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武
中小學的新學期開始了,整個城市的節(jié)奏都變得不一樣了。一大早,中小學校門口就聚集了眾多家長, 其中約有6成是老年人。開學了,變化的不僅僅是孩子的作息時間,連爺爺奶奶也跟著“開學”了!
退休十多年來,接孫女、孫子是我的一項重要“工作”,一個難以舍棄的“業(yè)余愛好”。
前些年用的是笨重的自行車,近些年“鳥槍換炮”改騎電瓶車了。踏啊踏,騎啊騎,剛剛把孫女(大兒子家的)“帶”上了初中,如今,小孫子(二兒子家的)又離開幼兒園上小學了。我的車輪還要繼續(xù)滾下去。這倒不是兒媳們逼著“要我”去做,而是“我要”去做的。
人說“隔代親”,這話一點兒不假。過去年輕加之工作忙,對自己生養(yǎng)的子女,不知道也沒時間多親熱。老了,閑下來了,子女又大了,慣慣孫輩,是對兒女的補償,也是自身情感的需要。孩子一般白天在學校,夜晚睡覺又在父母處,放學去接接是老人親近孩子的好機會。放學見到家人去接他(她),總要先搖搖小手,喊“老師再見!”然后便像小鳥一般飛到我的身邊,一聲親切的呼喚,一個調皮的觸摸,我的心就像灌了蜜一樣甜。向你“匯報”的在校種種趣聞軼事,又往往讓人忍俊不禁。每天清晨,我們??煽吹铰返郎希皩O子孫女蹦蹦跳、爺爺奶奶挎書包”,這做法雖然不提倡,但那幽默的畫面倒也很溫馨。難怪老伴盡管中午做飯很忙,她往往也要抽時間搶著去帶孫兒,搶著幫孫兒背書包。
在接送學生的隊伍中,除了孩子的媽媽爸爸外,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為最多,即便是曾經當過局長、處長的官兒,時下?lián)碛邪偃f千萬的款兒,他(她)們也和我這坊間老翁一樣喜顛顛地擠在人群中。因為那等待的可是無以替代的天倫之樂呵!
老人接送接送孩子也有一種健身之樂。敝人一向懶于活動。退休寫作,敲起鍵盤便常常不知日月。這對健康極為有害。肩上有了“接孩子”的任務,到時就得離機,就得騎上車飛出去。呵呵,戶外大道,空氣是多么新鮮哪;陽光普照,待在居室哪能有這等享受啊;腳踏雙輪,活動活動兩腿及全身多么舒坦??;等孩子的當兒,與一些“等友”說說笑笑,廣交了朋友,活躍了身心,還能從中搜到一些寫作素材。古人云:勞其行者長壽。我年逾7旬,看上去頂多花甲。這也該鉿“接送孩子”記上一功。
接送孩子,并不僅僅是當“車夫”而已。一路觀察,一路交談,也在一路啟蒙。有什么育人感悟,適時與老伴和兒媳交流,以共同當好孩子的“園丁”和“引路人”。見孩子一天天健康成長,那高興之情更甭說了。
有首老年生活竹枝詞,寫的很生動:“左挎書包右挽孫,按時接送貼身跟;甘做保鏢尋常事,風雨之中立校門?!?/p>
兒媳們怕我多勞累,曾一度勸我“二度退休”,接送孩子另想他法。我說:“你們就不要多慮了。個個集中精力上班,把工作做好。我反正閑著沒大事,精力也可以。能幫你們帶帶孩子,這是你們的福,也是我的福。如真的不能帶了,那反而是壞事了?!彼麄円娢胰绱藞?zhí)著,只好多教育孩子聽爺爺話,不時幫我把車子維護好,叮囑我路上小心再小心,遇到雨雪天,就親自起程,在平日生活等各方面對我也格外關心體貼。一家人過得和和美美,我自整天一個哈哈兩個笑了。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