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秀
王懷隱,北宋醫(yī)學(xué)家。宋州睢陽(現(xiàn)河南商丘)人。初為道士,精通醫(yī)藥。太平興國(976—984年)初奉詔還俗,為尚藥奉御,后遷翰林醫(yī)官使。
有一天雨后放晴,王懷隱便到后院查看晾曬的中藥材,發(fā)現(xiàn)新購進一堆小麥,便問伙計說:“這些又瘦又空的蛀小麥,何人送來?”伙計回答:“是城南張大戶送來的?!彼f什么,忽見來了一位急癥病人,那病人的丈夫?qū)ν鯌央[懇求說:“王先生,我娘子近來不知何故,常常發(fā)怒,有時哭笑無常,整日心神不寧,有時甚至還傷人毀物,今請先生施恩,為她除病驅(qū)邪!”
王懷隱切了切那婦人的脈,又問了幾句病情,捋須笑道:“不必驚恐,此乃婦女臟躁癥也。”言畢,信手開了一方,上書:甘草、小麥、大棗三味藥,意用漢末醫(yī)圣張仲景《金匱要略》中的良方“甘麥大棗湯”,治療婦女更年期出現(xiàn)的精神與心理方面的癥狀。那漢子持藥扶病婦臨行時,又補充一句病情:“先生,我差點忘了,她還常常夜間出汗,汗液常濕透衣衫呢?!蓖鯌央[點頭答道:“嗯,知道了,先治好臟躁癥再說吧?!?/p>
五日后,那婦人偕丈夫樂滋滋地來拜謝王懷隱,感激地說:“先生救苦救難的大德,我們夫婦終生難忘。真是藥到病除,不愧為杏林名醫(yī)呀!”王懷隱關(guān)切地問:“今天再來治盜汗癥?”那婦人笑道:“不必了,已一并痊愈了?!蓖鯌央[暗自思忖,難道甘麥大棗湯也有止盜汗的作用?后來,他有意以此方又治了幾個盜汗癥病人,由于是用的成熟飽滿的小麥,結(jié)果均不見效,他大惑不解,于是查閱唐代藥王孫思邈的《千金要方》,想尋求答案。正當這時,店堂小伙計與張大戶的爭吵聲驚動了王懷隱?;镉嬍治找话褟埓髴羲蛠淼男←溦f:“這樣的小麥我怎能收?你別以為做藥就可以將就些,這癟麥子你拿回去吧!”王懷隱聽罷,憶起上次那婦人所用的小麥就是張大戶送來的癟麥子,于是急忙上前道:“張老兄,你這麥子是……”未等先生說完,張大戶便紅著臉訴出了實情:“這是漂浮在水面上的麥子,我舍不得丟棄,估計大概可以治病用,因此送來了?!蓖鯌央[聽罷,從中似乎悟出了什么,便吩咐伙計:“暫且收下吧,另放一處,并注明‘浮小麥三個字?!?/p>
后來,王懷隱用浮小麥試治盜汗、虛汗癥,果然治一個好一個,便逐漸認識到浮小麥的效果。太平興國三年,他與同道好友王祜、鄭奇、陳昭遇潛心研究張仲景的醫(yī)著,合編成《太平圣惠方》一方,并將浮小麥的功效記入該書。
從此,“浮小麥”一藥便流行于世,并為歷代醫(yī)家治用至今。
浮小麥為禾本科植物小麥干癟輕浮的穎果,也就是在淘洗小麥時浮在水面上的部分。浮小麥以質(zhì)硬,斷面白色,粉性,氣弱,味淡,無異味者為佳。收獲時,揚起其輕浮干癟者,或以水淘之,浮起者為佳,曬干。生用,或炒用。
中醫(yī)認為,浮小麥味甘,性涼,可入心經(jīng),能止汗。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說,浮小麥能“益氣除熱,止自汗盜汗、骨蒸虛熱、婦人勞熱”。人在炎熱的夏季運動和吃飯時出汗是正?,F(xiàn)象,而且可以通過出汗達到調(diào)節(jié)體溫、代謝廢物的目的,但如果總是出虛汗則屬病態(tài),必須按汗病治療?!侗窘?jīng)逢原》言其“能斂盜汗”。所以,補虛斂汗以浮小麥為宜。大棗有補心血、安心神之功,加大棗同煮,可明顯增強小麥養(yǎng)心斂汗,寧心安神之效。
很多人有睡夢中出汗的癥狀,輕癥的患者并沒有不適感,因此多數(shù)人都不在意。這種汗液偷偷外泄的癥狀,實際上就是盜汗。治療盜汗不僅能夠使用藥物,食療效果也是不錯的。浮小麥作為治療盜汗的食材之一,也有著明顯的療效。
浮小麥的功效與作用
自汗、盜汗:本品甘涼入心, 能益心氣、斂心液;輕浮走表,能實腠理、固皮毛,為養(yǎng)心斂液,固表止汗之佳品。凡自汗、盜汗者,均可應(yīng)用??蓡斡贸唇寡心诇{(diào)服。治氣虛自汗者,可與黃芪、煅牡蠣、麻黃根等同用,如牡蠣散(《和劑局方》);治陰虛盜汗者,可與五味子、麥冬、地骨皮等藥同用。
骨蒸勞熱:本品甘涼并濟,能益氣陰,除虛熱。治陰虛發(fā)熱,骨蒸勞熱等癥,常與玄參、麥冬、生地、地骨皮等藥同用。
浮小麥與小麥,兩者均能益氣、養(yǎng)心、除熱,然前者走表,除浮熱止汗力強,故對骨蒸及其盜汗用之較多,后者益氣養(yǎng)心,除煩止渴,臟躁、心煩不安、消渴之癥用之較多。
治療盜汗的食譜
浮小麥紅棗煎:取浮小麥、紅棗各15克,水煎。每日1劑,睡前半個小時服用。浮小麥性甘,味咸、涼,具有除虛熱、止汗的功能,還有補心、止煩、除熱、利小便的作用。紅棗被稱之為百果之王,味甘,性溫,有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的功效。李時珍曾用紅棗治療脾虛弱、食少便溏、氣血虧虛等疾病。浮小麥配上紅棗,對付盜汗、自汗的效果倍增。
黑豆浮麥湯:取黑豆50克,浮小麥30克,蓮米15克,紅棗10枚,冰糖30克。先將黑豆、浮小麥分別淘洗干凈,鍋內(nèi)加水適量,用小火煮至黑豆熟透,去渣取汁,然后用藥汁煮洗凈的蓮米和紅棗,煮至蓮米爛熟時放入冰糖溶化,起鍋后即可食用。每天1劑,分2次吃完,適宜于陰虛盜汗者。
二生龍麥湯:生黃芪、生牡蠣、煅龍骨、浮小麥各60克,五味子、生甘草各10克。共研細末,每次服3~5克,每日服2~3次。本方具有益氣止汗的功能,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治療體虛多汗、食欲不振等癥。浮小麥30克,大棗30克,或加糯稻根30克,青桃干6克,或加茯苓、麥冬各10克,水煎服。治盜汗、虛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