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經(jīng)魚
中國有句老話,叫“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為什么要聽老人言?因為老人的老,不光體現(xiàn)在年齡,更體現(xiàn)在智慧的古老、經(jīng)驗的老道、洞察世事的深刻。
俗話說,“姜還是老的辣”。因為不聽老人言、不敬老而遭受挫折的例子歷史上有很多。秦晉之戰(zhàn)是一次重大戰(zhàn)役,戰(zhàn)前,秦穆公向秦國一個叫蹇叔的老人咨詢。蹇叔說:“勞動軍隊去襲擊遠方的國家恐怕不行。軍隊遠征,士卒疲憊,敵國再有所防備,就很難取勝。我看還是不要去了?!蹦鹿宦?,出師東征。蹇叔哭著對主帥孟明說:“孟明啊,我看到軍隊出征,恐怕看不到班師回國了?!鼻啬鹿浅I鷼?,對蹇叔說:“你知道什么,我看你早該死了?!比欢鴳?zhàn)爭發(fā)展應驗了蹇叔的話,晉軍在肴擊敗了秦軍。秦穆公后悔當初沒聽蹇叔的話,但也悔之晚矣。
無論深邃還是淺顯,也無論樸實還是雋永,老人言都是情真意切的愛的箴言,是滿滿當當?shù)恼芰?,是口耳相傳的智慧,是我們的祖輩們吃過虧、受過苦、交過了學費后一點點積攢下來的生活經(jīng)驗,是經(jīng)過時光打磨沉淀下來的人生感悟。
老人言,有的古老久遠,是千千萬萬的老人集體智慧的結(jié)晶;有的其實就在當下,就在眼前,就是咱自家老人剛剛說完的熱熱乎乎、余音未了的一席話。
作為兒女,聽老人言是孝道,是智慧,更是福報;不但要聽老人明言開示,更要聽得懂老人無言之言。
老人家也應言傳身教,以身作則。老人家行得端走得正,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用陽光的心態(tài)、無聲的語言教育子女,往往此時無聲勝有聲。天底下不孝父母的孩子常有,而不愛子女的父母少見??嗫谄判?,實是父母舐犢情深;聽老人言,則是兒女孝順之道。
多少人曾在人生路上摔了跟頭后,才悔恨當初沒聽老人的勸;多少人曾在喜獲成功與幸福后,慶幸多虧事先征求了老人的意見。
現(xiàn)在的年輕人有一些太自以為是,以為老人的思想已經(jīng)過時了,殊不知老人言的思想道理是可以穿越歲月、穿透時空的。何況一些老人作為閱盡滄桑、洗盡鉛華后的總結(jié)和思考更深刻,他們的言語不在于久遠,實用即可。
當然,作為老人,也要與時俱進,讓老人言既有年代感又有時代感。尤其要理解兒女和后輩所處的時代環(huán)境和難處,做到大事清楚,小事糊涂;不執(zhí)拗于過時,不差強人意,不過分嘮叨。
“家有一老是個寶”、“遇到長輩智長一輩”。多聽聽老人和長輩們愛的箴言吧,不僅僅因為孝順、尊重,更為了明理、行遠。
聽了老人言,幸福在眼前!
(責編:劉美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