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趙云,高 慧,張銀玲
某三級甲等醫(yī)院護理人員風險感知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陳趙云,高 慧,張銀玲
[目的]調查某三級甲等綜合醫(yī)院護理人員風險感知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為護理人員有效規(guī)避職業(yè)風險、提高執(zhí)業(yè)安全提供科學指導。[方法]采用護理人員風險感知問卷對525名某三級甲等醫(yī)院臨床護理工作人員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護理人員總體風險感知得分為(89.09±17.85)分,處于中等水平;風險感知維度得分較高的項目為職業(yè)暴露風險、身體功能風險和人身安全風險,得分率分別為70.35%,68.40%,66.96%;不同工作年限、科室及學歷的護理人員風險感知得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人員風險感知總體處于中等水平,不同工作年限、科室及學歷可影響護理人員風險感知水平。
護理人員;風險感知;職業(yè)暴露風險;身體功能風險;影響因素
風險感知也稱風險認知,是指個體對外界各種客觀危險的感受和認識[1]。風險感知是影響風險行為的重要因素,風險行為者往往具有較低的風險感知[2]。護理人員的風險感知是指個體對工作環(huán)境中的危機事件的主觀感受和認知[3]。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護理職業(yè)風險不斷增加,受到廣泛關注,但對護理人員主觀感受研究較少。有研究表明:如果缺乏風險感知的敏感性,風險行為將會顯著增多[4]。本研究旨在調查護理人員風險感知現(xiàn)狀,探討影響護理人員風險感知的相關因素,幫助護理人員準確認知職業(yè)風險,增強職業(yè)安全感,同時為進一步改進當前護理風險管理質量提供科學依據(jù)。
1.1 調查對象 采用方便抽樣法,在西安市某三級甲等綜合性醫(yī)院抽取580名臨床護理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被調查護士以匿名方式獨立完成問卷,并現(xiàn)場收回。共發(fā)放問卷580份,回收有效問卷525份,有效回收率為90.52%。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1.2.1.1 一般狀況問卷 包括年齡、性別、工作年限、科室、職稱、學歷、婚姻狀況等。
1.2.1.2 護理人員風險感知問卷 引用張欣唯等[3]編制的《護理人員風險感知問卷》,共28個條目,包括人身安全風險、身體功能風險、職業(yè)暴露風險、社會心理風險、組織因素風險和時間風險6個維度。問卷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從來沒有計1分,幾乎沒有計2分,有時計3分,經常計4分,幾乎總是計5分,得分越高,表示護理人員風險感知程度越大。該問卷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947,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2.2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Epdata 3.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錄入,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統(tǒng)計學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和方差分析。
2.1 護理人員一般資料 本研究共調查525名護士,均為女性,年齡19歲~46歲(27.93歲±4.84歲),工作年限1年~29年(6.14年±4.74年)。詳見表1。
表1 護理人員一般資料(n=525)
2.2 護理人員風險感知水平 護理人員風險感知總分為(89.09±17.85)分,得分率為63.64%,說明護理人員的風險感知水平處于中等水平。風險感知維度排名前3位的分別是職業(yè)暴露風險、身體功能風險和人身安全風險,詳見表2。
表2 護理人員風險感知水平(n=525)
2.3 不同人口學特征護理人員風險感知水平(見表3)
表3 不同人口學特征護理人員風險感知水平(n=525)
3.1 護理人員風險感知現(xiàn)狀 本組護理人員風險感知總分為(89.09±17.85)分,得分率為63.64%,說明護理人員的風險感知總體處于中等水平,與孫蒙蒙[5]的研究結果一致,護理人員感知的風險總體處于可接受水平。護理職業(yè)風險是指護理人員在執(zhí)業(yè)過程中具有一定發(fā)生頻率并由自身承擔的風險,包括經濟風險、政治風險、人身風險等[6]。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醫(yī)療護理的要求越來越高,護理風險伴隨護理過程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過高的職業(yè)風險嚴重影響了護理人員的身心健康和護理服務質量[7]。本研究中護理人員感知的風險處于中等水平,說明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較高,能正確認知風險,做好規(guī)避風險的相關工作;同時也說明該醫(yī)院的護理風險管理工作較到位,護理安全質量較高。
3.2 關注護理人員職業(yè)高風險因素 本組護理人員風險感知得分排名前3位的分別是職業(yè)暴露風險(70.35%)、身體功能風險(68.40%)和人身安全風險(66.96%),說明護理人員對這3項職業(yè)風險的敏感性最高。本次調查中護理人員職業(yè)暴露風險維度得分率最高,究其原因,由于護理人員工作性質的特殊性,常暴露于多種職業(yè)性危害因素中,經常性接觸尖銳醫(yī)用器械,與病人接觸較多,有些病人可能患有艾滋病、乙型病毒性肝炎等隱匿性傳染性疾病,使得護理人員成為職業(yè)暴露的高危人群[8]。雖然各級醫(yī)療機構采取了相應措施對職業(yè)暴露進行預防控制,但效果不太理想,職業(yè)暴露仍是護理人員面臨的最常見的職業(yè)風險之一。研究結果表明:護理人員身體功能風險感知得分率較高。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工作環(huán)境和工作需求的特殊性,身體性因素不可避免地受到威脅,使護理人員受到較大的困擾。繁重的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常常要對病人進行搬運、輸液等護理操作,使身體長期處于某一不良姿勢,引發(fā)腰背部疼痛、頸椎病等骨骼肌肉損傷;由于工作時間比較長,長期站立,靜脈曲張發(fā)生率較高;此外經常性加班,不能按時進餐,暴飲暴食,易患胃腸道疾患;護理人員經常性值夜班,生物鐘被破壞,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受到影響,引起內分泌紊亂而導致月經失調、不良妊娠等職業(yè)性疾病的發(fā)生[9-11],使得護理人員對身體功能風險較敏感。本研究中,護理人員人身安全風險感知得分率也較高,可能是因為近年來國內醫(yī)患矛盾不斷增加,醫(yī)院的惡性暴力事件頻繁發(fā)生,使得護理職業(yè)成為當下國內的高危職業(yè)之一[12]。付欣等[13]對某醫(yī)院精神科護士調查時,有48.6%的護士經常性受到病人的暴力行為;任芬等[14]對山西某三級甲等醫(yī)院的護理人員調查中發(fā)現(xiàn):232名護士在過去1年中有68.1%的遭受過職業(yè)暴力事件;肖潔等[15]在對長沙市某三級甲等醫(yī)院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有63.5%的護理人員在過去1年中遭受過1次或1次以上的工作場所暴力。
3.3 關注護理人員風險感知影響因素 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工作年限的護理人員風險感知得分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工作年限≤5年的低年資護理人員風險感知水平低于其他3組。這與顧嬌嬌等[16]的研究結果一致,隨著工作年限的增長,護理人員職業(yè)風險感知水平明顯增高。分析原因可能是工作年限較長的護理人員臨床經驗較豐富,對護理風險的敏感性較高,更能充分感知到護理工作中潛在的風險及風險危害;且高年資的護理人員大多承擔多重角色,在工作和家庭中肩負的責任較大[17],長期處于勞累和緊張的工作狀態(tài)。低年資護理人員作為護理行業(yè)的新生力量,工作經驗缺乏,掌握的職業(yè)防護等方面知識較少,個人職業(yè)風險意識較為薄弱,敏感性不高,缺乏預見性護理,因此風險感知水平較低。研究結果顯示:急診科和監(jiān)護室的護理人員比其他科室的護理人員具有更高的風險感知??赡茉蚴?,相對于其他科室,急診科和監(jiān)護室護理人員所承受的職業(yè)壓力更大,職業(yè)風險更大。急診科是高風險科室,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大而且工作節(jié)奏快,接待的病人病情緊急危重,家屬的心情也比較急切,一旦病人病情出現(xiàn)意外變化,家屬往往難以接受,將責任歸咎于醫(yī)務人員,易導致醫(yī)療糾紛,由此造成護理人員對護理風險較敏感[18]。監(jiān)護室病人病情多危急,病程長,且往往失去自理能力,護理人員常常處于高負荷的工作狀態(tài);此外病人與家屬長期處于隔離狀態(tài),病人和家屬的緊張、不安和急切的情緒,也給護理人員造成了一定的思想負擔,這種長期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使得護理人員風險意識提高。研究結果還提示,不同學歷的護理人員風險感知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護理人員的學歷越高,感知到的職業(yè)風險水平也明顯增高。隨著學歷水平的提高,護理人員受到護理風險的教育也越多,對臨床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風險具有較高的認知,所以高學歷護理人員的風險感知水平也相對較高。
本研究初步探討了護理人員風險感知的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結果提示:風險感知會受到個人因素的影響,不同工作年限、科室及學歷可影響護理人員風險感知水平。面對職業(yè)中的風險,我們不應談之色變,而要積極應對,定期進行護理風險教育,提高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明確護理人員的風險感知,有助于護理人員準確認知職業(yè)風險,提高自我保護能力,避免職業(yè)危害,從而降低職業(yè)危害對護理人員造成的傷害;同時有助于護理管理者掌握護理人員的風險傾向,為制訂防范護理人員職業(yè)風險的措施提供有效信息參考。
[1] 謝曉非,徐聯(lián)倉.風險認知研究概況及理論框架[J].心理學動態(tài),1995,3(2):17-22.
[2] Lalou R,Piche V,Waitzenegger F.Migration,HIV/AIDS knowledge,perception of risk and condom use in the senegal river valley[J].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Population,2007(6):171-194.
[3] 張欣唯,曹郭蕾,許志敏,等.護理人員風險感知問卷的編制[J].護理研究,2010,24(7A):2353-2355.
[4] Baumgartner SE,Valkenburg PM,Peter J.Assessing causality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olescents’ risky sexual online behavior and their perceptions of this behavior[J].J Youth Adolescence,2010(39):1226-1239.
[5] 孫蒙蒙.手術室護士對職業(yè)性危害的風險感知現(xiàn)狀研究[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4,18(3):306-308.
[6] 戴青梅.護理職業(yè)風險研究現(xiàn)狀與化解機制[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8):90-92.
[7] 皮英,王練.ICU護理職業(yè)風險因素及管理對策探討[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5,31(20):3201-3203.
[8] 童書蓉,黨桂寧.臨床護士職業(yè)暴露現(xiàn)狀分析與防護對策[J].護理管理雜志,2016,16(1):45-46.
[9] 孔燕,于桂玲,于晶,等.護理人員職業(yè)性腰痛防護的研究現(xiàn)狀[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9):1112-1115.
[10] 賀滟,程麗佳,王婷,等.臨床護士下肢靜脈曲張的現(xiàn)狀及預防調查[J].解剖學研究,2015,37(4):284-286.
[11] 張利.杭州市三級甲等醫(yī)院夜班護士功能性胃腸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D].杭州:浙江中醫(yī)藥大學,2015:11-16.
[12] 于義梅,殷海燕.遭受醫(yī)院暴力事件護士的職業(yè)倦怠及離職意愿分析與對策[J].護理學報,2016,23(16):75-77.
[13] 付欣,任海靖,劉紅,等.精神科護士暴力行為防范知識與技能[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10):1507-1508.
[14] 任芬,王斌全,武婷.護士工作場所暴力與工作滿意度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6,30(7B):2547-2548.
[15] 肖潔,熊鈺,沙丁冉,等.長沙市護士工作場所暴力的現(xiàn)況調查[J].醫(yī)學信息,2015,28(32):110.
[16] 顧嬌嬌,李葆華,侯淑肖.北京市社區(qū)護士職業(yè)風險感知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2):91-93.
[17] 楊眉舒,蔡樂,崔文龍,等.云南三級甲等醫(yī)院護士職業(yè)壓力與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相關研究[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5,42(13):2341-2342.
[18] 王彩,陳永惠,張偉.合肥市某三級甲等綜合醫(yī)院急診科護士自我效能感與職業(yè)倦怠感的相關性研究[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18):1-3.
(本文編輯范秋霞)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urses’ risk perception in a third grade A hospital
Chen Zhaoyun,Gao Hui,Zhang Yinling
(Nursing College of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Shaanxi 710032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quo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urses’ risk perception in a third grade A hospital,so as to avoid occupational risks of nursing staff and provide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improving the safety of the practice.Methods:A total of 525 clinical nurses were investigated by adopting risk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 for nurses.Results:The overall score of rick perception of nursing staff was 89.09±17.85 point,which was at medium level.Higher dimensions of risk perception included occupational exposure risk,physical function risk and personal safety risk.The scoring average was 70.35%,68.40% and 66.96% respectirely.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isk perception scores among nurses with different working years,departments and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P<0.05).Conclusions:The risk perception of nurses was at medium level,and different working years,departments and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could effect the level of risk perception.
nursing staff;risk perception;occupational exposure risk;physical function risk;influencing factors
陜西省社發(fā)攻關項目,編號:2016SF-275。
陳趙云,助教,碩士研究生在讀,單位:710032,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yī)大學護理學院;高慧單位:710075,西安高新醫(yī)院;張銀玲(通訊作者)單位:710032,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yī)大學護理學院。
R197.323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08.009
1009-6493(2017)08-0929-03
2016-09-21;
2017-02-12)
引用信息 陳趙云,高慧,張銀玲.某三級甲等醫(yī)院護理人員風險感知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研究,2017,31(8):929-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