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娜,呂春梅
(吉林油田總醫(yī)院腫瘤科,吉林 松原 138000)
胃癌是消化科常見的惡性腫瘤,也是在人類疾病史上第二位常見的惡性腫瘤。在我國,胃癌的發(fā)病率居各種腫瘤之首,每年新發(fā)病例高達30萬人,死亡人數超過20萬[1]。本文重點分析探討胃癌患者采取根治術治療后進行術后護理干預對于其胃腸功能康復的幫助,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針對我院2015年2月~2017年4月收治入院的74例胃癌患者進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行根治術治療,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37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6例,女11例,年齡19~57歲,平均年齡(46.9±2.7)歲;觀察組患者中男27例,女10例,年齡19~58歲,平均年齡(47.2±2.9)歲。排除嚴重免疫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術前嚴重營養(yǎng)不良,術中出血300 mL以上的患者,合并糖尿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嚴重器官衰竭的患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可進行分析比較。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沒有進行肛門排氣之前不能飲食,給患者靜脈補充營養(yǎng)。肛門排氣后,拔除胃管,給患者相應的流質飲食,并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針對患者情況進行術后護理:(1)術后及時進行功能鍛煉:在術后24 h內,如患者一般情況較好,則可適當的對患者進行擴胸運動的鍛煉,并指導患者進行有效呼吸,按時對患者進行翻身叩背,幫助患者有效排痰。在術后48 h內,可指導患者進行關節(jié)運動,包括握拳、抬臂、屈伸肘關節(jié)、旋轉肩關節(jié)等。在術后72 h內,可指導患者自行翻身、鼓勵患者下床活動。(2)飲食護理:術后早期禁食、胃腸減壓,從而減少患者胃內積氣、積液等,有利于吻合口的愈合。術后早期可進行腸內外營養(yǎng)支持,在操作時需注意妥善固定鼻飼管,防止滑脫、扭曲和受壓。同時保持鼻飼管的通暢,防止堵塞,每次輸入營養(yǎng)液前后用生理鹽水或溫開水沖管,輸注營養(yǎng)液的過程中每4 h沖管一次。(3)心理護理: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鼓勵患者表達自身感受,向患者闡述手術的相關知識,消除不良心理,使患者積極配合疾病治療和護理。
本次研究選取SPSS 19.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術后對兩組患者胃腸功能進行評價對比,觀察組各項指標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明顯,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觀察組評分更高,表現更佳,組間對比差異明顯,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比較(±s)
組別 排氣時間(h) 腸鳴音恢復時間(h) 下床活動時間(h) 排便時間(d) 腹脹評分(分)觀察組 36.3±5.8 16.2±3.3 52.3±10.8 3.5±1.2 1.2±0.5對照組 68.5±6.2 20.1±4.4 60.5±13.2 5.6±1.5 2.8±0.6 t 9.56 11.05 4.12 8.30 6.11 P<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7,21(12):77-79,83.
組別 n 心理功能 社會功能 身體功能 生活自理觀察組 60 62.3±12.2 64.8±14.5 52.8±11.3 66.9 ±13.4對照組 60 57.1±11.1 60.2±13.2 48.1±10.5 53.7±11.7
[1] 張豐韜,關 寧.術后護理干預在促進胃癌根治術胃腸功能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