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公司辱華事件在中國輿論圈鬧得沸沸揚揚,德國民眾和媒體又是怎樣看待的?13日,《環(huán)球時報》記者和一位德國媒體同行聊了聊。
這位同行不愿意透露姓名和供職機構,因為他覺得這是兩國間“挺敏感的一件事”。但他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他問了幾名德國同行,如他所料,對方“根本就不知道這個辱華T恤事件”。這名媒體人說,以往德國發(fā)生過類似事件,但基本不太會引發(fā)德國媒體和公眾關注。
“由于有言論自由的保護,德國人平時說話沒有太多顧忌,如果出了什么問題,自會有法律來追究,Spreadshirt公司在道歉信中也正是以這個理由為自己辯解。所以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別說一家公司,甚至一些出名的政客也會說出一些讓大部分人很難接受的話,普通人更是想什么就說什么。更何況這只是一家很小的公司,連中國業(yè)務都沒有,又屬于個人言論,所以不太會有人關注這件事情,更不會有官方的介入。有些民眾甚至可能認為,這就是個玩笑而已,至于有這么大反應嗎?”
面對這樣一個答案,記者有些不甘心,追問道,如果德國民眾知道了這件事,又會有什么看法呢?這位同行想了想說,德國公眾的想法很多元,“但我想如果他們得知了這件事,大部分主流人群肯定會覺得不妥當。”他表示,對于涉種族主義的言行,德國大眾的道德批判相當嚴厲?!安贿^事情還有另一面,那就是德國民眾在反感種族主義的同時也非常反感民族主義,尤其反感政府出面的民族主義?!?/p>
在《環(huán)球時報》記者看來,此次的辱華風波并非孤立事件,當中德經貿關系越來越緊密時,德國公眾對中國的印象卻似乎并未好轉。2014年,英國廣播公司做了個全球范圍的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中國人對德國持中立或正面看法,但德國人對中國持負面看法的占76%,比日本還高3個百分點。
這位同行解釋說,這主要是因為德國民眾始終對中國懷有警惕心理?!叭斩褡灞緛砭褪蔷栊院芨叩拿褡澹麄儗θ魏问虑槎际窍瓤簇撁娌笠耘u,然后經過觀察確認你不是他想象的那樣后,才開始信任你,而這個過程非常漫長。要知道,德國人不僅對中國人這樣,對其他國家甚至對自己人,也這樣。所以德國人對中國的負面印象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
“此外,中國的變化太快了,德國似乎有點跟不上。他們對中國的理解嚴重滯后,大部分人對中國處在怎樣一個經濟發(fā)展水平,人民的收入情況和想法,民眾對政府的支持程度,都完全不了解。所以他們對中國的理解會偏負面,始終有中國很落后、政府執(zhí)政方式不現(xiàn)代、老百姓飽受壓迫這些印象?!?/p>
這位德媒記者說,在2008年的奧運會和2010年的世博會之后,德國輿論對中國的關注度在下降。一方面是因為歐洲自身遇到前所未有的政治與經濟困局,另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的發(fā)展和變化與西方許多國家的政府和媒體想看到的不一樣,“某種程度上,中國讓西方‘失望了。西方人所期待的中國經濟改革會帶來政治變革并沒有出現(xiàn),他們期待中國年輕一代在互聯(lián)網大潮之下會成長得更為西方化也沒有出現(xiàn)?!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