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杰
(解放軍第一五三中心醫(yī)院東區(qū)檢驗科,河南鄭州450000)
雌二醇、孕酮、抗HCG抗體聯(lián)合檢測在不孕癥診斷中的應用
楊 杰
(解放軍第一五三中心醫(yī)院東區(qū)檢驗科,河南鄭州450000)
目的探討雌二醇(E2)、孕酮(P)、抗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抗體聯(lián)合檢測在不孕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2015年我院收治的不孕癥患者50例(觀察組),另選取我院婚檢的健康女性50例(對照組),同時根據(jù)觀察組血清抗HCG檢測結果將觀察組分為抗HCG陽性者和抗HCG陰性者。采用ELECSYS2010電化學發(fā)光儀檢測E2、P水平,對比兩組以及陰性者和陽性者E2和P水平。并寫出用什么方法檢測的。結果觀察組E2、P水平較對照組明顯下降,組間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抗HCG抗體陽性率為42.9%(30/70),抗HCG陰性者E2、P水平明顯高于抗HCG陽性者,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血清抗HCG抗體會導致E2和P水平下降,進而導致分泌期子宮內膜分泌不足,最終導致不孕。E2、P、抗HCG抗體聯(lián)合檢測在不孕癥診斷中具有重要意義。
不孕癥;分泌激素;雌二醇;孕酮;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不孕癥是婦科常見的一種疑難病癥,在我國發(fā)病率為7%~10%,發(fā)病原因復雜,研究顯示,女性激素水平與不孕癥的發(fā)生密切相關,其中孕酮(P)和雌二醇(E2)是女性月經(jīng)周期和妊娠過程中重要的性激素[1]。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對妊娠黃體分泌P、E2具有維持和刺激作用,若體內產生HCG抗體,那會造成HCG不足,致胚胎早期發(fā)育停止,進而導致流產。因此,抗HCG抗體是導致不孕的重要原因。本文選擇我院2015年收治的70例不孕癥患者,均進行血清抗HCG抗體、P、E2檢測,探討三者聯(lián)合檢測在不孕癥診斷中的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5年解放軍第一五三中心醫(yī)院收治的不孕癥患者70例(觀察組),均經(jīng)性激素水平檢測、B超、CT檢查確診,符合ESHRE/ASRM中的相關診斷標準[2]。年齡28~38歲,平均(31.7±2.5)歲,平均體重指數(shù)(27.6±1.1)kg/m2。排除標準:⑴先天性腎上腺皮質腺增生癥;⑵甲狀腺功能異?;颊?;⑶輸卵管阻塞患者;⑷未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或不同意本次研究者。另選取我院婚檢的健康女性50例(對照組),年齡21~39歲,平均(32.8±2.9)歲,平均體重指數(shù)(28.2±1.5)kg/m2。兩組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觀察組70例患者中血清抗HCG檢測陽性者30例,抗HCG陰性者40例,對比陽性、陰性組E2和P水平。
1.2 檢驗儀器羅氏公司ELECSYS2010電化學發(fā)光儀。
1.3 檢驗方法兩組均于卵泡期空腹抽靜脈血3.0ml,靜置30min后,以2000r/min的速度離心10min,分離血清,采用ELECSYS2010電化學發(fā)光儀檢測E2、P水平??笻CG抗體(上海士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ELISA)法測定。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分析本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x±s)表示,組間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E2、P水平比較觀察組E2、P水平較對照組明顯下降,組間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E2、P水平(x±s)
2.2 抗HCG陽性、陰性者E2、P水平比較抗HCG抗體陽性率為42.9%(30/70),抗HCG陰性者E2、P水平明顯高于抗HCG陽性者,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2。
表2 抗HCG陽性組和陰性組E2、P水平(x±s)
導致不孕的病因多且復雜,首要的病因診斷依次是排卵障礙、精液異常、輸卵管異常、不明原因的不孕、子宮內膜異位癥和其他免疫學不孕[4,5],其中因內分泌失調導致的不孕癥發(fā)病率最高,約占48.4%[6]。內分泌激素六項(FSH、LH、PRL、T、E2、P)是臨床常用的測定女性內分泌失調相關疾病。E2和P是由性腺分泌的兩種性腺類固醇激素,在妊娠的維持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7]。大多數(shù)女性經(jīng)末期發(fā)生功能性溶黃體,導致黃體產生孕酮的功能喪失,當孕酮濃度水平達到最低時,未徹底溶解的黃體具有分泌孕酮的潛能,使孕酮濃度升高[8]。郭娟等[9]的研究表明,對186例育齡婦女進行對比后發(fā)現(xiàn),其中106例不孕癥患者雌二醇、孕酮檢測水平明顯低于80例正常育齡婦女,與本研究的結果相似,這說明患者卵巢功能減低,可能與黃體功能不足,卵巢功能早衰有關。臨床研究表明[10],隨著黃體功能不足,機體分泌孕酮水平下降,導致子宮內膜發(fā)育不良甚至不發(fā)育,或是腺體與基質發(fā)育不同步而出現(xiàn)不孕。這也說明E2、P水平下降與子宮內膜分泌期分泌不足而導致不孕密切相關。
HCG是由α和β二聚體的糖蛋白組成,是由胎盤的滋養(yǎng)層細胞分泌的一種糖蛋白,HCG具有卵泡刺激素和黃體生成素的功能,可以維持月經(jīng)黃體的壽命,促進月經(jīng)黃體增大而成為妊娠黃體,同時還可以促進雄激素芳香化轉化為雌激素,同時刺激孕酮形成,為助于為胚胎的著床創(chuàng)造條件。此外,HCG抗體還會直接針對滋養(yǎng)層細胞,使HCG分泌不足而引起胚胎早期發(fā)育停止,進而導致流產[10]。同前言部分一樣,未描述產生抗體后的結果及危害。
本研究中,抗HCG抗體陽性率為42.9%(30/ 70),抗HCG陰性者E2、P水平明顯高于抗HCG陽性者,差異有顯著性,P<0.05;觀察組E2、P水平較對照組明顯下降,組間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這提示我們引起不孕的原因可能是抗HCG抗體導致的生殖激素水平紊亂,與楊曉珊等[11]的報道一致。此外,不孕癥患者卵巢功能減退,可能與先天發(fā)育不全或卵巢功能早衰密切相關。
綜上所述,血清抗HCG抗體會導致E2和P水平下降,進而導致分泌期子宮內膜分泌不足,最終導致不孕。因此,雌二醇、孕酮、抗HCG抗體聯(lián)合檢測在不孕癥診斷中具有重要意義。
[1]焦路陽,郭慶合,魯廣建.孕酮、雌二醇聯(lián)合抗HCG抗體在不孕癥檢測中的臨床價值[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2,39(19):5079-5080.
[2]馮國芹.雌二醇、孕酮、抗HCG抗體聯(lián)合檢測在女性不孕癥診斷中的意義[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24):251-252.
[3]劉琦,姚莉萍,屠鳳娟.抗HCG抗體、雌二醇和孕酮聯(lián)系檢測在女性不孕癥中的臨床意義[J].醫(yī)學研究雜志,2007,36(6):114-115.
[4]吳建偉.不孕癥患者98例血清性激素6項檢測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1,10(10):781-782.
[5]張麗霞,馬振亞,張靜.不孕癥患者血清孕酮水平與妊娠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12):44-45.
[6]郭娟,王英華.三維超聲對不孕患者子宮內膜容受性的評價[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2):123-125.
[7]劉衛(wèi)平,吳侃倪,谷秀芹.258例不孕癥患者的自身免疫抗體檢測結果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1,24(3):1161-1162.
[8]王娟,呂玉珍,陳美英.生殖激素測定在女性不孕癥中的價值[J].醫(yī)藥論壇雜志,2006,27(14):52-53.
[9]郭娟,王英華.三維超聲對不孕患者子宮內膜容受性的評價[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2):123-125.
[10]楊安寧,劉娟,斑榮欣.地屈孕酮與黃體酮治療黃體功能不全型先兆流產的臨床效果探討[J].中外醫(yī)療,2016,36(9):112-113.
[11]楊曉珊,陳澤微,李格寧,等.性激素六項檢查在女性不孕癥診斷中的臨床意義[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1,29(2):169-170.
R271.14,R446.62
A
1674-1129(2017)01-0096-02
10.3969/j.issn.1674-1129.2017.01.031
2016-09-05;
2016-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