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程學院 經(jīng)濟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0)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長效機制的構(gòu)建探討
朱昕蕾
(徐州工程學院 經(jīng)濟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0)
深入探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長效機制的構(gòu)建,分析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現(xiàn)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長效機制構(gòu)建的必要性,提出可行的長效機制構(gòu)建措施,旨在促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長效機制;構(gòu)建
1.多元化的心理訴求無法滿足
高等教育向大眾教育的普及,社會對大學生的認可程度不斷降低,但是在大學生的原生家庭中,很多學生卻肩負著家庭甚至家族的期望,特別對于經(jīng)濟欠發(fā)達或者教育欠發(fā)達地區(qū),這些學生更是承擔著改變家庭命運的壓力。大學生雖然已經(jīng)達到法定的成年人標準,但是由于其長期處于相對單純的校園生活中,面對生活挫折的抗打擊能力較差,很多學生的自我思維意識還未完全成熟,情感較為脆弱、社會經(jīng)驗較少、自我控制能力較差等問題在大學生群體中普遍存在。然而大學生卻具有強烈的自我表現(xiàn)欲望,對自身的不足之處有強烈的求知和滿足等心理訴求,當心理訴求沒有得到滿足時,便會引發(fā)心理健康問題。
2.缺乏有效的心理疏導能力
大學的學習氛圍相對寬松,教學管理重點在于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很多學生無法適應這種自主式的管理模式,缺乏必要的約束便會過度放松自我,導致沉迷網(wǎng)絡而造成學業(yè)的荒廢。面臨較為復雜的人際關系,很多學生缺乏良好有效的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往往產(chǎn)生孤僻、落寞的情緒,長期處于這種不良情緒中,會造成學生心理的壓抑和抑制,甚至產(chǎn)生心理問題。還有些學生從小生活在較為優(yōu)越的環(huán)境中,進入大學之后面對學習、生活或者戀愛方面的挫折,無法正視自我,難以承受挫敗,自我沉溺甚至作出不理智的行為,影響學校的正常教學管理秩序。
3.存在不健康的消費心理
不良消費現(xiàn)象引發(fā)的惡性校園事件成為近年來高校和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高校學生不健康或者不客觀的消費心理引發(fā)諸多“校園貸”不良現(xiàn)象的發(fā)生,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有符合成年人消費心理特點的消費欲望,卻沒有穩(wěn)定的收入來源,同時對新興事物有較強的接受能力,因而成為網(wǎng)絡借貸的主要群體。部分學生存在消費的攀比心理和從眾心理,購買最新款的手機、平板電腦、化妝品,盲目消費和過度消費,沒有對自身的實際學習生活需求和償還能力進行充分的考量,催生了“校園貸”現(xiàn)象的盛行,由于不能按時償還“校園貸”而造成學生自殺等惡性事件頻發(fā)。
高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長效機制能夠增加對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資源的投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定期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狀態(tài)普查活動,使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能夠及時得到關注。學校還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宣傳活動,對學生進行訪談,對于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及時進行心理干預和心理疏導,及時緩解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面臨的危機,避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擴大化,為學生在校的學習和生活營造和諧安全的氛圍。同時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長效機制,為學生塑造良好的心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滿足社會對高素質(zhì)人才的需求。
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活動
高校要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以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為工作理念,開展多種形式的校園文化活動,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和互動意識,使學生能夠?qū)π睦斫】祮栴}、自我心理疏導方法有深入的了解,并通過知識問答、心理健康為主題的影視作品征集、情景劇演出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參與心理健康的學習和宣傳,獲得構(gòu)建心理健康環(huán)境建設的廣泛共識,促進自身心理素質(zhì)水平的提高。同時學校還要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和生活,逐漸樹立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和活潑開朗的性格,促進其良好心理素質(zhì)的提高。
2.優(yōu)化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教學體系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課堂教學為主要途徑,建立完善多元的課程教學體系,使心理健康教育長效機制的構(gòu)建以課堂教學為基礎??梢酝ㄟ^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形式兩個層面進行教學體系的革新。從教學內(nèi)容的角度而言,教師可以學習國內(nèi)外先進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并運用于課堂教學中,使學生對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有深入的理解;從教學方式而言,教師需要改變傳統(tǒng)“一言堂”的教學模式,開展小組討論、案例分析等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進行自主學習交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3.加強對大學生的人文關懷
加強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態(tài)以及心理狀態(tài)的關注,通過多種形式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對于學生遇到的困難和困惑及時給予幫助或者心理疏導,建立和諧無障礙的師生關系;發(fā)揮同學之間的互助作用,學生之間的年齡接近,更容易產(chǎn)生親近感;學校要增強學生的互助意識,對于學生的心理困惑和不良情緒,要給予其釋放的空間,幫助學生走出心理陰霾,享受健康快樂的校園生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長效機制構(gòu)建已經(jīng)勢在必行,只有實現(xiàn)其教育功能的常態(tài)化,才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促進其良好心理健康品質(zhì)的形成。
[1]趙君,王燦平,李真軍,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長效機制的構(gòu)建[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9(2):170—172.
[2]田潔,李艷彥,王東,等.高職院校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途徑探析[J].中國市場,2016,(30):131,133.
ConstructionofLongTermMechanismofPsychologicalHealth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
ZHU Xin-lei
(School of economics,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uzhou 221000, China)
The paper has the in-depth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psychological health with long-term mechanism,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and the necessity of constructing long-term mechanism for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feasible measures to build long-term mechanism so a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long-term mechanism; construction
10.3969/j.issn.1008-6714.2017.11.043
G448
A
1008-6714(2017)11-0107-02
2017-07-31
朱昕蕾(1989—),女,江蘇無錫人,輔導員,碩士,從事青少年心理研究。
〔責任編輯:錢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