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姣
創(chuàng)設多種英語情境提升語言運用能力
◎李姣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要“通過英語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心智發(fā)展,提高綜合人文素養(yǎng)?!睂W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為此,我主張“創(chuàng)設多種英語情境,提升語言運用能力?!?/p>
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在教學過程中,我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fā)展。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設接近實際生活的各種語境,采用循序漸進的語言實踐活動,以及各種強調過程與結果并重的教學途徑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例如:在講授“去麥當勞點餐”這篇對話的時候,課前我讓學生去查找麥當勞各種食物的英文說法,同時,讓孩子們到店里去觀察服務員與顧客是怎樣進行交流的。課上,讓學生做小老師,把搜集到的麥當勞食物名稱的單詞教給其他同學。隨后,學生根據已經學過的句子重新編寫對話,再進行情境再現表演。豐富的語言材料、逼真的情景模擬給學生提供了語言交際的好機會,不僅拉近了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距離,而且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語感,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分享的能力,使他們在實際生活中能恰當地運用英語大膽交流,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小學英語中的大部分單詞是表示具體事物或具體動作和表情的。在教授學習用品、交通工具、服裝等類別的單詞時,我多數使用實物或實物模型進行直觀教學,而對于earth、eat、red等類別的單詞,我會借助圖片、表情或動作進行教學;在講授打招呼“Hello!”“How are you?”“Fine,thank you.”等句子時,我利用多媒體出示學生喜歡的動畫人物,讓學生們與這些動畫人物做“親密接觸”……有效的情境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了他們主動學習英語的習慣。
針對學生天真活潑、好動好唱的特點,在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增添一些游戲、歌曲、韻文,豐富教學情境,使孩子們沉浸其中,從而延長注意的保持時間,這樣既鍛煉了聽說讀的訓練,也最大限度的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賞識。課堂上,當學生們回答正確時,及時的說聲“Very good!”“Wonderful!”當氣氛不夠熱烈時,給予適當的激勵,使學生產生一種愉快的感情體驗。適時、準確、激勵性的評價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用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當中。
除了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多種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技能之外,在課下我還創(chuàng)設了多種情境讓他們使用語言進行交際,如:英語短劇表演、動畫片配音、萬圣節(jié)大游行、今天我當小老師等活動。長期的堅持讓孩子們收獲了成功與自信,通過實踐,我更加深切地領悟到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多種英語情境,提升語言運用能力”是多么的重要。
(作者單位:沈陽市皇姑區(qū)岐山路第二小學)
(責任編輯:史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