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智維
尚未脫貧的僅有15戶,共計28人,韋店集村今年將從貧困村名單中出列。
韋店集村,縣級貧困村,隸屬河南省虞城縣稍崗鎮(zhèn)。2015年8月13日,時任《人民日報》政治文化部編輯、記者的時圣宇來到這里,成為一名駐村扶貧第一書記,同時兼任稍崗鎮(zhèn)黨委副書記。
談及韋店集村扶貧工作,時圣宇說:“目前村里的絕對貧困人口很少,絕大多數(shù)都是相對貧困,下一步重點是解決好貧富差距問題?!?/p>
2月13日,記者在他的宿舍看到一份《韋店集村2017年重點工作計劃》。在新的一年中,他要帶領全村干20件事:完成道路兩側提升改造,圍村林改造,垃圾處理系統(tǒng)建設……
從改變村貌做起
初到韋店集村時,時圣宇心里咯噔一下:基礎怎么這么差?村小學年久失修、濟民溝危橋斷裂、道路坑坑洼洼……
“當時看到村里小學條件和我上學時一樣,心里非常難受?!睍r圣宇回憶說,學校教室里連電燈都沒有,窗戶上的玻璃甚至沒有一塊完整的,孩子們不僅需要自帶桌、椅,還要帶塑料布糊窗戶。
韋店集村,共有495戶、2160人,由8個自然村組成。時圣宇被選派到這里時,該村當時有貧困戶134戶、貧困人口470人。
經過走訪摸底后,時圣宇總結出了韋店集村的“四貧”:
基礎貧,橋、路、小學等基礎設施落后;思想貧,許多村民安于現(xiàn)狀,缺乏敢闖敢干的精神;人才貧,村干部缺乏強有力的帶領能力,村內缺乏致富帶頭人;金融貧,村民貸款難,發(fā)展缺乏啟動資金。
從改變村容村貌開始,村民們記住了這位80后第一書記。
初到村時,時圣宇籌款近90萬元,對村民反映最迫切、意見最集中的一條主要道路進行重新修建,4米寬、2.3公里長。后來,又對其他道路進行整修。截至采訪時,共修路約6公里。
此外,為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時圣宇帶頭規(guī)劃建設一座文化廣場,包括戲臺、文化活動室和圖書室等;協(xié)調9萬元對村小學進行修繕,加固整修門窗;村旁的一座危橋,也得以重修。
提及時圣宇,韋店集村村支書杜愛華對這位搭檔連用了三個詞:厲害!厲害!厲害!
“時書記雷厲風行,說干就干,而且?guī)ь^干。工作十余年來,有這種認真態(tài)度的人此前從未遇到?!睂@位相伴一年多的搭檔,他評價說。
一心一意謀產業(yè)
由于兩個年幼的孩子無人照顧,32歲的杜紅旗不能出外打工,前幾年是村里的貧困戶。
去年6月,在時圣宇的鼓勵下,他投入8萬元建起兩個蔬菜大棚?!爸耙蚕敫牲c事,但苦于沒有資金?!倍偶t旗說,建大棚的8萬元中有一半是扶貧貸款,時書記又幫忙借了3萬元,等見了收益再還他。
如今,種蔬菜的同時,杜紅旗還能兼顧兩個孩子。
在韋店集村,蔬菜大棚種植已超過200畝。只要有空余時間,時圣宇就會去蔬菜種植基地,挨個大棚查看、詢問。
在時圣宇看來,脫貧必須要有產業(yè)支撐。除了蔬菜種植外,韋店集村的脫貧產業(yè)項目還有黑小麥種植、果樹種植和肉蛋鴨養(yǎng)殖等。
此外,虞城縣是中國鋼卷尺城,而且主要產地集中在稍崗鎮(zhèn),稍崗鎮(zhèn)每年鋼卷尺產量占全球的65%。政府通過有意識地引導,發(fā)展五金、量具加工等產業(yè)解決了部分貧困戶的就業(yè)。
在產業(yè)扶貧方面,時圣宇在謀劃一盤更大的棋。入村之初,他就在推動打造韋店集村“十里畫廊”。據(jù)介紹,該項目由商丘市一諾生態(tài)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與稍崗鎮(zhèn)韋店集村共同投資建設,預期投資2億元。項目包括農業(yè)生態(tài)園、特色果園、開心農場、水上樂園、生態(tài)餐廳、生態(tài)老年公寓等。建成后,將成為豫東地區(qū)最大的集觀光農業(yè)、鄉(xiāng)村旅游、文化體驗為一體的休閑基地。
在前期的建設中,已經讓很多村民通過務工增收,實現(xiàn)脫貧致富。據(jù)介紹,平時每天少則十幾人,多時數(shù)十人。今年62歲的張勇鋒,是附近村的貧困戶。夫妻二人均在此務工,每年可增收一萬多元,去年實現(xiàn)脫貧。
從帶動村民脫貧致富的角度,該項目更大的潛力在未來。“貧困戶通過土地租賃、土地入股等形式加入該項目,可帶動500多貧困人口就業(yè)。”時圣宇說。
做好當家人
和做記者相比,時圣宇目前的工作變得更忙。對他的采訪,基本是在行車途中進行,并不時被村民的電話打斷。
“年前忙時,一上午接48個電話?!睍r圣宇說,村民打電話多是有事所求,而作為老百姓的主心骨,他們找你是出于信任。作為一個外來人,村民如此信任和認可,確實令我很感動。
以前做黨建記者,時圣宇采訪過很多村支書。如今,他成了一村百姓的主心骨,貧困群眾領路人?!斑@種角色轉變并不容易?!彼寡?,做記者時,主要是觀察和評判,只需要關注做得好不好?有沒有前景?而作為一個村的當家人,對生活在這里的百姓負有直接責任。要關心他們能不能吃飽穿暖?能不能過得起年?
不僅要完成脫貧任務,更要建立脫貧、致富,防返貧的長效機制。經過摸索、總結,時圣宇創(chuàng)立了脫貧致富“十步工作法”。
具體包括:精準識別找潛力、依托市場選項目、科學規(guī)劃重效益、致富帶頭選強人、自籌貸款相結合、技術支持找靠山、一戶一策明白人、保險托底不返貧、基層黨建做后盾、齊心協(xié)力奔小康。
黨建記者出身的時圣宇深知,“給錢給物,不如給個好支部?!?/p>
成立村務委員會和村民監(jiān)督委員會,選拔優(yōu)秀的年輕人,培養(yǎng)村班子后備干部隊伍;由德高望重的老人、老村干部、群眾代表、鄉(xiāng)(鎮(zhèn))干部、司法人員共同組成“公道會”,監(jiān)督村務工作,履行“村級法院”職責,確保實現(xiàn)四議兩公開,確保村內矛盾不上交。
“2017年實現(xiàn)全面脫貧,人均收入提高至4000元以上?!边@是時圣宇之前定下的目標?!胺鲐毠赃@項工作確實難,但正是有這些困難才能體現(xiàn)出我們共產黨員的意義和價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應做出努力和應有的貢獻?!彼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