一人對著紙杯說話,一人拿另一紙杯貼著耳朵傾聽,只要專心傾聽,對方的話都能清晰地通過話機傳過來。這個游戲能大幅度提高孩子的專注傾聽的能力。
2.“傳話”游戲
將幼兒分成四組,每一組的第一個是領(lǐng)話人,教師將話統(tǒng)一傳給領(lǐng)話人,由領(lǐng)話人用悄悄話的方式傳給組內(nèi)下一個人,最后往往由于傳話不清、聽不清楚產(chǎn)生啼笑皆非的效果。當然,傳的話語要采取先易后難,幼兒可以比賽傳話,傳得既對又快的一組為勝。孩子們大都不服輸,會玩得一次比一次認真。幾次以后,傳話的會更認真,聽話的更仔細聽。
3.對答游戲接龍“我的火車就要開”
教師“我的火車就要開!”幼兒“開哪里?”教師“開北京。”幼兒“開到北京去找誰?”教師“去找XX小朋友”接著XX幼兒扮開火車的人,與大家進行對答。游戲中,幼兒假如不認真聽,游戲就不能進行下去,通過這種對答練習,能訓練幼兒的聽力、專注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復述故事
教師講述一個小故事,引導幼兒復述,對于復述出故事大意的及時表揚獎勵。
平時教育教學中,教師對于幼兒沒聽清楚的要放慢語速,重復多次,讓孩子聽清楚搞明白;對于耐心地聽完,聽懂對方的話,可給予適當表揚,幼兒的行為只有得到了肯定才會鞏固、才能加強。
幼兒只有懂得傾聽、善于傾聽,才能理解語言,才能主動地說,積極地說,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才能提高,幼兒才能與別人更好地溝通與交流。教師也要言傳身教,用心傾聽幼兒的訴求,在點點滴滴中教會幼兒學會傾聽,引導幼兒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這對幼兒來說很可能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