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軍
2017年1月17日,光山縣天氣陰冷,道路濕滑。當天,縣委組織部的人來到槐店村,對駐村第一書記張楷之進行年度工作考核,按要求通知黨員和群眾代表25人參加座談,結(jié)果來了46人,70歲以上的老黨員就來了5位。老同志握著張楷之的手說:“你來我們村為大伙做了這么多事情,受了罪了,我們一定要向組織給你說兩句好話?!?/p>
張楷之大學畢業(yè)后做過三年多的村官,時隔多年再回到農(nóng)村,很多工作對他來說并不陌生。在鄉(xiāng)親們眼中,與這位年輕的書記溝通沒有代溝,張楷之接地氣、人實誠、干事扎實。張楷之說,自2015年9月駐村以來,基本就在槐店村安了家。
“不漏一人”
貧困戶程術和今年47歲,家中有5口人。程術和三年前患上嚴重精神疾病,長期住院治療。其大兒子程永生患有小兒麻痹癥,小兒子程福生在讀小學,女兒程萍高中畢業(yè)便輟學在家。家徒四壁,外債累累,家庭的重擔全落在了妻子曹德枝一人肩上。
通過與曹德枝接觸,張楷之感覺她是一位有責任心的女性,對生活沒有失去信心,這一點在張楷之看來比什么都重要,“只要她不放棄,這個家庭就有希望,”張楷之說,因為丈夫和孩子在身邊需要照顧,曹德枝不能外出打工。張楷之就第一時間與附近的槐香園建筑工地聯(lián)系,介紹她去工地打小工,月工資2700元,同時又介紹她在附近一合作社打零工,從事保潔等方面的工作,時間上可以根據(jù)情況自由把握。
同時,張楷之及時聯(lián)系村里的充絨大戶幫帶程萍外出充絨,月工資4000元左右,待充絨技術成熟,工資還可以得到進一步提高。因為程永生已經(jīng)26歲,尚有部分勞動能力,村兩委安排其在村中部分路段從事清掃工作,每月補助800元。2016年,經(jīng)向上級部門申請同意,程術和享受政策兜底保障的同時免除大部分醫(yī)療費用,程永生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2017年春節(jié)期間,張楷之再去曹德枝家走訪時,看見的是收拾干凈整潔的院落和曹德枝滿臉自信的笑容。張楷之相信,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不斷深入,曹德枝的家庭也一定會緊隨脫貧大軍一起步入幸福美好的生活。
張楷之說,與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這種“面上的大事”相比,特困戶脫貧這件看似“小”的事情才是最大的困難。
在精準識別階段和后期不斷深入走訪過程中,他見證了許多貧困家庭,也見證了大多數(shù)貧困戶在政策支持下,先后脫離貧困,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提高。但是還有小部分特困家庭,因為自身發(fā)展動力不足,短時間內(nèi)難以擺脫貧困。他說,幫助這一小部分人口如期脫貧便成了最緊迫的問題,也是必須要解決好的難題。
在脫貧攻堅過程中,面對268戶貧困戶,張楷之采取“把握大多數(shù)、關注一部分、緊盯極少數(shù)”的工作方法,確保全村如期脫貧,不漏一人。
剛到槐店村的時候,張楷之為方便群眾與他取得直接聯(lián)系,不分是否為貧困戶,逐戶走訪座談了解情況,只要是群眾反映的訴求,不管是否與扶貧工作有關,不管事情大小,他都在第一時間幫助協(xié)調(diào)解決好。
農(nóng)村工作有巨細,群眾利益無大小,自張楷之駐村以來,爭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4個,每一個項目的完成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張楷之按步驟、抓節(jié)點,不急功近利,保證了項目建設的進度和質(zhì)量,槐店村基礎設施建設目前走在了全縣的前列。
追求完美
張楷之說,與很多駐村第一書記一樣,他帶著精準扶貧為第一要務駐村的,到村后第一時間想著去做的,就是如何讓貧困群眾富裕起來、讓村域經(jīng)濟發(fā)展起來、讓村莊美起來。然而在經(jīng)過一系列工作之后,發(fā)現(xiàn)計劃好的工作不一定能夠按時實施,規(guī)劃好的藍圖想成為現(xiàn)實困難重重。很多群眾甚至村干部,對精準扶貧政策的理解,還停留在“上項目、給錢物”上,關心最多的是“上面”能給我多少錢,能為村修多少條路、多少口池塘……對“精準”二字不甚了解。
隨著調(diào)研走訪發(fā)現(xiàn),張楷之發(fā)現(xiàn)這些困惑和阻力的背后,最大的問題就在于群眾的認知度、參與度、支持度不高,對政策把握不夠造成的。張楷之對《民生周刊》記者說:“扶貧首先要扶志,不解放貧困戶思想,不從思想源頭上取得幫扶對象的認同,我們的工作就很難開展。”
凡事有得必有失,自2015年9月駐村以來,張楷之基本就在槐店村安了家,雖然離縣城不是很遠,但是工作中紛繁復雜的事情總是讓他忘了時間點,與家人在一起的時間也變得少了。
2016年春,光山縣雨水較多,濕冷的天氣來得突然,張楷之騎著電動車下鄉(xiāng)時常被雨淋透,感冒發(fā)燒也成了家常便飯,妻子在心疼之余,對他說駐村工作是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總是這樣怎能干好工作?之后全家人湊錢給他買了一輛代步車。
岳父和岳母主動承擔起照顧外孫的事情,解除了張楷之的后顧之憂。長輩們有時候看見來自槐店村的報道都看得特別認真,也為張楷之取得一點成績而高興。當張楷之把駐村工作的一些細節(jié)講給他們聽的時候,也都能感同身受。家人不斷囑咐他一定要全力以赴,為困難群眾扎扎實實做些事情。
1985年出生的張楷之,是個追求完美的處女座,遵循傳統(tǒng)又善于創(chuàng)新。在工作中,他注重工作方法,不怕吃苦,每一年新買來的臺歷,他都會在扉頁上寫一行字“各個擊破,循序漸進”,把當天要做的事情都寫在日歷上,一天結(jié)束對照檢查完成情況和存在的不足。遇到比較棘手的工作,他喜歡將任務細化,按環(huán)節(jié)各個擊破、環(huán)環(huán)相扣。日復一日,工作果然也就循序漸進、成效明顯了。每到一個工作崗位上,他都會第一時間查閱工作制度和要求,在遵守一貫工作制度的前提下,結(jié)合當前實際進行創(chuàng)新完善,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張楷之覺得,槐店村目前的發(fā)展狀況就是他性格的最好體現(xiàn),“我追求完美,看不得垃圾遍地、雜亂無章,所以在美麗鄉(xiāng)村建設上下了大力氣?,F(xiàn)在村莊錯落有致,群眾生活舒心,幸福感也極大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