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源 史宏宇 肖岳 潘利肖 陳原
[摘 要]當今大學校園內自行車停放雜亂無章,相關的配套服務設施也不完善,被盜事件時有發(fā)生,廢舊自行車處理不善,大量破舊自行車被遺棄,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作為大學生短距離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自行車停放與規(guī)劃尤為值得關注和重視,這不僅要求考慮校園內相關建筑的布局情況,還應與人文因素相結合進行系統(tǒng)的完善和設計。為解決校園自行車目前存在的諸多問題和發(fā)展城市綠色交通,采用自行車實名制、空間合理配置以及App軟件的引入等多種創(chuàng)新方法,來解決校園自行車的停放問題,以高科技手段解決了以往存在的弊端。
[關鍵詞]校園自行車停放;智能自行車停放裝置;億人驛車App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6.196
1 引 言
大學校園內,自行車已成為大學生出行的最主要交通方式之一。但也導致了一系列與自行車相關的嚴重問題。從國外看,不同的國家對于自行車停放問題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荷蘭、丹麥和德國等為自行車出行劃定了大量的專用道。同時,也提供了充足的自行車停放設施,將公共交通與自行車交通進行整合設計[1],使得自行車在城市交通系統(tǒng)中與機動車有同等的地位。日本將自行車的停放設施與城市地下通道、城市公共環(huán)境等進行綜合考慮和探討[2],對自行車的停放設施做了相應的規(guī)劃。
當前國內自行車停放主要分為平面停放和多層停放兩種形式。前者主要有卡位式和螺旋式兩種,后者是在前者基礎上將自行車的停放架進行改造,變?yōu)殡p層自行車停放架,使自行車的停放趨于立體化、自動化、智能化和美觀化,從而能節(jié)省大量的可使用空間,提供更多的自行車停車位,可使其空間資源利用最大化。但在校園里,多層停放方式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尤其在上下課高峰時期,由于課間時間較短,同學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存取車輛,這會帶來嚴重的擁堵問題。
所以,從大學校園統(tǒng)一規(guī)劃的視角思考自行車停放、交通、安全等問題,提出自行車停放要與景觀、建筑、綠色和人的行為模式相結合的設計方法。從校內自行車的停放問題入手,采用實地調查、問卷調查的方法,以北京工業(yè)大學校園內的自行車規(guī)劃與停車位設計為例,以期解決目前高校內自行車停放雜亂無章、被盜現象嚴重等問題。
2 校園自行車停放現狀
自行車已然在校園生活中成為主要的代步工具,停車規(guī)劃、停車安全等現實問題得到了在校學生的關注。在校期間,通過實地考察北京工業(yè)大學校園內主要建筑前的自行車停放現狀,發(fā)現自行車停放雜亂無章,占用了過多空間且“僵尸車”[3]盛行。因此,解決校園內自行車停放問題尤為重要。
2.1 自行車違規(guī)停放
在校園內存在諸多不規(guī)范自行車停車現象。這些現象包括自行車擺放雜亂無章、未停放在指定區(qū)域(如:停放在出入口前或者人行過道上)這兩大類。相對于自行車擺放整齊的情況,相同數量的自行車,擺放得雜亂無章將占用過多的公共資源,造成不必要的空間浪費;自行車未停放在指定區(qū)域將造成交通的擁堵與混亂。例如北京工業(yè)大學的10號、11號宿舍樓的中央,自行車停放占用人行過道,造成通行不便,如圖1所示。
2.2 “僵尸車”盛行
畢業(yè)生在離開母校時,并沒有帶走自行車,大量的“僵尸車”存在影響了校園的美觀?!敖┦嚒笔⑿械默F象在北京工業(yè)大學的2號宿舍樓的北側極其明顯,如圖2所示。
3 數據調研與分析
為掌握北京工業(yè)大學目前自行車停放規(guī)劃的現狀以及在校師生的看法,進而采用調查問卷的方法進行一系列的調查,以助于校園自行車停放規(guī)劃的設計更符合師生的需求。在此次問卷調查中,共發(fā)放300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263份,被調查者中包含225名在校學生以及38名教職員工。
3.1 自行車的最終去向問題
58%的被調查者在校園內有自行車丟竊記錄。這說明學校安保部門應進一步落實和優(yōu)化自行車的安保與管理,防止社會閑雜人員偷竊。15%的畢業(yè)生選擇將自行車遺留在校內,隨著時間的積累會占用校園內其他自行車停放位置,因此“僵尸車”的問題需要馬上解決。
3.2 自行車停放問題
87%的被調查者認為自行車的停放對自己生活產生影響,其中22%的被調查者認為嚴重影響了自己的出行。進一步調查得出60%的被調查者認為宿舍樓下的自行車停放雜亂現象最為嚴重,其次是教學樓旁和食堂旁。對現在校園內的自行車停放做出一個合理的規(guī)劃是亟須解決的,須著重規(guī)劃一下宿舍樓下和教學樓周圍。自行車停車規(guī)劃可以從停車場地太少、學校管理不嚴、停車場地設置不合理這三個方面入手進行調整。
3.3 被調查者對校園自行車重新規(guī)劃的看法
50%的被調查者認為北京工業(yè)大學的停車規(guī)劃應該重新規(guī)劃,25%的被調查者認為校內的停車區(qū)域應該派專人進行管理。加強對自行車使用者的思想教育、制定嚴格的處罰措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現在自行車停放混亂的情況。79%的被調查者希望校園中安裝智能停車系統(tǒng)來解決現存的自行車停放弊端問題。
4 實地考察情況分析
如圖3所示北京工業(yè)大學自行車違規(guī)停放主要出現在以下四個地方:住宿樓、教學樓、辦公樓、食堂。
4.1 住宿樓
1號宿舍樓違規(guī)停放車輛的比例高達100%。在實地考察中發(fā)現,由于場地有限,1號宿舍樓前根本沒有規(guī)劃自行車停車位,只有南側一面可以停放自行車。大部分同學都將自行車直接停放在草坪上,破壞環(huán)境。2號宿舍樓自行車停放相對比較規(guī)范,違規(guī)車輛僅占停放車輛的18%。2號宿舍樓的南北兩側均設有圓籠式停車設施,大部分同學將自行車停放在規(guī)定位置。
4.2 教學樓
一教、二教的違規(guī)停放車輛分別占停放車輛總數的18%、22%。因為在其四周都安裝了圓籠式的停車設施,只有個別的同學因為時間緊等原因,將自行車就近放在教學樓的出入口處。在上、下課高峰的時候,對同學們的出行造成影響。對于三教前的自行車停放,有近一半的自行車停放都是違規(guī)的,根據實際調查情況得知三教側面雖然停車位較多,但是使用量較少,很多停車架都是空的,而三教正面存在大量違規(guī)停車現象,相當數量的自行車停在臺階前,干擾同學們正常進出教學樓。四教剛剛建好不久,還沒有設置停車位設施,所以同學們都將自行車較隨意地停放在各個出入口兩側,顯得十分混亂,停放車輛均為違規(guī)停放車輛。
4.3 辦公樓
辦公樓主要是研究生學習、老師辦公的地方,當初規(guī)劃自行車停車設施數量較少。由于缺少停車設施保護,在夏季風大時,大部分的自行車都會被吹倒。隨著研究生數目的增多,再加上本科生偶爾過去學習,經管、人文、信息樓、交通樓、知行樓現有的停車設施可以說是供不應求,違章停放車輛占全部停放車輛的一半左右。而主樓的違章停放車輛的比例高達100%,雖停車相對規(guī)范,但是依舊嚴重影響教職員工的出入。
4.4 食堂
食堂前停車設施較少,加上用餐時間較緊,許多人沒有將自行車放在食堂的規(guī)劃區(qū)內,違規(guī)停放車輛數占全部停放車輛的42%。這些違規(guī)停放的自行車對于其他進出食堂用餐的師生造成一定的不便。
5 智能自行車停放系統(tǒng)
根據上述北京工業(yè)大學校園內自行車停放目前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了自行車停放區(qū)域的重新規(guī)劃、自行車鎖的優(yōu)化設計以及億人驛車App的制作。此外,為了能夠更加利于在校師生的使用,還增設了自行車停放場所的照明和雨棚裝備,使整個系統(tǒng)得到進一步優(yōu)化。
5.1 智能自行車停放裝置設計
該自行車停放裝置將單臺自行車占地面積按2m×0.6m計[4],雨棚最低端高約2.5m。在此列出的停放方式為單向排列。在用地面積比較緊張的時候,可以采取雙向錯位的排列方式。
(1)車鎖設計。自行車車主只需在停放自行車時,使用億人驛車App中的掃碼功能掃描位于車柱上的二維碼,打開其對應的車鎖,將自行車推進車道即可將車鎖住。取車時,同樣使用億人驛車App中的掃碼,待車鎖自動打開以后,將自行車移出車位。
(2)照明設計。為了方便夜間自行車車主存放車輛,特意在車柱上設置了照明燈。
(3)雨棚設計。在智能自行車停放裝置上方設置雨棚,避免自行車在雨天被淋濕,可以減少由于車體生銹而造成的不必要的自行車維修或者報廢情況。
5.2 億人驛車App
為實現自行車停放實名制以及智能化停車的目的,根據用戶需求,設計并開發(fā)自行車管理客戶端:億人驛車App實現了綁定車鎖并存車、查找車鎖信息、解鎖以及賬戶信息功能。
(1)綁定車鎖并存車。登錄賬戶,使用客戶端掃描與車鎖一一對應的二維碼,發(fā)送綁定請求到服務器,將車鎖與賬戶綁定(若車鎖處于已綁定狀態(tài)則駁回請求)。服務器發(fā)送命令解鎖特定車鎖,存入自行車。車鎖鎖好后向服務器發(fā)送確認信息。
(2)查找車鎖信息??蛻舳讼蚍掌髡埱髷祿?,服務器響應請求返回相應數據。在后臺可以查出自行車停放時間和位置,及時對“僵尸車”進行處理。
(3)解鎖??蛻舳税l(fā)送解鎖請求到服務器,服務器發(fā)送命令解鎖車鎖。取出自行車后鎖好車鎖,電子鎖向服務器發(fā)送確認信息。服務器解除車鎖與賬戶綁定,并向客戶端發(fā)確認信息。
(4)修改賬戶信息。使用客戶端修改賬戶密碼等信息。
參考文獻:
[1] 約翰·普切爾,拉爾夫·比勒,孫苑鑫.難以抵擋的騎行誘惑:荷蘭、丹麥和德國的自行車交通推廣經驗研究[J].國際城市規(guī)劃,2012,27(5):26-42.
[2] 杜守帥,過偉敏.日本自行車停放設施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5(10):68-71.
[3] 趙麗娜.經年累月不挪 面目破敗不堪 活人治不了“僵尸車”? [J].特別關注,2013(5).
[4] 劉平,鄧衛(wèi).自行車公共停車場規(guī)劃設計探討[J].交通科技與經濟,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