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林培
(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外國語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2)
【文學評論】
《兒子與情人》中莫瑞爾太太的大母親形象分析
賈林培
(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外國語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2)
《兒子與情人》是勞倫斯的代表作之一,根據(jù)眾多文獻資料及研究,其作品在很大程度上與作者自身的經(jīng)歷、生活背景等有極大的關聯(lián)。本文主要結合勞倫斯的小說《兒子與情人》具體分析莫瑞爾太太的形象,并從母親的角度就莫瑞爾太太性格形成的原因,以及其性格對保羅(小兒子)的影響進行深入探究,以期為更多讀者提供參考。
《兒子與情人》;莫瑞爾太太;大母親形象
《兒子與情人》主要講述的是莫瑞爾太太由于與社會底層的丈夫沒有精神上的共鳴,未得到丈夫的“愛”,從而將人生的希望都轉移到兩個兒子身上,其教育觀念及行為使得整個家庭出現(xiàn)不可跨越的鴻溝,由此形成的家庭環(huán)境成為隨時發(fā)生沖突的地雷區(qū)。在小說《兒子與情人》中,莫瑞爾太太是女主角,小說對莫瑞爾太太的刻畫,無論是從心理上,還是細節(jié)上等各個角度,她的形象都是十分突出的。并且依據(jù)原型批評理論,莫瑞爾太太的性格特征是具有鮮明的雙重性,即兼具“天使”和“惡魔”的特性,從小說中也可以充分感知莫瑞爾太太性格的真實性和扭曲性。
從整個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看,莫瑞爾太太是真正的主角。從母親形象的角度看,以及根據(jù)原型批評理論,她是極為典型的“大母親”(Great Mother)。大母親形象在文學作品當中既指溫柔善良的母親,也指可惡危險的母親。在小說當中,莫瑞爾太太曾經(jīng)也是天真善良的女孩,但在各種因素及環(huán)境的作用和塑造下成為大母親,就其具體原因,以下將從家庭及其自身的經(jīng)歷兩個方面分析。
(一)家庭環(huán)境促使莫瑞爾太太性格發(fā)生變化
莫瑞爾太太自身屬于中層階級,她成長于具有宗教信仰、驕傲自尊的家庭環(huán)境當中,其家教非常嚴格,尤其是她的父親,對她產生的影響非常大,莫瑞爾太太甚至討厭其父親對待母親的方式。盡管莫瑞爾太太非常討厭她的父親,但其性格像她的父親一樣嚴肅、堅定、驕傲、傳統(tǒng)。莫瑞爾太太性格發(fā)生轉變與其婚姻有極大的關聯(lián),結婚之后的家庭生活中,丈夫酗酒且粗暴,再加上驕傲、思想較為傳統(tǒng)的性格,使夫妻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早前的家庭環(huán)境及莫瑞爾太太的婚姻家庭環(huán)境,最終使得其性格發(fā)生變化,因此,她把精力和愛都傾注于兩個兒子身上,逐漸成為大母親。
(二)早年的戀愛及內在的性格
莫瑞爾太太成為兼具溫柔善良和可惡致命的性格特點與她早年的戀愛經(jīng)歷和其內在的性格有極大的關聯(lián)。莫瑞爾太太的初戀是甜蜜與痛苦交織的,喬治·菲爾德是她的第一個戀人,但喬治放棄了他最初的夢想去從商,生意失敗后成為教師,并最終與有錢的寡婦結婚。[1]這對莫瑞爾太太而言就是背叛,她對男人失去了信心,這一點也為后來莫瑞爾太太婚姻生活的不和諧作了鋪墊。
就莫瑞爾太太的內在性格而言,如上文所述,在家庭的影響下,她是驕傲、嚴厲的,結婚之后由于階層和生活背景發(fā)生了極大的改變,丈夫酗酒且粗暴,以及生活的種種不如意,最終使得莫瑞爾太太越加孤僻,從而導致其將所有的精力與愛傾注到兒子身上,對兒子非常疼愛,但同時對兒子的控制和占有欲也十分強烈。由于莫瑞爾太太在精神上從來沒有過一個“真正的丈夫”,她只能從兒子身上尋找情感的慰藉,而這種努力又被其他女人所挫敗,導致后來心理、生理的衰竭。
從《兒子與情人》的故事發(fā)展情節(jié)不難看出,莫瑞爾太太具有雙重性格。莫瑞爾太太生活在一個男尊女卑、唯利是圖的工業(yè)社會,她從小接受著嚴肅自律的宗教教義的教育,初戀感情的失敗及不美滿的婚姻生活,使她逐步轉變?yōu)殡p重特質的大母親。
對其兒子而言,她是天使也是惡魔,她對兒子無微不至的照顧,以及對兒子精神上的控制和占有,充分表明了她的性格及形象符合原型批評理論中的大母親形象,并且在該形象的影響下,小兒子保羅的成長經(jīng)歷也非常痛苦。
(一)莫瑞爾太太的“天使”面
莫瑞爾太太和她的丈夫來自不同的階層,其文化背景、家庭環(huán)境等差異非常大,婚后丈夫酗酒、懶惰等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對孩子不管不顧的態(tài)度,使得莫瑞爾太太非常反感和失望。但是,作為母親和妻子,她做到了應盡的本分,將家庭照顧的井井有條,并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孩子受到好的教育,這充分顯示出莫瑞爾太太慈愛和溫柔的一面。
正如小說中寫到,“要不是為了威廉,她對這種貧窮、丑惡、卑賤的生活早就不堪忍受了”,可見她對兒子的愛。為了讓兒子可以擺脫現(xiàn)有的環(huán)境,她更是為孩子的教育、工作付出了許多努力,且對于兒子的戀情也是出于保護的心理加以約束。此外,即使整個家庭充滿了矛盾和沖突,莫瑞爾太太還是非常重視孩子和他們父親的關系。由此可見,莫瑞爾太太作為母親是無私的,也是偉大的。
(二)莫瑞爾太太的“惡魔”面
在《兒子與情人》中,莫瑞爾太太這一主角是其結婚后整個家庭的精神支撐與核心,她的性格和精神思想既對兩個兒子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兒子生活痛苦的根本原因。
在其大兒子威廉死后,莫瑞爾太太極度害怕小兒子保羅也離開她,因此非常不愿意保羅離開自己太久或去很遠的地方工作,這也使得保羅被困在一個非常狹小的世界當中。莫瑞爾太太的“惡魔”面更多地體現(xiàn)在對保羅戀情的干涉方面,對于保羅的女友米莉安,她始終保持敵意,并且橫加阻攔和詆毀,將自己的嫉妒非常明確地表現(xiàn)出來。而保羅受到母親的精神桎梏,也非常痛苦,最終和米莉安漸行漸遠,而保羅自己也認為自己很難愛上其他人,甚至認為和其他的女人無論是精神上,還是肉體上的接觸,都是對母親的一種背叛。而當莫瑞爾太太死后,保羅雖然松了一口氣,但莫瑞爾太太無形的精神控制并未完全消失。
《兒子與情人》可以說是勞倫斯的自傳體小說,而該小說當中的莫瑞爾太太與勞倫斯的母親有極大的關聯(lián)。
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勞倫斯的母親莉迪亞·貝爾德索爾同莫瑞爾太太一樣,都出身于中層階級,并且其母親生活的環(huán)境也具有強烈的宗教信仰。勞倫斯母親的初戀也是失敗的,而后嫁給礦工,這樣的人生經(jīng)歷與小說中莫瑞爾太太的經(jīng)歷如出一轍。莉迪亞·貝爾德索爾的婚后生活也充滿著爭吵和矛盾,其將所有的精力和心血都放在孩子身上,為孩子能夠接受好的教育做出了許多努力,試圖用教育擺脫孩子處于社會底層的命運。由此可見,莫瑞爾太太的大母親形象是基于勞倫斯自己母親的生活經(jīng)歷等進行刻畫的。
而當時的社會背景為19世紀末,英國正處于工業(yè)大發(fā)展的時期,整部《兒子與情人》也是基于這種環(huán)境,表現(xiàn)出英國工業(yè)社會中下層人民的生活和特定環(huán)境。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身邊的一切都發(fā)生著巨大的改變,因此,小說中莫瑞爾太太也由快活、自由逐漸變成控制欲和占有欲極強的女人,并且其人格也發(fā)生了扭曲和變形。[2]
勞倫斯在《兒子與情人》中描寫刻畫了保羅的母親格特魯?shù)隆つ馉柼堑湫偷拇竽赣H形象:她慈愛溫柔,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家庭成員,尤其是她的孩子們,是家庭的主宰;同時,她又控制著孩子們的感情狀況,她的強大使得其丈夫形象愈加消極,導致保羅面對感情時猶豫不決。
從母親的角度來看,莫瑞爾太太婚后的生活圈子狹窄,她不與他人交流,婚后逐漸變得孤僻,而在女性獨有的感性下,她的母愛也逐漸變得扭曲。將愛情融入母愛當中,實際上也是莫瑞爾太太極為自私的一面,而假設莫瑞爾太太可以從其丈夫那里得到精神上的共鳴,得到丈夫的愛,則很有可能不會出現(xiàn)如此依戀兒子的情況,各主人公的命運也很可能朝著好的一面發(fā)展。
綜上所述,勞倫斯創(chuàng)作的《兒子與情人》是以自身的環(huán)境和背景為基礎的,其中的莫瑞爾太太則是極為典型和突出的人物,在她身上既可以看到“天使”般的品質,也可以看到“惡魔”的化身,人物形象十分鮮明和真實。小說當中,莫瑞爾太太的大母親形象十分突出,而這一形象也帶來了各主人公的悲劇,包括莫瑞爾太太自己。關于莫瑞爾太太的大母親形象,本文的分析及闡述還不是非常全面,但不可否認的是,《兒子與情人》描繪的莫瑞爾太太具有極為重要的研究價值。
[1]趙宇航.控制型女性的代表——莫瑞爾夫人——析勞倫斯的《兒子與情人》[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1):98-99.
[2]郭雯靜.《兒子與情人》中莫萊爾太太的性格分析[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3):45-46.
【責任編輯:周 丹】
I561
A
1673-7725(2017)07-0072-03
2017-05-10
賈林培(1985-),男,河南郟縣人,助教,主要從事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