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振云
[摘 要]俄羅斯自然資源豐富,為俄羅斯外貿發(fā)展提供了堅實后盾。從俄羅斯的宏觀經濟發(fā)展情況來看2000—2008年俄羅斯經濟一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09年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GDP出現負增長,2012年保持低速增長,2013年繼續(xù)保持低迷狀態(tài),2014年俄羅斯經濟遭遇多重沖擊,2015年經濟繼續(xù)疲軟。從對外貿易發(fā)展情況來看,2002—2015年俄羅斯的對外貿易波動上升,俄羅斯對外貿易一直保持貿易順差。俄羅斯出口商品結構單一,以能源為主,進口商品分散,以工業(yè)制成品為主。
[關鍵詞]俄羅斯;對外貿易;宏觀經濟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7)02-0028-03
一、俄羅斯自然資源豐富
俄羅斯地大物博,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種類多、儲量大,自給程度高。森林覆蓋面積8.67億公頃,占國土面積50.7%,居世界第一位;木材蓄積量807億立方米;天然氣已探明蘊藏量為48萬億立方米,占世界探明儲量的1/3,居世界第一位;石油探明儲量109億噸,占世界探明儲量的12%—13%。煤蘊藏量2000億噸,居世界第二位;鐵蘊藏量居世界第一位,約占30%;鈾蘊藏量占世界探明儲量的14%;磷灰石占世界探明儲量的65%;鎳、錫占世界探明儲量的30%,鋁蘊藏量居世界第二位;銅8350萬噸,黃金1.42萬噸;非礦產資源也極為豐富,石棉、石墨、云母、菱鎂礦、剛玉、寶石、金剛石儲量及產量都較大,鉀鹽儲量世界首位。漁業(yè)資源相當豐富,生物資源總量580多萬噸,魚類2300萬噸,水力資源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第二位,境內280余萬個湖泊,其中貝加爾湖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豐富的資源為俄羅斯外貿發(fā)展提供了堅實后盾。
二、俄羅斯的宏觀經濟發(fā)展情況
2000—2008年俄羅斯經濟一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09年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GDP十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全年GDP同比下降7.82%。在世界前十大經濟體中,俄羅斯是經濟下降幅度最大,也是“金磚四國”中表現最差和上海合作組織中唯一出現經濟負增長的國家。
2009年,俄羅斯政府充分重視國際金融危機對俄羅斯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為應對危機的挑戰(zhàn),俄羅斯政府積極制定了以穩(wěn)定金融和社會保障為重點的反危機計劃,投入資金約3000億美元,2009年俄羅斯政府的反危機措施見效,2010年俄羅斯經濟開始恢復性增長,2011年俄羅斯經濟重新回到危機前水平。
2012年俄羅斯經濟保持了低速增長,2013年俄羅斯經濟繼續(xù)保持低迷狀態(tài)。2014年俄羅斯經濟遭遇多重沖擊,包括石油價格急劇下跌、歐美對俄羅斯經濟制裁不斷升級和盧布貶值不斷加快等諸多因素,經濟發(fā)展頹勢明顯,增長速度只有0.71%。2015年俄羅斯由于能源價格繼續(xù)下降和西方國家繼續(xù)制裁,經濟繼續(xù)疲軟,俄羅斯GDP呈3.7%的負增長。
三、俄羅斯對外貿易發(fā)展情況
(一)對外貿易規(guī)模波動上升
2002—2015年俄羅斯的對外貿易波動上升。2002—2008年對外貿易保持高速增長,2009年、2012年、2014年和2015年對外貿易下降,其他年份保持增長。2008年爆發(fā)國際金融危機、2012年爆發(fā)歐債危機、2014年和2015年由于烏克蘭危機、歐美制裁等一系列因素導致俄羅斯對外貿易下降。2002—2015年俄羅斯對外貿易一直保持貿易順差,2013—2015年貿易順差較大。
(二)俄羅斯進出口商品結構
1.俄羅斯出口商品結構單一,以能源為主
俄羅斯出口商品按照HS編碼分類,2011年前十大出口商品分別包括礦物燃料、礦物油及其產品;瀝青等(占比68%)、鋼鐵(5.9%)、肥料(2.8%)、鋁及其制品(2.4%)和木及木制品(2%)等,占2011年俄羅斯出口總額的88.3%。
2015年俄羅斯前十大出口商品分別為礦物燃料、礦物油及其產品;瀝青等(占比50.7%)、鋼鐵(4.4%)、肥料(2.6%)、核反應堆、鍋爐、機械器具及零件(2.5%)和珠寶、貴金屬及制品(2.3%)等,占2015年俄羅斯出口總額的70.5%。
比較俄羅斯2011年和2015年出口商品結構,2011年和2015年俄羅斯出口前十大商品有8種商品相同,俄羅斯對外出口商品結構變化不大。
俄羅斯出口商品種類高度集中。2011年和2015年俄羅斯出口量最多的商品是礦物燃料、礦物油及其產品,出口額占俄羅斯出口總額的一半以上,俄羅斯出口商品結構單一,能源類產品是俄羅斯最重要的出口產品。俄羅斯的出口產品體現出俄羅斯能源豐富等資源稟賦特點。
2.俄羅斯進口商品以工業(yè)制成品為主
2011年俄羅斯前十大進口商品分別是核反應堆、鍋爐、機械器具及零件(占比18.1%)、車輛及其零附件(但鐵道車輛除外)(占比13.6%)、電機、電氣、音像設備及其零附件(11.1%)、藥品(4.7%)和塑料及其制品(3.6%)等,占2011年俄羅斯進口總額的63.1%。
2015年俄羅斯前十大進口商品有鍋爐、機械器具及零件(占比18.7%)、電機、電氣、音像設備及其零附件(11.6%)、車輛及其零附件(但鐵道車輛除外)(占比8.4%)、藥品(4.8%)和塑料及其制品(4.2%),2015年俄羅斯前十位商品占俄羅斯進口總額的58.5%
比較俄羅斯2011年和2015年前十大進口商品結構,有9種相同,2011和2015年俄羅斯進口商品結構基本沒有變化。
2011年和2015年俄羅斯進口量最多的商品是核反應堆、鍋爐、機械器具及零件,進口金額占俄羅斯進口總額的18%左右。俄羅斯進口產品主要為工業(yè)制成品。
俄羅斯進出口商品結構和其自然資源密切相關。結合俄羅斯進出口商品結構的特點,我國可以擴大俄羅斯能源、礦產品的進口,擴大對俄羅斯工業(yè)制成品和農產品的出口。
[參考文獻]
[1]陸南泉.對當今推進中俄經貿合作戰(zhàn)略意義的分析[J].俄羅斯學刊,2012(4).
[2]唐超,胡雅青.中俄邊境貿易發(fā)展現狀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4(5).
[3]蔣培元.俄羅斯加入WTO對中俄貿易關系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4(14).
[4]程云潔,劉琦平.新背景下中俄貿易發(fā)展研究——基于商品結構和出口商品比較優(yōu)勢的視角[J].新疆財經,2015(2).
[5]張永明,唐飛.中國新疆與俄羅斯區(qū)域經濟合作[J].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