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偉
在形形色色的離婚案中,難以承受的家庭暴力已成女性主動提出離婚的要因,而起訴離婚到得到判決還有一段時間,女性又往往因“同在屋檐下”而難免受到對方報復。事實上,在離婚訴訟期間,被害人可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在提交家暴的相關證據(jù),如醫(yī)院診斷證明、醫(yī)療費票據(jù)后,如果法院認定了家暴事實,就可以發(fā)出人身安全保護令裁定。
2016年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實施。在施行之前,家暴受害人只有在離婚過程中才能申請人身保護令,而反家暴法將人身安全保護令作為獨立司法程序,即使受害人暫不提出離婚,也可要求法院給予保護。
反家暴法規(guī)定,家庭暴力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第三十七條規(guī)定“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參照本法規(guī)定執(zhí)行?!笨梢?,家庭成員以外的共同生活的人也可適用該法律,如監(jiān)護、寄養(yǎng)、同居等關系人。法律同時明確精神暴力也屬于家庭暴力。
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必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有明確的被申請人,有具體的請求,有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現(xiàn)實危險的情形。如受害人是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因受強制、威嚇等原因無法申請的,其近親屬、公安機關、婦聯(lián)、村委會、居委會、救助管理機構也可代為向法院提出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
“人身保護裁定書”送達被申請人時即生效,倘若被申請人“舊病復發(fā)”,法院既可依法處以經濟上的罰款,又可采用司法拘留,甚至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