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勤珍
(宜興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消毒供應中心,江蘇 無錫 214221)
研究顯示,醫(yī)院管理主要是指根據醫(yī)院工作模式以及發(fā)展規(guī)律作出計劃,消毒供應室主要是使用消毒設備對醫(yī)療物品進行消毒滅菌,為醫(yī)院科室提供無菌用品和器械的場所,消毒供應室的工作質量直接影響醫(yī)院疾病預后和治療效果,而實施一項良好的管理模式十分重要[1-2]。因此,我院將消毒供應室護士(1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實施不同的管理模式,見我院各項研究內容中的描述。
選取我院消毒供應室護士一共(10例),護士收取時間在2015年10月1日~2015年12月1日,將消毒供應室護士(1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5例護士-實施集中管理模式,對照組5例護士-實施分散管理模式。觀察組;年齡:消毒供應室護士年齡在44~55歲,平均年齡(49.21±1.02)歲。對照組;年齡:消毒供應室護士年齡在47~55歲,平均年齡(50.15±1.02)歲。兩組消毒供應室護士各項指標(平均年齡)無差異,兩組護士之間能進行對比(P>0.05)。
排除標準:臨床資料尚未完善的護理人員。
納入標準:10例消毒供應室護士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參與本次研究。
對照組5例消毒供應室護士(分散管理模式)。
分散管理模式:由消毒供應室護理人員在手術室對醫(yī)療器械進行清洗以及包裝,并轉運直至供應室進行滅菌和消毒工作,再由供應室將各個醫(yī)療器械運送直至醫(yī)院指定科室內。
觀察組5例消毒供應室護士(集中管理模式)。
集中管理模式主要是指使用密閉式回收箱對醫(yī)院醫(yī)療器械進行回收,然后對醫(yī)療器械進行分類和登記,統(tǒng)一進行包裝、消毒以及清洗,將其運送直至臨床各個科室,主要以消毒供應中心護士長為主,集合消毒供應中心護理人員進行集中管理模式的討論和學習,探討集中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優(yōu)勢和缺點,對其缺點進行改正,加強消毒供應室護士對集中管理內容學習,加強護理人員的認知,根據院內整體情況,為醫(yī)院消毒供應室制定全面高效的內容和工作制度,其主要包括醫(yī)院各個科室使用器械回收,加強護理人員對職業(yè)防護和感染預防的知識,并定期進行相關考核,護理部主任應定期對消毒供應室護理人員的各項工作內容進行抽檢,主要包括器械保養(yǎng)、滅菌包裝、器械清潔等,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考核和培訓,合理安排醫(yī)療資源,并制定相應的計劃,預防資源重復情況。
對比以及分析觀察組、對照組消毒供應室護士的自我防護意識評分、管理內容、管理模式評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
我院本次研究中均使用SPSS 26.0軟件,將對照組消毒供應室護士以及觀察組消毒供應室護士的自我防護意識評分、管理內容、管理模式評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等指標進行統(tǒng)計,本次研究內容中計數(shù)資料(%)進行檢驗,計量資料(t)檢驗,使用P<0.05表示本次研究中兩組消毒供應室護士對比不同,觀察組、對照組兩組護理人員指標均具有差異。
觀察組消毒供應室護士的自我防護意識評分(90.45±2.01)分高于對照組消毒供應室護士(P<0.05)。見表1。
表1 分析觀察組、對照組消毒供應室護士的自我防護意識評分(±s,分)
表1 分析觀察組、對照組消毒供應室護士的自我防護意識評分(±s,分)
注:觀察組和對照組(消毒供應室護士)相比較P<0.05
?
觀察組供應室護士的管理內容(91.29±1.45)分、管理模式評分(89.42±1.27)分高于對照組消毒供應室護士管理內容(70.25±2.11)分、管理模式評分(69.51±1.28)分(P<0.05)。見表2。
表2 分析觀察組、對照組消毒供應室護士的管理內容、管理模式評分(±s,分)
表2 分析觀察組、對照組消毒供應室護士的管理內容、管理模式評分(±s,分)
注:觀察組和對照組(消毒供應室護士)相比較P<0.05
?
觀察組供應室護士不良事件發(fā)生率20.00%低于對照組供應室護士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40.00%(P<0.05)。見表3。
表3 分析觀察組、對照組消毒供應室護士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n,%)
研究顯示,消毒供應室為醫(yī)院醫(yī)療器械物品消毒中心,由于工作環(huán)境較為特殊,易給護理人員心理和生理造成影響,在常規(guī)分散管理模式下,無先進管理理念,導致消毒供應室護理人員對自身防護不夠重視,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從而引起不良事件發(fā)生,使護理人員安全受到嚴重威脅[3-4]。
通過實施集中管理模式,采用新的管理理念,取得顯著效果,醫(yī)院內消毒供應室和臨床各個科室關系較為密切,其主要工作是為各個科室進行器械發(fā)放、消毒、清理以及回收工作,其工作質量和醫(yī)院管理密切相關,在常規(guī)管理中,易導致清洗消毒不徹底情況,而集中管理模式能有效避免常規(guī)管理中的缺點,能使管理模式精細化和規(guī)范化[5-6]。其管理內容主要是加強護理人員的培訓,通過相關培訓讓護理人員對自身工作具有充分認知,并能在工作過程中意識到潛在的危險,能提升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減少盲目操作引起的傷害,使用集中管理能提升每位護理人員工作效率,能保障規(guī)范流程和統(tǒng)一管理,強化每位護理人員的防護意識。同時集中管理還對消毒供應室相關規(guī)章制度進行完善,由護士長進行抽查,能顯著提升工作質量,能預防病原菌滋生、機器噪音、高溫等危險因素,能提升護理人員職業(yè)防護意識,同時還能消除和減少消毒供應室危險因素,預防不良事件發(fā)生,現(xiàn)如今集中管理模式已經成為臨床消毒供應室首選的管理方式[7-9]。
經研究表明,觀察組消毒供應室護士的自我防護意識評分(90.45±2.01)分高于對照組消毒供應室護士(P<0.05),觀察組供應室護士的管理內容(91.29±1.45)分、管理模式評分(89.42±1.27)分高于對照組消毒供應室護士(P<0.05),觀察組供應室護士不良事件發(fā)生率20.00%低于對照組供應室護士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40.00%(P<0.05)。
綜上所述,通過對消毒供應室護士實施集中管理模式后,取得顯著效果,能提高護理人員的防護意識,值得推廣以及應用。
[1] 倪紅梅.細節(jié)管理模式在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6,13(19)∶182-184.
[2] 朱 潔.集中管理與分散管理對供應室護士自我防護及安全事件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6)∶836-838
[3] 江德芳.護理安全管理模式在消毒供應室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飲食保健,2017,4(14)∶198-199.
[4] 顧 霞.消毒供應優(yōu)質管理模式對降低院內感染率的價值研究[J].心理醫(yī)生,2017,23(12)∶23-24.
[5] Frazer,Anne Cornish,Smyth,JosePhine N., BhuPathiraju,Vishvesh K.et al.SPoricidal ef fi cacy of PH-adjusted bleach for control of bioburden on Production facility surfaces[J].Journal of industrial microbiology &amP;amP;biotechnolo gy,2013,40(6)∶601-611.
[6] 李麗娜.淺談消毒供應中心集中管理基本要求[J].飲食保健,2017,4(21)∶349.
[7] 李海平,李亞新.目視管理在消毒供應室一次性物品庫房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9)∶78-79.
[8] 樊玉紅.品管圈活動在改善消毒供應室手術器械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8)∶125-127.D
[9] Craig Patterson,P.E.,M.ASCE,Anita Anderson,P.E.,Rajib Sinha,P.E.et al.Nanofiltration Membranes for Removal of Color and Pathogens in Small Public Drinking Water Source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2012,138(1)∶4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