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琳 荊 敏 尚 蕾
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yè)學院
淺談溝通類活動在英語口語課實踐教學中的運用
王 琳 荊 敏 尚 蕾
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yè)學院
在英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口語能力一直是老師們的困擾??谡Z就是說話,人類為什么要說話,其實就是為了溝通,最實用和最有效率的口語活動就是在溝通中完成。溝通類活動在英語口語課實踐教學中的運用有著重要意義。學生在課堂上發(fā)表的主觀想法已經是經過獨立思考后組織的語言。通過小組討論來練習語言,因此這個口語練習的活動對學生的信心樹立起著很大的作用。本文主要討論教師在學生口語課堂活動的實踐過程中的角色、參與度及教學建議。
溝通活動;口語實踐教學;教師角色;學生活動
口語活動是相對比較Free的活動,換句話說,對語言的使用不能完全嚴格控制和限制,在活動中盡量不要去打擾學生,保證學生的語言流利度。但是當學生錯誤已經明顯誤導其他同學,甚至課堂溝通由于錯誤和語言問題已經進行不下去的時候,老師們可提供相應的詞匯,語法結構幫助,讀音糾正等。
一個老師詢問討論問題的關鍵技巧就是多使用開放式的問題而不是一般疑問句,例如多使用“why,what,who,how and when”這類特殊疑問詞,避免學生尷尬又簡單地回復你一句“yes 和 no”。
協(xié)調課堂的活動空間,座位安排等,同時保障學生的開口時間平均分配,有的時候口語互動容易被部分“star students”霸占,作為管理者老師們要盡量保證活動能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
教師在口語活動中的角色絕對是一個“協(xié)調員”而不是“演說家”。
在活動中盡可能讓學生參與進來,通過改變課堂互動模式去保證學生的參與度。比如讓學生獨立思考,配對討論,分組辯論,再通過點名的方式使班級的注意力不停地變換,從而使話題的討論可以不停地進行下去。
活動進行過程中,觀察學生的語言運用和相關行為。舉個例子,有的時候口語活動中有的學生很不自覺地開始用第一語言(母語)進行課堂討論,甚至開始聊天,偏離了主題,但是有的時候老師的接近會形成一種“提示”,規(guī)范學生們用英文進行活動。此外,觀察學生的語言運用,記錄他們的相關常見錯誤,活動后給予反饋也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有的時候老師們害怕空氣突然安靜,因為當詢問完一個問題的時候發(fā)現(xiàn)學生沒有反應就自己反射性地開始——“自圓其說”。這是一種讓口語課變成老師的“個人秀”很危險的征兆。
比較好的解決方式是,老師提出一個清晰的問題后,馬上控制自己不要說話,讓學生思考自己的問題,再等學生的反應,如果一段時間后還是沒有反應,再點名詢問學生。這樣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組織自己的學生。
尤其在教程度比較差的學生的時候尤其如此,提出問題一定要等待五秒鐘給他們反應時間,千萬不要著急開口,給他們更多的時間與空間思考。
口語課堂的目的其實非常單純,我們就是要在課程中幫助學生構建兩個東西 —— Fluency(語言的流利度)和Confidence(運用語言的自信)。
因此口語課堂中老師們一定要注意使用多種“Interaction pattern互動模式”,盡可能地讓學生在溝通的方式中去運用語言。比如,分組討論或者全班同學站起來相互對話。
在整個口語課堂中保持學生的討論持續(xù)進行也非常重要,這與課堂管理的技能息息相關:
避免強迫式地開場 —— “here is the topic,TALK!” 為話題做好鋪墊,設置能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引入;
提供準備時間 —— 這不僅僅是我們上文提到的讓學生思考五秒鐘,而是讓學生有更多的幫助去準備完成討論任務:寫出討論演講的大綱,查找需要的單詞,整理自己的思路等等;
不要打擾學生討論的節(jié)奏 —— 有的時候口語討論的課堂效果會出乎意料的好,學生在積極地討論老師準備的話題,老師也會一時技癢加入討論。請注意不要打擾學生的對話節(jié)奏,這時候應該小心翼翼地觀察學生們動態(tài),例如是否有的積極的學生開始“dominate主宰”整個課堂,有沒有學生的表情在暗示其實他躍躍欲試,這個時候老師嘗試調控下現(xiàn)場的對話機會,通過點名來平衡大家對話的機會;
使用Role cards —— 角色卡片,在討論的話題中分配角色,有卡片的好處是學生有了身份認知從自己的角色出發(fā)發(fā)表觀點,并且可以靈活地轉換角色卡片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討論同一個話題。
很多同學和老師的印象中,口語課是非??犰舊ashion的,課程中有fashion的口語表達,地道的美國俚語,各種天花亂墜的話題,因此很難想象,在口語課堂中會出現(xiàn)所謂的“冷場”的情況。
針對學生的不同水平,可以把活動升級或者變形,給出提示或者情景范圍(與之前或上一節(jié)課堂內容相關),用指定的目標語言來進行提問。也可以把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搶答的形式計分來增加游戲本身的競爭性。
戶外游戲是指將戶外活動一并置入語言游戲,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能力、小組協(xié)作能力和策略運用能力。它本身沒有明確的語言任務,比較適合小孩子。但若放在成人課堂里,就需要結合語言學習內容,利用戶外場景來制定游戲內容。
我們的課堂都是固定教學地點,平日組織學生進行戶外活動的機會甚少。但有些學校的成人口語課程里專門設置了戶外活動課,中教和外教帶領學生們去咖啡廳甚至是電影院進行語言內容學習;另,曾經有老師在(暑假期間)校區(qū)停電的情況下,拖著學生到附近的咖啡廳授課,其實就把課堂本身轉化成了一種戶外活動。
[1]周可欣,《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教學策略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2]李媛,《談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口語能力培養(yǎng)》,[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10期
[3]鄭慧媛,《淺談交際教學法在職業(yè)技術學校英語口語教學中的運用》,[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8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