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16年,臨沂推進“三年扶貧攻堅行動計劃”,實現29萬貧困人口脫貧、256個貧困村摘帽。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掛貧困地區(qū)群眾,尤其重視革命老區(qū)扶貧開發(fā)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考察足跡遍及西柏坡、臨沂、古田、遵義等革命老區(qū)。
革命老區(qū)山東臨沂是沂蒙精神的發(fā)源地,戰(zhàn)爭時期八路軍第一縱隊、115師司令部、新四軍軍部、華東野戰(zhàn)軍總部曾長期駐扎于此,沂蒙兒女為中國革命做出巨大貢獻,但與很多老區(qū)一樣,貧困問題始終困擾著臨沂干部群眾。
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期間專門前往臨沂,看望革命老區(qū)群眾,叮囑當地干部,讓老區(qū)人民過上好日子,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繼續(xù)加大對革命老區(qū)的支持,形成促進革命老區(qū)加快發(fā)展的強大合力。
3年多來,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鼓舞著當地干部群眾,一場脫貧攻堅的“孟良崮戰(zhàn)役”在臨沂打響,“摘窮帽”與“拔窮根”并舉,臨沂貧困人口數量連年下降。剛剛過去的2016年,臨沂又有29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加大對革命老區(qū)的支持
臨沂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沂蒙根據地人民擁軍支前,奮勇參軍,10萬名勇士壯烈犧牲,涌現出一大批先鋒模范人物。
2013年11月25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前往位于臨沂的華東革命烈士陵園,向革命烈士紀念塔敬獻花籃,參觀沂蒙精神展,聽取沂蒙地區(qū)革命戰(zhàn)爭歷史介紹,并會見了當地先進模范和當年支前模范后代代表。
參觀沂蒙精神展時,習近平總書記說,我一來到這里,就想起了革命戰(zhàn)爭年代可歌可泣的崢嶸歲月,在沂蒙這片紅色土地上,誕生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兒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親、沂蒙紅嫂的事跡十分感人。
在展廳,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了“沂蒙母親”王換于孫女于愛梅等模范人物。他說,這次來沂蒙就是看望老區(qū)人民,重溫沂蒙精神。革命勝利來之不易,主要是黨和人民水乳交融,黨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為人民謀解放,人民跟黨走,無私奉獻。沂蒙精神要大力弘揚。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fā)揚光大?!?/p>
臨沭縣曹莊鎮(zhèn)朱村有913戶,2726人,黨員81名。革命戰(zhàn)爭年代,朱村村民踴躍參軍,1939年成立了臨沭縣最早的黨支部。
2013年11月2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親切看望了朱村83歲的“老支前”王克昌。坐在沙發(fā)上,總書記詢問老人,家里有幾畝地、搞柳編能掙多少錢、還有什么困難?
聽說老人家里生活有了改善,習近平總書記叮囑當地干部,讓老區(qū)人民過上好日子,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繼續(xù)加大對革命老區(qū)的支持,形成促進革命老區(qū)加快發(fā)展的強大合力。
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讓老區(qū)人民過上好日子”,習總書記的囑托鼓舞著當地干部群眾,一場脫貧攻堅的“孟良崮戰(zhàn)役”打響。
1995年,臨沂在全國18個連片貧困地區(qū)中率先整體脫貧,2004年,在全國革命老區(qū)中臨沂率先實現了GDP過千億、人均過萬元。但是,地處魯西的臨沂仍有數十萬貧困人口,被列為山東全省扶貧工作重點市。
但同時,臨沂扶貧開發(fā)工作一直走在山東前列。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4年10月,臨沂共有貧困村990個、貧困戶45.2萬戶、貧困人口89.3萬人。但2016年7月的統計數據顯示,臨沂貧困人口總數已經降至44.2萬人。
而剛剛過去的2016年,臨沂推進“三年扶貧攻堅行動計劃”,實現29萬貧困人口脫貧、256個貧困村摘帽,在全省脫貧攻堅綜合考核中位列第一。
據悉,臨沂確定了實施“百千萬”沂蒙老區(qū)脫貧攻堅行動和“雙16”推進計劃的總體思路,從產業(yè)、社會、教育、旅游、醫(yī)療等多個方面著手,全面落實扶貧措施,探索形成了“一村多業(yè)、一戶多策、一人多崗”的脫貧攻堅模式,取得了明顯成效。
黨建扶貧是臨沂的一大亮點?!鞍偾f”沂蒙老區(qū)脫貧攻堅行動,就是選派百名縣級領導包鎮(zhèn)、千名第一書記包村、萬名機關干部包戶,最終實現貧困鄉(xiāng)鎮(zhèn)、貧困村、貧困群眾結對幫扶“三個全覆蓋”,落實脫貧責任。
2016年,第一書記累計爭取幫扶資金7.7億元、招商引資5.4億元,幫助流轉土地3.8萬畝,新上集體增收項目555個,化解村級債務276.5萬元,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幫扶責任人到位率和干部駐村幫扶到位率均達到100%。
隨著29萬人脫貧,臨沂全市貧困人口數量降至15萬人。但要確保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卻并不容易。
據了解,臨沂現有的15萬貧困人口中,沂水、費縣、平邑、蘭陵、莒南和沂南等6個縣占到85%,脫貧攻堅任務較重。而且,臨沂全市81%的貧困群眾分散在5000多個“插花村”,且60%以上因病因殘因老致貧,脫貧難度較大。
為此,臨沂將2017年作為脫貧攻堅決戰(zhàn)決勝之年,著力推動脫貧攻堅由幫扶重點村向推進區(qū)域開發(fā)轉變,由扶持絕對貧困人口向兼顧相對貧困人口轉變,由實施精準扶貧向兼顧防貧轉變,在產業(yè)項目實施、涉農資金整合、資產收益分配、行業(yè)社會聯動、長效機制構建等方面實現新突破。
2月16日,在臨沂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上,臨沂市委書記林峰海提出今后5年的奮斗目標:到2020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5600億元左右,是2010年的2.3倍;一般公共收入達到400億元左右,是2010年的3.5倍,順利完成“十三五”發(fā)展各項目標任務,與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綜合實力進入全省第一方陣。
同時,臨沂將繼續(xù)實施“百千萬”沂蒙老區(qū)脫貧攻堅行動和“雙16”推進計劃,一絲不茍“摘窮帽”,全力以赴“拔窮根”,確保2018年全市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本刊記者趙慧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