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莉
多維度設計初中英語作業(yè)
◎于 莉
英語作業(yè)是課堂教學知識體系的鞏固與提升,是學生深化和鞏固英語知識并內化為英語能力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教師了解學生掌握知識情況并及時調整教學策略的重要渠道。合理而有效地布置英語作業(yè),對學生掌握知識、促進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和增強課后自主學習能力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英語作業(yè)的布置要考慮多個層面。既要考慮英語學習的五個目標,又要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既要考慮所學內容的重難點,又要考慮知識系統(tǒng)的關聯(lián)性。既要考慮學生的興趣,又要考慮作業(yè)的有效性。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并結合我校教學實際情況,我們進行了多維度設計布置英語作業(yè)的探索。
在教學中,學生能否掌握和鞏固所學內容,還需要課后的外延檢驗——課外作業(yè)。教師布置作業(yè)不僅能鞏固和加深所學內容,而且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和發(fā)展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然而,學生的智力思維水平、喜好興趣、意志品質都存在著不同,如果教師留相同的作業(yè),很難兼顧不同學生的學業(yè)和能力的培養(yǎng),勢必會挫傷學困生的自信心,消減優(yōu)異生的學習動力。為了讓學生能自主地、富有個性地并饒有興趣地參與到課后的實踐應用中來,作業(yè)的設計要有針對性和層次性。針對性體現(xiàn)在作業(yè)內容要完全對應課堂所學的重難點;層次性是留的題目要與學生的差異相匹配,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設計難易程度適中的題目。
分層次布置作業(yè),即根據(jù)學生的智力水平、學習動機、學習習慣、接受理解能力和學習成績等方面的情況,將學生劃分為A、B、C、D四個層次。A級生做相對綜合性強的作業(yè),B級生做難度稍小的題目,C級生做基礎性強的作業(yè),D級生做相對最容易的題目。當然,這四個層次的學生的劃分,并不是一層不變的,要隨著學生學習情況及成績的變化,實施動態(tài)分配,適時對學生所處的層次進行調整。每次依據(jù)每單元不同的學習目標,給學生布置不同類型的作業(yè),有的放矢地按A、B、C、D四個層次來設計布置作業(yè)。布置的作業(yè)要層次分明,題量適中,難易適度。
例如,新目標七上Unit 7:How much are these socks對于第一節(jié)課后的書面作業(yè),程度好的A級學生可以要求他們編寫有關購物方面的對話;B級學生要求他們寫3~5個有關購物的句子;而對于C級學生,則要求他們記住本節(jié)課學過的服裝名詞即可;D組學生,就是班里學習極其困難的學生,背5個相關詞匯即可。
盡管這四個層次的學生作業(yè)要求和標準不同,但對于完成作業(yè)的每個學生來說,都會有完成任務的愜意感。教師要及時地給予適度的評價,比如對A級學生要常用“Perfect!”“Wonderful”進行表揚;對于B級學生要常用“OK”“All right”。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就都能找到自信和動力。
初中學生正處于好奇心強、喜歡競爭、樂于挑戰(zhàn)的成長階段,喜歡新穎活潑的作業(yè)任務。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亞杰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動都要依賴于興趣。”英語教學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學生能否掌握學習的重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但就目前而言,英語作業(yè)的形式比較枯燥單一,多是簡單重復的抄寫,缺乏趣味性。有的教師為了擠占學生的時間,不厭其煩地讓學生抄寫多遍,學生只是為了快速完成作業(yè)而根本記不住內容。導致學生寶貴的時間白白地被浪費掉。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學校的實際情況,布置作業(yè)要結合教材特點,盡量做到新穎獨特,能夠喚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刺激學生內心強烈的學習需求。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作業(yè)興趣,作業(yè)設計要做到“靈動”一點、“新穎”一點、“情趣”一點,摒棄傳統(tǒng)的單一作業(yè)形式——重復書寫,可以將聽、說、讀、寫與表演、唱歌、畫畫、調查、制作以及參觀、訪問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結合起來,從而促進英語聽、說、讀、寫四項學習技能全面發(fā)展。多種形式的作業(yè)任務,可以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激發(fā)學生探索的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如在教授人教版八上Unit 10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時,在學習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后,為了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個句型,設計了一個接龍作業(yè)。連用if做五個以上的句子。要求前后意思連貫,富有條理。以下是一位學生的展示:If I get up late,l will be late.lf l am late,the teacher won’t let me in.lf the teacher don’t let me in,l will not play with my classmates.lf l can’t play with my classmates,l will be sad.If I’m sad,I’ll feel unhealthy!
通過這樣新穎獨特、趣味性強的作業(yè),不僅調動了學生完成任務的積極性,拓寬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還使學習氛圍更活躍。
在英語課外作業(yè)中,除了留些有特色的作業(yè)外,還可以增強作業(yè)的娛樂性,增添說、唱、玩、演的表演類作業(yè),更能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鞏固所學知識,訓練口語表達能力,增強詞匯、語法運用能力,培養(yǎng)語言技能。表演類作業(yè)具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新穎獨特的特點,對學生頗具吸引力。
(一)劇作表演
所謂“劇作表演”,就是有些故事性很強的單元可以讓學生編成英語劇,以小組為單位,學生自編自演,互相配合。用于編英語劇的材料,一般選擇經典的學生熟知的文章或段落,由學生自己編寫。比如八下Unit 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單元,讓一位學生扮演吉姆·霍金斯,然后展示他如何智斗海盜、歷經千辛萬苦終于找到寶藏、勝利而歸的冒險故事?!督疸y島》的故事很富有吸引力,學生在表演中,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在反復訓練中增強了對知識的理解并能加強記憶。這種作業(yè)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而且還能滿足初中生強烈的表現(xiàn)欲望,培養(yǎng)小組協(xié)作的能力。
(二)學唱英文歌曲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拓寬文化視野,培養(yǎng)世界意識和人文精神。很多經典的英語歌曲不僅旋律優(yōu)美,而且歌詞也很有韻味,往往還蘊涵著豐富的社會文化信息。在學九上unit8 I like music講到音樂類型的時候,我用Yesterday Once More等各種類型的音樂導入,在課堂上學生不僅被優(yōu)美的歌曲旋律所吸引,而且還情不自禁地隨之唱起來。學生很快投入進去。隨之,我讓大家談談喜歡什么類型的歌曲并引到了本課的重點內容——定語從句。既然學生很感興趣,我布置課后作業(yè)就是學唱其中的一首歌曲。通過學唱英語歌曲,學生可以學到很多新詞匯、新句式和習慣搭配,對語法學習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而且還能開拓文化素養(yǎng),陶冶情操。
(三)講英語故事
初中學生愛表現(xiàn),喜歡展現(xiàn)自己的風采。利用這一點,我要求學生將自己平??吹降挠薪逃饬x的寓言故事改編成簡短易懂的英語版,上課前進行表演,時間控制在兩分鐘左右。在班里選出幾名評委,進行評分,最后以小組總分進行評比,每月的最后一周,評選出優(yōu)勝小組和個人“故事大王”。講英語故事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習英語、運用英語,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英語思維。
生活是知識的源泉。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認為:生活即教育。如果在生活中我們渲染英語氛圍,學生就能夠耳濡目染,輕松地掌握英語知識和培養(yǎng)技能。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英語教育資源。我們要注重將英語教學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所設計的作業(yè)要體現(xiàn)生活化,多點現(xiàn)實意義,多一些應用價值。
制作英文課程表。學人教版七上 Unit 9 My favourite subject is science后,可以要求學生做一個英文課表??梢蕴砑右稽c精美的圖案,然后進行評比。
要求學生制作書簽也是一種新穎的課外作業(yè)。內容可以是至理名言,民俗諺語,也可以是心靈雞湯中的勵志話語等。供自己學習、欣賞、記憶、勵志,還可以將自己最優(yōu)秀的作品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分享。在實踐中,學生設計制作英文書簽可以增加學習英語、應用英語的機會,同時也培養(yǎng)和鍛煉了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
制作英文明信片。利用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和西方節(jié)日,比如教師節(jié)、母親節(jié)、圣誕節(jié)、新年等,讓學生自己制作明信片。學生可以充分利用所學的知識和繪畫功底,融合多種學習技能,制作出生動可愛并富有個性的精美明信片,寫上祝福語,送給他們的同學朋友。
辦英文日報。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輪流制作英文日報。成立編輯部,鼓勵同學踴躍參加。內容可根據(jù)學生的愛好而定,可以是知識摘要、故事連載、世界旅游、班級活動等等。例如,在學完人教版英語七上unit 6之后,我要求每一位學生收集飲食的相關資料,四人一組制作一份健康飲食的宣傳海報,并且在班級進行展覽和評比。好的作品可以放在教室外的宣傳欄進行張貼。這大大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學生在設計一張張精美的小報的過程中,發(fā)展了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也培養(yǎng)了創(chuàng)造力和合作精神。
(作者單位:朝陽市第二十三中學)
(責任編輯:史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