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鵬飛,劉秋萍,白 陽
(金堆城鉬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金屬分公司,陜西 西安 710077)
目前,工業(yè)生產(chǎn)鉬粉多采用兩段還原法,一段還原以MoO3為原料,氫氣為還原劑,產(chǎn)品是MoO2,二段還原以MoO2為原料,氫氣為還原劑,產(chǎn)品是Mo,反應方程式分別如下:
還原設備采用平四管還原爐,有五個加熱溫區(qū)。氫氣逆向流動,從平四管還原爐出料端流向進料端,在進料端通過回氫管將氫氣引入水封箱,使用水封方式保持爐管內(nèi)氫氣壓力穩(wěn)定,同時多余氫氣通過水封箱進入氫氣回收系統(tǒng)循環(huán)使用[1]。相對于二段還原而言,一段還原工藝溫度較低,所以通常稱一段還原使用的平四管還原爐為低溫爐。
圖1 滴水料成因示意圖Fig.1 The cause of the dripping material
圖2 MoO3和MoO2物料圖Fig.2 The products diagram of MoO 3 and MoO2
工業(yè)生產(chǎn)過程中,在一段還原階段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滴水料,一段還原反應過程生成大量水,在氫氣中以水蒸氣形式存在。氫氣通過回氫管路并在其頂端形成冷凝水,推舟氣缸推力作用下產(chǎn)生震動將水滴滴入料舟中(如圖1所示),在原料MoO3表面形成凹坑(圖 2(a)),經(jīng)過還原后,產(chǎn)品 MoO2表面凹坑硬化,形成體積約有4~5 cm3的滴水料結塊(圖2(b));二是MoO2板結,一段還原反應為放熱反應,反應過程受料層厚度、溫度、氫氣流量等因素影響,工業(yè)生產(chǎn)中低溫爐三溫區(qū)與四溫區(qū)實際溫度超出工藝設定溫度約100℃以上,生產(chǎn)出的MoO2易產(chǎn)生板結(圖2(c))。MoO2形成滴水料和板結料對產(chǎn)品危害極大,不僅造成篩上物增加,降低鉬粉的成品率,而且影響鉬粉質(zhì)量[2]。因此,MoO2研究主要通過設備的改造及還原工藝的優(yōu)化,消除MoO2滴水料及板結料,生產(chǎn)出松散、無板結、顆粒大小均勻的MoO2。MoO2篩上物大量減少,間接提高了鉬粉的成品率,并對鉬粉質(zhì)量提升有所幫助[3]。
因設備原因,氫氣在低溫爐中逆向流動,氫氣從5溫區(qū)流向1溫區(qū)。一段還原反應過程產(chǎn)生大量的水,水以氣態(tài)隨氫氣流動,通過1溫區(qū)時溫度為350℃左右,再通過外置于常溫下的回氫管路(圖3(a)),因溫度差異,回氫管路頂端形成的冷凝水落入料舟形成圖2(a)可見的凹坑,這種凹坑經(jīng)過低溫爐還原結成硬塊,形成滴水料,如圖2(b)所示。
理論情況下,MoO3還原為MoO2的過程中,開始反應溫度為400℃,而劇烈反應溫度為500~550℃之間,所以在450~650℃之間MoO3完成向MoO2的轉變,這一轉變一般在550℃之前完成,若550℃時反應未結束,易熔中間氧化物會在550~600℃熔化,使物料熔化結塊[4]。原工藝設定5個溫區(qū)的溫度從低向高逐步遞增,目的是為了防止局部集中放熱造成的MoO3熔化結塊,緩慢加熱,讓反應緩慢進行。原設備條件和工藝溫度下,在實際生產(chǎn)過程中,氫氣中水汽凝結,低溫爐內(nèi)氫氣純度較高,這樣加速了MoO3還原生成MoO2的反應,并且3區(qū)和4區(qū)實際溫度在550~650℃之間,處于MoO3-MoO2系(或可能是Mo4O11-MoO3系)低熔點共晶體的熔點之間,這種低熔點共晶體的熔點是550~600℃[5],低熔點共晶體融化,在料層中出現(xiàn)液相,形成MoO2料層板結。如圖5(a)所示,可以看出MoO2成片狀團聚,有熔融的趨勢,顆粒大小不均。
采用高純MoO3為原料,利用低溫平四管爐將MoO3進行一段還原為MoO2,然后繼續(xù)利用高溫平四管爐將MoO2進行二段還原為Mo,還原后的鉬粉于SHZ-2000自雙型雙錐混料機進行混料,最后進行成品包裝。采用KYKY 2800B型掃描電鏡觀測粉末形貌。對回氫管道豎管部分和管頭部分進行保溫處理,保溫材料是型號為LYGX-422的高鋁陶瓷纖維毯,其厚度均為4~6 cm。
在回氫管道豎管部分和管頭部分進行保溫處理?;貧涔艿镭Q管部分及管頭部分使用保溫材料進行包裹,再包裹上薄鋁塑板,最終的改造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回氫管道包裹前后對比圖Fig.3 The comparison diagram of the hydrogen pipeline before and after a package
對平四管爐一段還原階段的工藝溫度進行合理調(diào)整。具體還原工藝還原爐溫度調(diào)整前后對比見表1所示。從表1可知,原工藝一段還原階段中設定的5個溫區(qū)溫度從低到高緩慢遞增;改進后的工藝是在一溫區(qū)先設定一個較高溫度,對MoO3進行預處理,然后溫度再從二溫區(qū)開始從低到高逐漸升溫,完成一段還原。
表1 平四管還原爐溫度調(diào)整前后對比Tab.1 Comparison of the temperature adjustment of four pipe reduction furnace
對回氫管路進行保溫處理。氫氣通過回氫管道時保持接近1溫區(qū)的溫度,隨氫氣流動的水保持氣態(tài),不會因溫度差異而在頂端冷凝,因此生產(chǎn)出的MoO2無滴水料(如圖4),滴水料得以消除。
圖4 制備的無滴水料MoO2Fig.4 Products of molybdenum dioxide without drip feed
原工藝溫度設定為逐溫區(qū)遞增,后一溫區(qū)比前一溫區(qū)溫度高50~100℃。因為該還原反應屬于放熱反應的原因,生產(chǎn)中此工藝第3和第4溫區(qū)實際溫度比設定溫度高100℃左右,所生成的MoO2有板結現(xiàn)象。新工藝中設定的1溫區(qū)溫度與3溫區(qū)接近,而2溫區(qū)設定溫度最低。實際生產(chǎn)中,放熱發(fā)生在第5溫區(qū),第5溫區(qū)的實際溫度比設定溫度高20℃,所生成的MoO2無板結現(xiàn)象。設備改造和工藝調(diào)整前后制備的MoO2掃描電鏡圖如圖5所示。
圖5 MoO2掃描電鏡圖Fig.5 SEM image of molybdenum dioxide
經(jīng)過設備改造和工藝調(diào)整后,一方面氫氣所含水分沒有冷凝而是被設備封在爐管里,相當于對氫氣進行加濕,氫氣純度下降。使用水含量高氫含量低的氫氣作為還原劑進行一段還原,有效地避免反應失控過熱,使反應速度變緩,能消除局部集中放熱造成的MoO2板結問題[6]。另一方面,工藝調(diào)整后,前三區(qū)溫度較低為預熱區(qū),4溫區(qū)和5溫區(qū)為主反應溫區(qū),而實際生產(chǎn)中反應是集中在5溫區(qū)進行,反應區(qū)大大縮短,反應放熱而不至于過熱。
經(jīng)過以上的設備改造和工藝優(yōu)化,消除了MoO2滴水料和板結料,同時從圖5(b)掃描電鏡照片中也可看出,MoO2顆粒大小比較均勻,團聚明顯減少。
將改造前后所生產(chǎn)的MoO2隨機取16個樣品做篩上物比例對比,由圖6可以看出改造后篩上物比例大幅度減少。根據(jù)文獻[7]中化學氣相遷移原理,MoO3的分解是通過生成中間氣態(tài)遷移相來完成的,所以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反應過程中氫氣中水蒸氣含量越少,氣體反應物在固體產(chǎn)物中的擴散速度就比較快,致使整個反應速率也過快,溫度漂移也快,造成MoO2板結嚴重,過篩率也比較低;通過對設備的簡單改造及工藝的調(diào)整,對爐內(nèi)的氣氛有所改變,也就是氫氣中水蒸氣含量逐漸增加,氣體反應物在固體產(chǎn)物中的擴散速度就比較緩慢,反應速率隨之減緩,溫度漂移也減緩,生產(chǎn)的MoO2也比較松散,無結塊,所以篩上物少了,相應過篩率就比較高。
圖6 MoO2篩上物比例對比Fig.6 The comparison diagram of molybdenum oxide sieve
圖7(a)為設備改造前的MoO2生產(chǎn)的鉬粉,從圖中可以看出鉬粉顆粒不均勻,小顆粒比較多,團聚也比較嚴重。圖7(b)為設備改造后的MoO2生產(chǎn)的鉬粉,從圖中可以看出,鉬粉顆粒大小比較均勻,團聚明顯減少,鉬粉質(zhì)量得到提升[8]。
圖7 鉬粉掃描電鏡圖Fig.7 SEM image of molybdenum powders
通過對回氫管道豎管部分和管頭部分進行保溫處理,以及對低溫爐工藝進行優(yōu)化后,消除了MoO2滴水料和板結料,并且生產(chǎn)的MoO2比常規(guī)方法生產(chǎn)的MoO2松散,顆粒大小均勻;MoO2篩上物減少,提高了最終產(chǎn)品鉬粉的成品率;同時鉬粉顆粒大小比較均勻,團聚明顯減少,鉬粉質(zhì)量得到改善。且設備改造及工藝優(yōu)化的整個過程簡單易操作,適合工業(yè)化生產(chǎn)。
[1] 向鐵根.鉬冶金[M].第2版.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9:249-252.
[2] 楊銀輝,翟傳鑫,段素紅.稀土鉬合金的制備與性能研究[J].鑄造技術,2014,35(7):1444-1446.YANG Yinhui,ZHAI Chuanxin,DUAN Suhong.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rare earth [J].Foundry Technology,2014,35(7):1444-1446.
[3] 李 晶,安 耿,劉仁智.鉬粉形貌對濺射靶材微觀組織的影響[J].中國鉬業(yè),2014,38(1):50-49.LI Jing,AN Geng,LIU Renzhi.The effect of molybdenum powder morphology on microstructure of molybdenum sputtering targer[J].China Molybdenum Industry,2014,38(1):50-49.
[4] 趙寶華,朱 琪,王 琳,等.鉬及鉬復合材料理論與實踐[M].西安:西北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13.
[5] 陳 成,肖江濤,劉振華,等.二氧化鉬板結影響后續(xù)生產(chǎn)的研究[J].中國鉬業(yè),2017,41(3):57-58.CHEN Cheng,XIAO Jiangtao,LIU Zhenhua,et al.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molybdenum dioxide hardening on subsequent process[J].China Molybdenum Industry,2017,41(3):57-58.
[6] 劉秋萍.MoO3-MoO2氫還原過程中的速率控制 [J].中國鎢業(yè),2012,27(5):25-28.LIU Qiuping.Rate control of the MoO3-MoO2reduction process of hydrogen[J].China Tungsten Industry,2012,27(5):25-28.
[7] 徐克玷.鉬的材料科學與工程[M].第1版.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14:42-48.
[8] 付靜波,張 曉,莊 飛.松比大、純度高、球形團聚鉬粉制備工藝研究[J].粉末冶金工業(yè),2013,23(5):9-10.FU Jingbo,ZHANG Xiao,ZHUANG Fei.Research on agglomerated spherical molybdenum power wth high apparent density and high purity[J].Powder Metallurgy Industry,2013,23(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