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明艷 (重慶市江津區(qū)陳獨秀舊居陳列館 402260)
博物館講解員講解技巧淺論
任明艷 (重慶市江津區(qū)陳獨秀舊居陳列館 402260)
在我國,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需求也越來越強烈,我國推行博物館惠民政策、實施博物館免費開放以來,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博物館,作為博物館與社會大眾之間橋梁的講解員,也因此被推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上。講解員的講解服務質量,不僅體現(xiàn)著一個博物館的積淀與檔次,也昭示著一個城市、一個地區(qū)乃至一個國家的文化建設成就,講解員成為了地區(qū)文化宣傳的名片。本文從講解的表情、儀態(tài)、語言、措辭等方面闡述了講解員在講解服務中的各種技巧,以期拋磚引玉,供博物館從業(yè)者參考。
博物館;講解員;講解技巧
目前,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文化軟實力的提升,重視對本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博物館作為民族歷史文化的記錄者,在文化建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在博物館中,搭建著文物與社會大眾之間橋梁的講解員,更扮演著文化傳播的重要角色,其服務質量直接地標示著一個博物館在社會大眾心目中的檔次。“免費開放為博物館帶來了越來越多的觀眾,博物館的講解員必須提高自身專業(yè)素質,才能更好地完成宣傳教育工作?!?為此,筆者現(xiàn)結合自身經(jīng)驗,談一談自身對博物館講解服務技巧的淺薄之見,以就教于方家。
游客在聽取講解時,首先會仔細觀察講解員的形象、氣質、儀態(tài),從而對講解員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這是游客對整個講解過程的第一印象。有了第一印象之后,游客才會把注意力投向講解內容。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印象良好,游客就更愿意配合,接下來的講解工作就會更加順利,事半功倍,反之,印象不好,講解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因此,講解員在講解過程中應當做到表情自然親切,儀態(tài)端莊優(yōu)雅,行為舉止與博物館格調一致,從而讓游客在舒適的氛圍中學到知識,受到啟發(fā)。
(一)表情大方,善用眼神
筆者發(fā)現(xiàn),在講解過程中,很多講解員都忽略了對表情的運用。簡單地說,講解員的表情應當自然、大方,面帶微笑,莊重而不生硬,自信而不傲慢。講解員切忌面無表情或表情冷漠,否則會使游客產(chǎn)生抵觸情緒,這樣一來,講解工作就難以展開;講解員也不能靦腆緊張,否則會使游客跟著緊張,或者懷疑你的專業(yè)能力。
另外一個很容易被講解員所忽視的技巧是對眼神的運用。其實眼神在講解中的作用非常關鍵,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一名優(yōu)秀的講解員可以用眼神抓住他的游客,讓他們感到被關注、被尊重,從而認真地傾聽講解。講解員的眼神運用是有一定的章法可尋的,絕非毫無目標的東張西望。一般說來,講解員應當按照這樣的順序依次關注聽取講解的游客:先看前排最中間的一個游客,然后依次是左一、右一、左二、右二、左三、右三,就這樣逐漸向兩邊推進;看完兩邊,再看前后,從前往后逐排推進,直至兼顧到所有游客,使每一名游客感受到你的關注。需要注意的是,從左邊一個看向右邊一個、以及從前邊一個看向后邊一個時,不宜采取跳躍式的看法,而忽略掉中間的游客,而是應當用目光輕輕掃過中間人群,有一定過渡,這樣便會顯得較為自然。
(二)站姿標準,抬頭挺胸
講解員的站姿應當有氣勢,抬頭挺胸,收腹提臀,兩臂自然下垂,手成半握拳狀態(tài),也可兩手交疊相握,放于腹部。女性宜站小丁字步,男性可站V字步,或平行步,雙腳分開的寬度不宜超過兩肩。站立時身體應略微前傾,下巴微收,兩眼平時前方,講解過程中,如果不是為了指示展板、文物,或者進入下一個景點,不要隨意挪動雙腿,否則會分散游客的注意力。
(三)走姿優(yōu)雅,側身避臀
講解員的走姿應當從容、自然,要根據(jù)展板或展品的位置自然移步,行走動作不宜生硬、刻板,幅度不宜太大。行走過程中,講解員要做到頭擺正,肩放平,上身挺直,重心放在腳掌。引領游客過程中,講解員要盡量避免以自身的臀部面對游客,因為臀部面對游客,會使游客產(chǎn)生被拋棄感,對游客也不夠尊重,因此,講解員應當盡量采用倒退或側身的行走方式引領游客。展線上的走步看似簡單,實則需要下大功夫不斷練習數(shù)步數(shù)、找站位等等,反復地練習,才能做到習慣成自然,才能步伐如行云流水,優(yōu)雅從容。
(四)手勢有力,五指并攏
講解員在指示展品時,應當手指伸直,五指并攏,手掌與前臂在同一條直線上,上臂與前臂還要保持一定彎度,手臂適當用力。上臂不可夾的太緊,否則會給人以局促感,同時也不要離開腰部太多,否則會喪失優(yōu)雅感。在不指示展品時,講解員的手臂則應當自然下垂,手半握拳放于褲中線位置。
(五)著裝規(guī)范,女性淡妝
著裝是一門學問,是一個人身份、修養(yǎng)的外部反映。得體的著裝可以揚長避短,大大提升一個人的魅力指數(shù)。博物館講解員在著裝方面,應當做到簡潔莊重,符合商務禮儀,與博物館的整體風格相協(xié)調,并盡量突出博物館的主題。女性講解員應當化淡妝,應當盡量少佩戴或不佩戴首飾。
(一)發(fā)音標準,吐字清晰
講解員應當使用普通話進行講解,并且發(fā)音標準,吐字清晰,聲音洪亮,充滿自信。無特殊情況,一般不用方言講解,遇有外國游客時,講解員可視情況用外語講解。由于講解員工作的特殊性,博物館在選拔講解員時,應當要求對方取得相應的普通話水平等級證書,同時可考慮吸納播音主持專業(yè)及博物館相關專業(yè)人員加入講解隊伍,確保講解隊伍的專業(yè)素質基礎。講解員應當每天做口腔操以及發(fā)聲練習,以便鍛煉口唇肌肉力量,提升表達能力。
(二)語速適中,快慢結合
做一名合格的講解員,僅僅普通話過關是不夠的,講解的語速也至關重要。講解員的語速太快,會使游客反應不過來,無法及時理解聽到的內容,但游客又往往不好打斷講解,在這種情況下,游客就會產(chǎn)生緊張、焦慮的情緒。反過來,講解員的語速太慢,則會影響講解的進度,一般而言,一場講解控制在40分鐘之內較為科學,語速太慢要么超時,要么虎頭蛇尾。恰當?shù)淖龇ㄊ窃谡Z速適中的基礎上快慢結合,對于本館的重點、特色及游客普遍感興趣的部分,可以仔細講、慢慢講,其它部分則可適當加快速度講。
(三)語氣溫和,富含感情
所有人都希望被關愛與尊重,人們對于他人對待自己的態(tài)度十分敏感,而語氣就是一個人態(tài)度的直接體現(xiàn),所以講解員要十分注意講解的語氣。平易近人、飽含熱情的語氣,會讓游客感到如浴春風、溫馨愉快,而拒人千里、冷漠高傲的語氣,則會使游客產(chǎn)生不愉快甚至抵觸的情緒。筆者在某地參觀旅游時,曾聽過當?shù)匾幻┪镳^講解員的講解,這名講解員的普通話很標準,講解的內容也沒有什么問題,但是聽他的講解卻備受折磨。這是為什么呢?因為他在講解中眼睛上翻,表情冷漠,昂首闊步,姿態(tài)高傲,且沒有與游客的任何互動,他的講解完全是例行公事,游客自然感到備受冷落,所以沒等講到最后,游客們就基本上跑光了。
(四)語調優(yōu)美,音量適中
人的耳朵總是喜歡聽到悅耳的聲音,這就如同鼻子之于花香,舌頭之于美食,眼睛之于美景,后者總是會給前者帶來美好的感受。優(yōu)美而富有磁性的聲音可以將一場講解演奏得如同一支優(yōu)美的樂曲,從而使整場講解倍上檔次?!敖?jīng)過相關培訓,正確地使用嗓音能夠對講解感染力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2因此,每個講解員都應不斷地嘗試發(fā)聲練習,以求找到自己最悅耳的聲音。除了聲音要悅耳外,語調的高低和音量的大小也很關鍵。一成不變的語調會讓游客產(chǎn)生厭倦情緒,過大的音量也會讓游客感到不適。因此,講解員在講解過程中應當根據(jù)講解內容的需要,讓自己的音調高低變換,聲音虛實結合,情感有張有弛。
(一)言簡意賅,準確流暢
對于講解員來講,講解詞是整個講解活動的基礎,講解詞的撰寫對講解效果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一份好的講解詞應做到內容全面,準確恰當,緊扣展板,通俗易懂,且語言流暢,便于講解。講解詞應有較強的內在邏輯性,便于講解員理解、記憶,也便于游客消化、吸收。另外,講解詞應多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以便增強游客的代入感。串詞是講解詞中起連接作用的內容,串詞的撰寫也不可忽視。串詞可以將不同展廳、不同板塊的內容巧妙地銜接起來,從而使得講解自然過渡,不留空白。
(二)不同群體,分類講解
針對不同群體,如一般散客、社會團體、專家教授、高校學生、少年兒童、外國友人等,講解員應當適當調整講解內容,以便適應不同游客的需要。講解員要對各類講解詞反復研讀,融會貫通,做到熟練講解、靈活應對。
(三)積累問題,充實講解
講解員在講解過程中,會經(jīng)常遇到游客提出的各種問題,對于游客詢問較多的問題,講解員在耐心回答后,還應認真記錄下來,便于日后將這些問題整理加工,融入講解詞,從而使講解的內容更加豐滿。
(四)繁簡得當,突出亮點
講解詞應有重點和亮點。對于游客普遍熟知的常識性內容,講解員可以略講,對于本館的特色內容及游客感興趣的內容,講解員則應詳細講解;沒有重點、泛泛而談的講解詞必然是失敗的。
除了專業(yè)講解素質,一名合格的講解員還要嚴守職業(yè)操守,筑牢道德底線,這是做一名合格講解員的基本前提。其次,講解員要熱愛講解事業(yè),只有從內心熱愛講解,才會主動鉆研業(yè)務,不斷提高講解水平和服務水平。最后,講解工作是面向社會大眾的服務工作,難免會遇到一些突發(fā)狀況,講解員應當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處事技巧,能夠妥善處理各類突發(fā)事件,并及時向有關領導匯報。
文化事業(yè)的繁榮,離不開作為歷史見證者的博物館事業(yè)的發(fā)展,而博物館的服務水平的提升,又離不開講解員的宣傳推廣?!爸v解員是博物館的‘活百科全書’,作為講解服務主體,扮演著重要角色,在社會公眾與博物館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講解員作為溝通社會大眾與博物館間的橋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博物館應當重視對講解員的培養(yǎng)工作,建立起講解員發(fā)展的長效機制,定期組織講解員學習培訓,豐富其專業(yè)知識,鼓勵講解員參加各類講解大賽,鍛煉講解員的綜合素質。此外,博物館應當建立適當?shù)募顧C制,對于表現(xiàn)突出的講解員給予相應的獎勵和提拔,增強其職業(yè)認同感和榮譽感,提高其講解的積極性,以此帶動整支講解隊伍的蓬勃發(fā)展,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氛圍,為博物館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注釋:
1.陶婷婷.淺談博物館講解員的專業(yè)素質[J].大眾文藝,2010(11):167-168.
2.石斯妮.博物館講解服務的特點與技巧分析[J].藝術文化交流,2013(2):267.
3.董軍農,董志宏,王建軍,王靜.提升博物館講解員講解服務技巧的有效對策[J].大眾文藝,2015(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