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論司馬遷的孝道思想及其現(xiàn)代意義

        2017-03-11 15:54:20
        渭南師范學院學報 2017年17期
        關鍵詞:司馬遷史記家庭

        王 麥 巧

        (渭南師范學院 人文學院,陜西 渭南 714099)

        【司馬遷思想研究】

        論司馬遷的孝道思想及其現(xiàn)代意義

        王 麥 巧

        (渭南師范學院 人文學院,陜西 渭南 714099)

        孝道是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內(nèi)容,在《史記》中,司馬遷借助歷史人物、歷史事件詮釋了自己對孝道的理解:孝道是調(diào)整家庭關系的倫理規(guī)范,孝道是協(xié)調(diào)社會關系的原則,孝道是治理國家的政治思想。當代社會,中國正處于轉型時期,人們思想觀念及家庭結構的變化、人口老齡化的現(xiàn)實更需要提倡孝道,因此,研究司馬遷的孝道思想對于家庭和睦、社會安定、民族團結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史記》;司馬遷;孝道;治國思想;傳統(tǒng)文化

        孝道思想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它以“善事父母”為核心內(nèi)容,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它融入中華民族的血液之中,成為衡量一個人品德高低的重要標準。司馬遷作為“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一位文化巨人”,傳揚傳統(tǒng)文化是其職責所在。孝道是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內(nèi)容,在《史記》中,司馬遷借助歷史人物、歷史事件詮釋了自己對孝道的理解。

        一、司馬遷孝道思想的體現(xiàn)

        司馬遷孝道思想體現(xiàn)為三個方面:孝道是調(diào)整家庭關系的倫理規(guī)范,孝道是協(xié)調(diào)社會關系的原則,孝道是治理國家的政治思想。

        (一)孝道是調(diào)整家庭關系的倫理規(guī)范

        作為調(diào)整家庭關系的倫理規(guī)范,孝道思想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養(yǎng)親、敬親、祭親。養(yǎng)親是指奉養(yǎng)父母?!稜栄拧め層枴吩唬骸吧剖赂改笧樾??!薄墩f文解字》曰:“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笨鬃诱J為孝包括“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1]9?!抖Y記》概括為:“孝子之事親也,有三道焉:生則養(yǎng),沒則喪,喪畢則祭。養(yǎng)則觀其順也,喪則觀其哀也,祭則觀其敬而時也。”[2]165《孝經(jīng)》歸結為:“居則致其敬,養(yǎng)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盵3]76《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說:“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盵4]2482由此看來,孝順父母天經(jīng)地義。

        養(yǎng)親、敬親、祭親是家庭孝道倫理規(guī)范的三個層次,養(yǎng)親最低。養(yǎng)親就是給予父母物質(zhì)生活的保證,使父母衣食無憂。聶政是一位刺客,嚴仲子聞其為勇士,數(shù)次登門拜訪,并以黃金百鎰為聶政母親祝壽,而聶政謝曰:“臣幸有老母,家貧,客游以為狗屠,可以旦夕得甘毳以養(yǎng)親。親供養(yǎng)備,不敢當仲子之賜?!眹乐僮庸陶?,聶政曰:“‘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屠者,徒幸以養(yǎng)老母;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許人也。’嚴仲子固讓,聶政竟不肯受也?!盵4]2522聶政數(shù)次拒絕嚴仲子,就是為了贍養(yǎng)母親,以盡“反哺”之義?!妒酚洝む嵤兰摇分校嵡f公因為弟弟共叔段與母親結下仇恨,并發(fā)誓曰:“不至黃泉,毋相見也?!盵4]1759在潁考叔孝心的感召下,鄭莊公那顆已經(jīng)木然的孝心終于被感化了。在潁考叔的策劃下,鄭莊公掘地見母,其樂融融,母子情意恢復如初。作者在這里既傳揚了潁考叔的孝心,又彰顯了母子之情難于割舍的道理??鬃拥牡茏娱h子騫以孝順聞名,所以孔子熱情洋溢地稱贊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盵1]108

        敬親是比養(yǎng)親更高層次的孝。單純在物質(zhì)上滿足父母,尚不足以為孝,更重要的是要敬,使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藉。《論語·為政》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盵1]10從這里可以看出,敬是孝道的精神實質(zhì)。敬包括對父母的品質(zhì)、風范的崇敬,《史記·萬石張叔列傳》記載了萬石君一家的事跡。萬石君子孫為人恭謹,對父母克盡禮節(jié),行為世范。眾子孫中,長子建最為孝順?!敖槔芍辛?,每五日洗沐歸謁親,入子舍,竊問侍者,取親中裙廁窬,身自浣滌,復與侍者,不敢令萬石君知,以為常?!盵4]2765孝敬如石建者,可謂至矣。

        敬親是以順親為基礎的,不順何談敬親。順親就是順從父母長輩的意志,所以常看到孝順連用。《禮記·祭統(tǒng)》曰:“孝者,畜也;順于道,不逆于倫,是之謂畜?!盵2]165這里的“畜”即順之意。父母對子女有養(yǎng)育之恩,又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因此,聽從父母之話,理所應當。季歷的兒子姬昌出生時出現(xiàn)瑞兆,古公認為姬昌能使周興盛,欲通過傳位季歷而傳姬昌。太伯、仲雍體察到父親的心意后,于是“乃奔荊蠻,文身斷發(fā),示不可用,以避季歷”[4]1445。太伯、仲雍順從父親之意,避免了兄弟相爭、骨肉相殘的悲劇,維護了國家的安定。但是,呂后、張負女孫都是按父母之命締結婚姻,薄姬被其母“內(nèi)于魏宮”。更有甚者,藏兒長女(即王皇后)先嫁金王孫,后藏兒請人卜筮,結果說她的兩個女兒都是貴人,于是就把長女從金氏家中強行接回。順親并不是要子女絕對服從父母,“無違即孝”的觀點剝奪了子女的自主權利,使子女喪失了獨立的人格,成為愚孝的犧牲品?!妒酚洝だ钏沽袀鳌分汹w高、李斯密謀,偽造秦始皇生前書信,賜公子扶蘇與蒙恬以死,而扶蘇不辨真?zhèn)?,就哭泣著說:“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結果自殺而死。扶蘇愚順失去了生命,由此看來,對父母的孝順,不能盲從。《史記·宋微子世家》中微子曰:“父子有骨肉,而臣主以義屬。故父有過,子三諫不聽,則隨而號之?!盵4]1610父母有錯誤,則須勸諫父母,父母若不從勸諫,則須痛哭流涕,以免陷父母于不義。

        祭親是養(yǎng)親、尊親的繼續(xù)和延伸,它體現(xiàn)的是生者通過祭祀活動以表達對父母的感恩之情與思念之情,是傳統(tǒng)孝觀念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nèi)容。“善事父母”是“事生”,它注重現(xiàn)實關懷;祭親是“事死”,是更高形式的孝,它注重終極關懷。曾子將喪親之孝概括為“慎終追遠”。慎終是父母死亡的喪葬行為,追遠是父母死后的祭祀禮儀??梢?,子女表達喪親之孝的形式就是守喪和祭祀,也就是說父母或長輩去世后要舉行守喪和祭禮?!吨鼙居洝吩疲骸叭占溃蚂?,時享,歲貢,終王?!谑怯行滩患?,伐不祀,征不享,讓不貢,告不王?!盵4]136可見祭祀祖先,是周王朝和諸侯國的大典,那些對于祭祀活動不恭的諸侯,周王朝可以討伐,可見當時整個社會對祭祀活動重視的程度。在當時,也有一些政治家對祭祀活動采取了現(xiàn)實的態(tài)度。如《鄭世家》記載:“六年,鄭火,公欲禳之。子產(chǎn)曰:‘不如修德?!盵4]1774子產(chǎn)的做法,實際上是把祭祀引向更好地為政治服務的軌道。

        綜上所述,孝是調(diào)整家庭關系之規(guī)范,用以教化百姓,使家庭和睦。

        (二)孝道是協(xié)調(diào)社會關系的原則

        古代的養(yǎng)老、敬老并不僅指父母,還包括家族、宗族的老人,進而擴展到社會上所有的老人,即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暗茏尤雱t孝,出則悌”,悌由孝演化而來,用來調(diào)整兄弟關系,兄弟友愛的實質(zhì)則是要求人們將家庭血親中的等級推廣到社會關系中去,即“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孔子曰:“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盵2]75只有老有所養(yǎng),兄弟友愛,人們才能和睦相處,進而達到社會穩(wěn)定。因此,“孝和悌從縱和橫兩個方面把家庭關系和社會關系聯(lián)系起來,規(guī)范家庭關系的道德升華為調(diào)整社會上人際關系的原則,孝就成了仁、義、禮、智、信等一系列道德的基礎?!盵5]115周文王把孝從孝敬父母延伸到對所有年長老人的尊敬與愛戴。文王即位后,“遵后稷、公劉之業(yè),則古公、公季之法,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歸之”。所以“伯夷、叔齊在孤竹,聞西伯善養(yǎng)老,盍往歸之”[4]126。在周文王的影響下,周人養(yǎng)成謙讓和尊敬長輩的社會風氣,這種良好的風氣也傳播到虞國、芮國,“虞、芮之人有獄不能決,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讓畔,民俗皆讓長。虞、芮之人未見西伯,皆慚,相謂曰:‘吾所爭,周人所恥,何往為,只取辱耳?!爝€,俱讓而去”[4]117。虞、芮之人慚愧而回,案件不斷而決,說明孝道已經(jīng)成為周人調(diào)整社會人際關系的原則。

        舜移孝至悌,孝名遠播,百姓來歸。舜在父頑、母嚚、弟傲的情況下,依然順事父母,兄弟友愛,為以孝教化百姓樹立了楷模。在他的影響下,“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4]33-34。這件事說明只要“孝”于父,才能“忠”于君;只有“悌”于弟,才能“慈”于民;只有處理好家庭關系,才能和諧社會關系,進而治理好天下。

        周公移孝作忠。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他先后輔佐周文王、周武王和周成王,奠定了西周王朝兩百多年的基業(yè)。文王時期,他和武王等共同輔佐父親,使周人勢力不斷發(fā)展壯大。武王即位后,他留輔武王;武王生病后,他虔誠地祈禱,求祖先保佑武王,自己愿意代替武王侍奉鬼神,這是移孝于悌。武王死后,成王即位。成王年少,周公出于匡扶社稷的忠孝之心,攝政當國。周公攝政期間,平定了三監(jiān)之亂,移都洛邑,之后制禮作樂,為周王朝可謂鞠躬盡瘁。攝政七年后,周公“還政成王,北面就臣位”,這種孝于父母、悌于兄弟、忠于國家的高尚品德,始終被后代稱頌。

        一個人如能“入則孝,出則悌”,已是不易;若是既孝悌,又兼具仁、義、禮等美德就更難了。孝是“至德要道”,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仁、義、禮等皆由孝生。仁者愛人,愛人首先要愛親,愛親才能“以其所愛,及其所不愛”,最終實現(xiàn)“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義是孝之實也,即為了忠孝之名而甘愿自我犧牲的氣度。禮為孝之核心,傳統(tǒng)文化認為孝不僅是子女善事父母的行為,而且是禮的客觀要求和具體體現(xiàn),孔子主張以禮行孝,將禮與孝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孝悌、循禮、行義、懷仁,最終實現(xiàn)社會的和諧,伯夷、叔齊就是踐行孝悌、循禮、行義、懷仁的圣人。伯夷、叔齊是孤竹君的兒子,父親欲立叔齊,叔齊讓伯夷。伯夷遂逃去。叔齊也不肯立而逃走,國人則立其中子。武王伐紂,伯夷、叔齊義不食周粟,隱居首陽山,后餓死于首陽山。伯夷身為長子,按理應繼承父位,可他遵從父命,寧可逃國,也不違背父親的遺愿,這是“孝”;伯夷、叔齊顧念兄弟之情誼,互相讓國,這是“悌”,也是“仁”;孔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薄扒笕识萌剩趾卧??”[4]2122伯夷、叔齊義字當先,為他人而甘愿犧牲自己的利益,行為高尚,義薄云天;伯夷、叔齊“恥食周粟”,至死“不降其志,不辱其身”,這是“禮”。由此可以看出,伯夷、叔齊的思想是典型的儒家思想,其行為是世人為人處世的榜樣。司馬遷把《伯夷列傳》作為人物列傳之首篇,其用意大概本此。

        (三)孝道是治理國家的政治思想

        孝道成為治理國家的政治思想是移孝作忠的結果。忠的對象本是一般人,“為人謀而不忠乎”即是明證?!芭c人忠”,其對象既可以是一般人,也可以是君王。后來演變?yōu)槌枷聦醯囊环N關系,臣下全心全意侍君則為忠;孝的對象是父母,孝與忠本是適用不同對象的不同倫理范疇。漢代統(tǒng)治者“移孝作忠”,讓孝道為政治統(tǒng)治服務。陸賈認為:“在朝者忠于君,在家者孝于親?!倍偈嬲f:“五行者,乃孝子忠臣之行也?!睂⑿⒆优c忠臣結合在一起,在家和國之間建立起溝通橋梁,大大加強了個體對國家的認同,把個體家和國凝結成一個有機整體。漢代之前,孝與忠的結合是個人行為,如周公孝于父母、忠于周王朝的舉動,并沒有形成社會風范,更沒有上升為治國之道;漢代,它已經(jīng)成為治理國家的政治思想。

        “以孝治天下”要求人君以民為邦本,自勉自律,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漢代皇帝中除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和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外,其他皇帝都以孝作為皇帝的謚號,比如西漢諸帝中,劉盈謚號孝惠帝,劉恒謚號孝文帝,劉啟謚號孝景帝,劉徹謚號孝武帝……《漢書·霍光傳》指出:“漢之傳謚,常為孝者,以常有天下?!盵6]2938在西漢諸帝王中,孝文帝最孝。孝文帝“仁孝寬厚”,“以仁孝聞于天下”,《史記》中多次提到孝文帝的孝行。孝文帝親嘗湯藥侍奉母親的故事已被記載于“二十四孝”的故事中,孝文帝不僅孝順父母,而且推己及人,施德于天下。孝文帝元年十二月,廢除坐收帑律,因為“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人也。今犯法已論,而使毋罪之父母妻子同產(chǎn)坐之,及為收帑,朕甚不取”[4]418。身為帝王,為天下父母妻子著想,非“德至盛”者,不能為之。孝文帝十三年,齊太倉令淳于公犯罪當刑,女兒緹縈為了救父,自愿賣身救父,孝文帝聞知,下旨廢除肉刑。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廢除肉刑,就是保護身體,保護身體就是孝敬父母,它實際上也體現(xiàn)了孝文帝以孝治國的政策。

        漢代,在“以孝治國”的政策影響下,士人十分注重自身的孝道修養(yǎng),處處以孝道要求自己,為了光耀門庭、顯親揚名以成大孝,積極入仕為官、忠于職守,使?jié)h代出現(xiàn)了較好的昂揚向上的社會氛圍。同時漢代孝道的忠孝觀又培養(yǎng)了臣民的忠君愛國觀念,涌現(xiàn)出了許多忠君愛國的可歌可泣的典型事件。張騫出使西域,途徑匈奴,遭扣留,“留騫十余歲,與妻,有子,然騫持漢節(jié)不失”[4]3157。漢節(jié)是國家的象征,人在節(jié)在,體現(xiàn)出對國忠貞的感情。張騫后來逃脫,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回國途中,復遭匈奴扣留,一年后逃回長安。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前后十三年,歷經(jīng)千難萬險,受到匈奴人的威逼利誘,在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面前,張騫作出了正確的選擇,他那種大無畏的精神正是漢朝昂揚向上的時代精神的寫照。

        漢代家庭教育子女,不論是士大夫還是一般百姓,經(jīng)常援引《孝經(jīng)》,如司馬遷之父司馬談訓子務德行孝:“且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此孝之大者?!盵4]3295司馬遷遵從父親的教誨,承繼父業(yè),完成《史記》,這是對祖先、對宗族負責,也是對國家、對民族負責。司馬遷不僅自己身體力行,而且還把忠君報國的思想作為評判人臣、諸侯的標準。從《史記》的內(nèi)容看,對于那些對國家、民族有貢獻的忠臣義士,司馬遷則大加稱贊,如伯夷、周文王、周公、屈原等;對那些對國家、民族沒有貢獻的人,即使守孝道也得不到司馬遷的贊美之詞,如公孫弘、石建父子之流。

        以孝為起點,由身而家,由家而國。由修身正體、和睦家庭的道德到調(diào)整社會人際關系的原則,再到以孝治天下的治國之道,這就是《史記》孝道思想的三個層次、三種境界。

        二、司馬遷孝道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

        司馬遷孝道思想的核心是養(yǎng)親、敬親、立身揚名,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從現(xiàn)實角度看,我們今天研究司馬遷的孝道思想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當今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人們思想觀念及家庭結構的變化、人口老齡化的現(xiàn)實更需要提倡孝道。

        弘揚《史記》孝道思想,有助于提高當代人的道德素養(yǎng),養(yǎng)老敬老。司馬遷認為,人首先要奉養(yǎng)父母,這是子女應盡的義務。“忠臣以事其上,孝子以養(yǎng)其親,慈父以畜其子,此有德者也?!盵4]3219舜以德回報父親、弟弟的加害,文帝以天子之尊親嘗湯藥,緹縈為了救父自愿賣身為奴,聶政為了侍奉母親隱身于屠,他們的故事為世人所傳頌,成為道德的楷?!,F(xiàn)代社會,人們的價值觀念發(fā)生改變,傳統(tǒng)的“孝道”觀念受到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思想的沖擊,再加上現(xiàn)代社會競爭激烈,生活壓力、工作壓力增大,有些人不愿贍養(yǎng)父母,甚至把年老的父母當作負擔和包袱;有些年輕人只懂得索取,不愿意回報,覺得父母的付出是理所應當?shù)模贿€有一些年輕人賦閑在家,衣食住行全靠父母,是名副其實的啃老族。這些現(xiàn)象說明青年群體中的孝道缺失已經(jīng)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養(yǎng)兒防老”的傳統(tǒng)觀念的動搖,也能折射出社會上對年輕人盡孝前景普遍不看好。鑒于上述情況,傳揚舜、文帝、緹縈、趙武、聶政等人的孝道故事對提高當代人的道德素養(yǎng)具有重大意義。受到《史記》的影響,人們將緹縈的故事拍成電視劇《孝感動天》,弘揚她的孝行?!摆w氏孤兒”的故事更是幾經(jīng)改造,傳揚古今內(nèi)外,其主題思想即忠、義、孝。

        奉養(yǎng)只是孝道最低的要求,真正的盡孝應該達到敬養(yǎng)。對待父母,只敬不養(yǎng)不為敬,只養(yǎng)不敬傷其心。司馬遷認為要以敬的態(tài)度贍養(yǎng)父母,關心父母的健康,以敬愛的心情、和顏悅色的態(tài)度對待父母。萬石君石奮一家的孝謹行為是對敬親的完美詮釋,司馬遷高度表彰了他們對父母的孝行,認為“雖齊魯諸儒質(zhì)行,皆自以為不及也”。隨著當前我國現(xiàn)代家庭格局的核心化、小型化的發(fā)展趨勢,養(yǎng)老敬老問題更加突出?,F(xiàn)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父母與子女關系也不例外。而這里所說的尊親敬親,也是以平等為前提的,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因此,我們不可能苛求現(xiàn)代的家庭關系像萬石君父子,但是,作為晚輩,尊重父母的人格,尊重父母的感情才是“親親尊尊”的長計?!熬褓狆B(yǎng)”是“孝”的較高層次的內(nèi)容,敬愛父母應該是子女發(fā)自內(nèi)心的一種真摯情感的自然流露,在物質(zhì)生活基本得到保障的情況下,老人最需要的是子女對他們的精神贍養(yǎng),由此看來,孝道體現(xiàn)在現(xiàn)代家庭中,就是使老人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醫(yī)、老有所樂、老有所終。

        弘揚《史記》孝道思想,有助于和諧家庭關系和鄰里關系,進而達到社會和諧。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的和諧關系到社會的和諧。從三皇五帝到漢武帝時期,人們用孝道維系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尊老愛幼,和睦相處,從而實現(xiàn)家庭內(nèi)部的和諧。萬石君一家規(guī)模大,子女多,僮仆雜役多,在這樣的大家庭中,形成了“等差有序的愛”。萬石君是一家之長,在家庭中處于核心地位,父子之間有“父子之禮”,兄弟之間長幼有序,主仆之間尊卑有別,這種由近及遠的愛保證了個體家庭的和睦。相比萬石君一家,舜帝一家有更多不和諧的因素,舜父、弟弟三番五次想致舜于死地,而舜始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多次以愛感化父親和弟弟,孝名遠播,最終成就帝業(yè)?,F(xiàn)代社會,家庭規(guī)模縮小,家庭結構趨向單一化,原來的四世同堂、三世同堂現(xiàn)象已經(jīng)很少,出現(xiàn)了“四二一”甚至是“八四二一”型家庭結構,家庭中的人際關系趨向簡單化。家庭結構的變化引起家庭重心的轉移,獨生子女的出現(xiàn)進一步削弱了老年人的地位,子女成為家庭生活的重心,老年人受到了冷落。父母對下一代投入過多,省吃儉用也要供孩子上名校、穿名牌,上各種培訓班,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甚至一味溺愛,過分遷就,培養(yǎng)了一個個的“小皇帝”“小公主”。這些“小皇帝”“小公主”長大后以自己為中心,只注重自己的感受,較少會主動地了解關心他人,在人際關系中缺乏寬容與互愛,直接影響到家庭的和諧。以史為鑒,面向未來,萬石君、舜帝的故事給現(xiàn)代家庭以啟示:家庭教育要重視孝道,家庭成員之間要和睦相處,養(yǎng)成仁愛、寬容、誠信守義等美德,并把它們內(nèi)化為自覺的行動,最終形成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家庭和諧才會有鄰里的和諧、社會的和諧。舜孝敬父母,和睦鄰里。在他的影響下,當?shù)厝瞬辉贍幪锝?,互相很謙讓。人們都愿意靠近他居住,兩三年就聚集成一個村落。當他稱帝后,政教大行,八方賓服,四海稱頌,因而《史記·五帝本紀》稱“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周文王尊老敬老,在他的仁孝之德影響下,周人形成謙讓和尊敬長輩的風氣,這種風氣也影響到虞、芮兩國人,當他們發(fā)生訴訟時,對比周人,不禁自慚形穢,于是互相謙讓,案件不斷而決。舜及周文王的故事隨著《史記》的傳播流傳上千年,當人們之間發(fā)生矛盾時,不妨想想舜帝、周文王,或許可以化干戈為玉帛。如今,我們提倡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追求家庭、鄰里、同事之間的和諧,因而,舜帝、周文王的故事也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當人與人相處時,不妨設身處地多為他人著想,或者可以換位思考,多想想他人的長處,多想想他人的困難,多想想他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這樣的話,才會有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才會有社會的安定,才可能實現(xiàn)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弘揚司馬遷孝道思想,有助于年輕人“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傲⑸怼奔礃淞⒑玫牡滦?,進而建功立業(yè),對社會有建樹?!靶械馈?,行的是仁慈大道、正道,這樣就會“揚名于后世”。在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方面,司馬遷堪稱楷模。在遭受李陵之禍前,他誦古文,壯游天下,出使巴蜀,擔任太史令,修訂歷法,撰寫《史記》。遭受李陵之禍后,為了完成《史記》,為了立身揚名,實現(xiàn)人生價值,他接受宮刑,這是司馬遷在迫不得已情況下作出的一種立身揚名以顯父母的無奈選擇,他只能用《史記》來立身揚名,“故述往事,思來者?!苏摃咭允嫫鋺?,思垂空文以自見”[7]2735?!妒酚洝穯柺篮螅艿搅撕笕说氖①?,班固稱曰:“有良史之材,服其狀況序事理,辯而不華,質(zhì)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盵6]2738魯迅贊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從司馬遷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太多的正能量,他剛正不阿,為了李陵可以仗義執(zhí)言,不惜觸犯天顏;他勇敢進取,為了《史記》忍辱負重,奮筆疾書。他胸襟開闊,從不因自己的不幸遭遇而自暴自棄,怨天尤人;他身存大義,為了光耀孔孟以來的儒家理想臧否人物,縱橫天下。司馬遷身上所反映出來的這些精神品質(zhì),歷經(jīng)千年而不過時。對于如今的年輕人來說,不管他多么貧窮或者多么笨拙,不管他身處順境還是逆境,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都可以用司馬遷的事跡勉勵自己。有的人經(jīng)常抱怨這抱怨那,其實是因為沒有真正經(jīng)歷生活的苦難辛酸,沒有深刻體會過人生的酸甜苦辣。當你在職場上摸爬滾打,飽嘗辛酸時;當你在勞動中腰酸背痛,兩只胳膊連端碗也覺得費勁時;當你在前行途中兩腿如墜鉛塊,腳板打滿血泡時,想想司馬遷,你會覺得這都不算什么。對于一個渴望在社會上立身揚名、成就一番事業(yè)的人來說,任何東西都不是他前進的障礙,他總是能通過積極的態(tài)度所產(chǎn)生的內(nèi)心力量來驅動自己,脫穎而出,勇往直前。

        [1] 柴華.論語[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

        [2] 禮記[M]. 崔高維,校點.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

        [3] [春秋]孔丘.孝經(jīng)[M].陳書凱,編譯.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5.

        [4] [漢]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2.

        [5] 姜志信,楊賀敏.孝觀念的產(chǎn)生及其內(nèi)涵[J].河北大學學報(哲社版),1997,(2):111-116.

        [6] [漢]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

        [7] 張大可.史記全本新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責任編輯 朱正平】

        Study on Sima Qian’s Filial Piety Thought and Its Modern Significance

        WANG Mai-qiao

        (School of Humanity,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Weinan 714099, China)

        Filial piety is the basic cont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Historical Records, Sima Qian interpreted his comprehension of filial piety by means of historical figures and events. In his opinion, filial piety is the ethic to adjust the family relationship, the principle to coordinate social relations and the political idea to administer the country. In modern society, China is in transition, hence, it is more necessary to advocate the filial piety because of the changing of idea and family structure and the problem of ageing population. Therefore, it is very significance to research Sima Qian’s thought of filial piety. It is a magic weapon to preserve family harmony, social stability and national unity.

        Historical Records; Sima Qian; filial piety; idea of administering; traditional culture

        K207

        A

        1009-5128(2017)17-0045-05

        2017-07-02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外《史記》文學資料整理與研究(13&ZD111)

        王麥巧(1965—),女,陜西大荔人,渭南師范學院人文學院教授,文學碩士,主要從事渭南方言研究。

        猜你喜歡
        司馬遷史記家庭
        假如司馬遷沒有《史記》
        少年品讀 史記
        少年品讀 史記
        專家學者為“司馬遷與《史記》研究”欄目三十周年題詞
        少年品讀 史記
        少年品讀 史記
        家庭“煮”夫
        安邸AD(2019年2期)2019-06-11 05:29:18
        人故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
        戀練有詞
        尋找最美家庭
        av天堂手机在线看片资源| 欧韩视频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AV秘 无码一区二区三|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二区| 午夜视频在线瓜伦| 欧美成人午夜精品久久久| 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蜜桃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色婷婷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国产精品露脸视频观看| 亚洲又黄又大又爽毛片| 在线播放亚洲丝袜美腿|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尻逼视频| 久久天堂av综合合色| 香蕉成人伊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中文字幕亚洲人妻系列| 色视频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播放| 黄片视频大全在线免费播放|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 麻豆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91| 给你免费播放的视频| 欧美丰满大屁股ass| 高跟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久久精品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vr老人 | 中文人妻熟女乱又乱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 麻豆成年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亚洲级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国产成人av在线影院无毒| 日韩美腿丝袜三区四区| 久久精品国产成人|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乱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