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秋
小孩子的天性是在享受樂趣的過程中學習技能,
可是卻有很多家長錯誤地用競爭意識來捆綁孩子。
臺灣著名主持人陶晶瑩的女兒豆豆今年10歲,正在讀小學,談及對女兒的教育,陶晶瑩大吐苦水。
豆豆的性格比較爭強好勝,在體育課練習體操單杠的時候,老師表揚她表現(xiàn)得很好,如果多加練習肯定能拿第一名。結果從那之后,豆豆只要有時間就不停地練習單杠動作,摔得胳膊和腿上都是瘀青也不喊疼。陶晶瑩很驚訝,她問豆豆為什么要這么拼命地練習?
沒想到豆豆的回答特別簡單,可以得第一名??!陶晶瑩非常不理解,得第一名這么重要嗎?胳膊和腿都受傷了也不在乎?那身體健康不重要了嗎?
為了女兒的身體健康,陶晶瑩開始限制豆豆練習單杠的時間。她不希望女兒小小年紀就在身體上留下什么傷害,畢竟體操單杠比一般運動危險性高,練習疲勞的時候風險系數(shù)會被放大無數(shù)倍。結果期末考試的時候,豆豆的單杠并沒有拿到第一名。對于這樣的結果,陶晶瑩欣然接受,可是豆豆卻無法承受,“哇哇”大哭起來。
陶晶瑩看女兒這么傷心,只好想辦法勸她:“得不得第一名沒有關系,媽媽不是很在意名次?!睕]想到豆豆哭得更傷心了,似乎因為陶晶瑩不能理解她的心情而更難過。這下陶晶瑩傻眼了,她想了半天才說道:“豆豆不要哭了,雖然你沒有得第一名,可是你也很優(yōu)秀,你掌握這個技巧也很熟練,班里還有很多完全不會不及格的同學,你可以幫助他們練習,把你會的技巧教給他們,這樣大家都能學會,不是也很開心嗎?”豆豆聽到這些話才慢慢止住哭泣。
看到女兒的反應陶晶瑩才明白,由于在學校里老師只注重分數(shù),導致孩子們認為只有分數(shù)高才被認可,只有第一名才是被重視的被欣賞的。這不是一種健康的教育方式,應該讓孩子們意識到,學習的過程有很多樂趣,學習的技巧有很多用處,不光是比較高低,還可以幫助他人。
周末陶晶瑩帶豆豆去逛商場,看到商場大廳有鋼琴表演,豆豆站在旁邊看了很久。陶晶瑩問她:“是不是喜歡鋼琴?想不想學著彈?”豆豆使勁兒地點頭。于是陶晶瑩特意找了一位著名的鋼琴老師,給豆豆報名學習。
剛開始豆豆特別積極,每到周末早早就準備好譜子,等著陶晶瑩送她去學習。每次回家后還會不停地講這一天都學了什么,鋼琴是如何有趣。
但是快樂的日子沒過多久,陶晶瑩發(fā)現(xiàn),周末的鋼琴課豆豆不再像以前那么積極了,出門前不是忘帶琴譜就是忘拿水壺,有時候還忘了換鞋。陶晶瑩催促女兒抓緊時間,結果豆豆居然說肚子痛,不想去上課。陶晶瑩只好給老師打電話,這周的課程取消。
打完電話,陶晶瑩去臥室查看女兒的身體狀況,結果發(fā)現(xiàn)她一點肚子疼的跡象也沒有。陶晶瑩很生氣,豆豆明擺著是在糊弄她,故意撒謊!
在陶晶瑩的溫和誘導之下,豆豆這才吞吞吐吐地說出實情。豆豆本來很喜歡上鋼琴課,可是老師每次都布置作業(yè),要大家完成后下周檢查,完成最好的那個人會得到表揚,完成最差的人會被批評。時間一長,豆豆在面對鋼琴老師的時候會緊張得渾身冒汗,她越害怕被老師批評反而越發(fā)揮失常,盡管老師并沒有很嚴厲,可是她自己卻覺得身體不舒服甚至會肚子痛。
陶晶瑩心疼地把豆豆摟在懷里,她沒想到女兒會背負這么大的壓力,小小年紀就像成年人一樣去競爭,去表現(xiàn),這么殘酷的教育方式會令孩子失去學習的樂趣,而這一切她居然到今天才知道。陶晶瑩告訴豆豆:“老師的教育方式如果不適應,媽媽會去和老師溝通,但撒謊是不對的,下次不可以這樣,要直接和媽媽講出來,好嗎?”豆豆認真地點了點頭。
下一個周末,陶晶瑩帶著豆豆一起去上鋼琴課,提前早到了半個小時,她認真地和鋼琴老師交換了意見。陶晶瑩認為,小孩子的天性是在享受樂趣的過程中學習技能,不應該用競爭意識來捆綁孩子。老師認為,學習鋼琴必然要取得證書和等級,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做到最好,爭第一是積極的表現(xiàn),如果不想被淘汰,爭第一有什么錯?陶晶瑩說:“爭第一沒有錯,可如果爭第一是以犧牲心理健康或者身體健康為代價,那它就是錯誤的。學鋼琴可以聽到美妙的聲音這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為什么要讓壓力毀了美好呢?單純地享受,不要什么等級或者證書,我只想要我的孩子快樂,可以嗎?”鋼琴老師沉默了一會兒,最后贊同了陶晶瑩的意見。
現(xiàn)代人被競爭意識壓得喘不過氣來而毫無察覺,很多家長把自己的不正確觀念傳遞到小孩子身上,導致很多孩子成年后性格缺失,能力缺失,最后工作和生活都不順利。為了避免這些問題,作為家長應該反省自己,主動擺脫競爭意識,讓孩子回歸天真,享受成長過程中學習的樂趣。只有孩子們身心健康地成長,整個社會的未來才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