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6)
賈誼故居保護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與思考
曹金果 于 兵
(湖南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6)
賈誼故居被譽為“湖湘文化源頭”,是長沙作為“屈賈之鄉(xiāng)”的標志性文化遺產(chǎn)。目前賈誼故居在保護和開發(fā)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宣傳力度不夠、缺少講解及展覽方式陳舊、文化資源開發(fā)不足。為進一步保護利用賈誼故居,政府應加大宣傳力度,增加講解措施,進一步開發(fā)故居的文化資源。
賈誼故居;保護;調(diào)查與思考
長沙被譽為歷史文化名城,一直很重視歷史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和精神文明的傳承發(fā)揚。賈誼是西漢杰出政論家、思想家和文學家,在長沙撰有《吊屈原賦》和《鵩鳥賦》,開漢賦之先河。[1]賈誼故居又名賈太傅故宅、賈太傅祠,是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它是一項珍貴的人文資源,更是啟迪青少年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發(fā)奮成才的一個重要教育場所。所以保護和開發(fā)賈誼故居的文化資源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賈誼故居的歷史
賈誼故居至今已經(jīng)有2100多年的歷史。公元前177年到前174年,賈誼從京城被貶來此居住,任長沙王太傅。[2]1002000多年來,故居毀建相繼。南朝劉宋時盛宏之所撰《荊州記》載:“湘州南寺之東有賈誼宅,宅之中有井,井旁有局腳石床”,[3]唐時毀,宋復建賈誼祠。明萬歷八年(1580)兵備道李天植于祠內(nèi)增祀屈原,故又有屈賈祠之名。清康熙、乾隆年間兩度重修;嘉慶年間巡撫左輔再度修建賈祠。[4]光緒元年(1875)糧道夏獻云、巡撫王文韶擇地另建屈祠,此處仍為賈祠。[2]101并增建清湘別墅、懷忠書屋、古雅樓、大觀樓等,又疊石造池,形成典雅園林建筑群。1938年長沙文夕大火時被毀,僅存亞殿一座,祠正堂正壁上,刻有屈原像。古井尚在,古碑尚存。1996年11月市政府撥巨資對故居進行第一期修復工程。1999年 9 月 24 日,賈誼故宅重修第一期工程竣工,占地面積1.77畝,由太傅祠、水井、尋秋草堂三部分組成。[5]2015年1月1日,為期近兩個月的賈誼故居二期修繕工程完工。重點對游客意見較大的油漆脫落、瓦片凌亂等進行了修復。根據(jù)游客建議,此次特別新增了港臺地區(qū)中學教科書中賈誼名篇《過秦論》的展示。[6]
(二)賈誼故居的現(xiàn)狀及價值
賈誼故居是長沙最古老的名勝古跡之一,坐落在長沙市太平街內(nèi)。太平街一帶自古為人文薈萃和商業(yè)繁華之地,太平街歷史文化街區(qū)歷經(jīng)二百年至今,整體格局和特點保存完好,街名也一直沿用,給游人完整的展示了清末時期的街區(qū)風采。賈誼故居的建筑外觀呈青灰色,灰磚為墻,黑瓦為頂,為典型的明清建筑風格,是一個三進的院子。
賈誼故居作為湖南省省級保護單位和愛國教育基地,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思想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文物價值體現(xiàn)在故居中價值最高的賈誼井。賈誼井的歷史已有2100多年,古時凡到長沙的文人騷客都會來賈誼井邊憑吊賈誼,現(xiàn)在保留下來的歌詠賈誼井的詩詞還有一千余首。這些詩句對研究當時的文化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除了賈誼井,賈誼故居出土的一些文物都對后人研究賈誼歷史、漢文化、湖湘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故居的思想價值體現(xiàn)在他提出的改革國家政治的方略和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貢獻。賈誼被后人稱為“賈長沙”,故宅被譽為長沙最古的古跡及湖湘文化的源頭。賈誼的思想及其主張主要有,一是以禮為主的禮制思想,二是以民為本的仁政思想,三是政治上主張大一統(tǒng)和中央集權,四是主張以農(nóng)為本的經(jīng)濟思想。這些思想價值延續(xù)至今,是一項珍貴的人文資源。[7]故居的經(jīng)濟價值體現(xiàn)得并不明顯,但是隨著文化遺產(chǎn)熱的興起,有更多的人對中國傳統(tǒng)的歷史文化產(chǎn)生興趣,想要前來瞻仰賈誼的銅像,學習賈誼的思想,接受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也會有更多的旅行社把賈誼故居設為長沙之行線路的必經(jīng)之地。這樣,賈誼故居的歷史文化價值就會帶動周邊經(jīng)濟的發(fā)展。
(一)賈誼故居保護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1.宣傳力度不夠
對于賈誼這一人物本身,有31.4%的被訪者表示很了解,57.1%的被訪者表示聽說過,其中還有11.4%的人不了解。而對于賈誼故居這一景點,大部分游客都是通過書籍雜志和他人介紹知道的(分別占51.4%,34.3%),通過廣播電視和互聯(lián)網(wǎng)了解的人較少(分別占5.7%和25.7%),另外,還有8.5%的人表示之前從沒聽說過賈誼故居。而問到游客前來賈誼故居的目的時,被訪者中最多的是前來參觀旅游的游客(占62.9%),還有一部分人表示是在太平街逛街時無意間看到才過來參觀的(占25.7%),只有11.4%的被訪者是來賈誼故居學習和考察的。
通過以上實證調(diào)查可以發(fā)現(xiàn)大部分受訪者都是從書籍中知道賈誼,從而知道賈誼故居的,這主要是因為賈誼所作的名篇《過秦論》廣為人知,而賈誼故居在互聯(lián)網(wǎng)和電視臺上的宣傳力度明顯不夠,導致知道的人較少。另外,從游客目的性分析中也可以發(fā)現(xiàn),受訪者中有四分之一的人是在逛太平街時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賈誼故居才進去參觀。這也說明了賈誼故居的宣傳力度不夠。在受訪者中,有些長沙本地人,表示以前都不知道這里存在賈誼故居。景點的指示牌也不明顯,一些從外地參觀賈誼故居的游客下了公交站后很難找到故居的具體位置。
2.缺少導游和講解設備
在對賈誼故居現(xiàn)狀的提出建議方面,13.95%的游客希望改善故居的基礎服務設施,希望增加講解賈誼歷史的廣播,部分游客希望在繁體字對聯(lián)和一些繁體文章旁邊增加簡體字的說明。13.95%的游客覺得服務人員不夠,沒有講解人員,單純自己看會有很多不懂之處。
3.景點吸引力存在差異
通過訪談和問卷分析故居文物和景點對游客的吸引力,可以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游客很認可故居文物的價值,其中賈誼井是從漢代流傳至今的文物,并因杜甫之故被后人稱作“長懷井”,其文物價值最大,也是最能吸引游客目光的。故居文物景點主要有門樓,賈誼井,賈太傅祠,碑廊,太傅殿和尋秋草堂。在詢問游客對故居哪些景點印象深刻時,選擇賈誼井和碑廊的最多,分別占30%和24%,其中門樓和尋秋草堂選擇數(shù)很少,分別是4%和8%。這些故居景點對游客的吸引力排序為賈誼井>碑廊>賈太傅殿>太傅祠>尋秋草堂>門樓。導致游客對故居內(nèi)文物和景點印象產(chǎn)生差異的原因,一是年代價值不一樣,古老的文物比新修重建的要更具吸引力,另外一點就是陳列和展覽方式陳舊,賈太傅殿和太傅祠里的介紹、詩詞、文物等物品都是普通的陳列在房間里,除了專門過來學習考察的人以外,不能獲得更多游客的目光。
4.文化資源有待進一步開發(fā)
將被訪者對賈誼故居文化資源利用現(xiàn)狀的評價分為五個程度“非常好、好、一般、不好、很差”。其中有68.6%的人評價為“好”,評價“非常好”和“一般”的人各占14.3%,此外還有2.9%的被訪者認為賈誼故居現(xiàn)狀并不好。如果將這五個程度依次給予“5、4、3、2、1”的賦值,最后得出均值結(jié)果為3.94。均值接近4,屬于“一般”偏“好”的程度。由此可見賈誼故居文化資源利用的現(xiàn)狀還是比較好的,但是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在調(diào)查中,超過一半(55.8%)的被訪者都認為故居應該著力開發(fā)更多的文化資源。他們都認為其文化價值比經(jīng)濟價值更重要,要尊重故居原有的歷史價值,并發(fā)掘其中的文化,讓旅游和教育相結(jié)合,將賈誼的優(yōu)秀思想更多的傳播出去,使前來參觀的游客可以受到這些思想的熏陶。
(二)進一步保護利用賈誼故居的建議
1.當?shù)卣畱哟笮麄髁Χ?/p>
首先,當?shù)卣梢栽陂L沙市相關的報紙上開辟專門介紹長沙各地景點的專欄,還可以在電視臺開辟專門介紹長沙歷史文化的專題節(jié)目,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長沙悠久的歷史文化,并宣傳賈誼故居這一歷史遺產(chǎn)。其次,應該在太平街兩個路口設立醒目的賈誼故居景點標示,還可以附上一些簡要說明,讓外來游客能輕松找到賈誼故居,也讓本地游客在路過太平街時知道這里存在一個景點,同時可以從標示牌上了解到賈誼故居的基本信息。
2.故居內(nèi)部應增加講解
很多游客在受訪時都認為故居內(nèi)部應該增加講解,以便不懂歷史的人能更好地了解賈誼。其中,一半的人希望了解賈誼人物的生平故事,有23.8%的人希望了解賈誼故居內(nèi)的建筑風格和特色,還有21.4%的被訪者更希望了解故居的歷史,從漢朝到現(xiàn)在各朝各代是如何保護修繕賈誼故居的。僅有4.8%的人想了解關于賈誼故居的特色紀念品。筆者認為,故居可以考慮增加導游和多媒體講解設備。導游方面,可以從長沙的大學生中招募志愿者,為其組織培訓,來為游客進行講解。多媒體講解設備方面,故居應該多利用電子顯示屏、聲音、影像等方式向游客全方位形象地展示賈誼以及故居的歷史文化。例如在介紹歷史上對賈誼故居影響重大的災難性事件時只有文字說明,很難讓游客有直觀、深刻的感受,建議可以增加一些影像資料,或者視頻資料,讓游客對于賈誼故居的歷史有一個更深刻的了解。
3.進一步開發(fā)故居的文化資源
調(diào)查中,超過一半的受訪者建議故居應該繼續(xù)開發(fā)其文化資源,讓其具有更多的教育意義,而這也同樣是中央的要求,名人故居應該以社會效益優(yōu)先,大力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起到積極作用。[8]關于如何開發(fā)有幾點意見:一是舉辦征文活動。賈誼故居可以舉辦一個向全市征文的活動,主題以賈誼或者賈誼故居為主。先通過專家評審出一部分優(yōu)秀作品,再放到網(wǎng)上讓網(wǎng)友進行最終投票,最后確定獲獎人數(shù)。優(yōu)秀文章可以編成書籍供大家翻閱。二是在故居內(nèi)部積極開展文化活動。根據(jù)故居的具體情況,結(jié)合賈誼的歷史背景,在故居內(nèi)或者故居旁開辟一個文化休閑場所。平時可以供游客休息,提供一些食品和書籍。在一些節(jié)日或者特殊的日子里可以在這里舉辦講座、詩歌朗誦,國學課堂等文化活動。三是與旅游社合作。在故居內(nèi),很少看到旅游團前來,但筆者認為賈誼故居與旅行社合作是很有意義的。首先,賈誼故居是免費開放的,對于旅行社來說,幾乎零成本,還可用長沙“屈賈之鄉(xiāng)”的噱頭來吸引對長沙歷史感興趣的游客。其次,賈誼故居地理位置很好,附近既有其他的名勝古跡,也不乏吃喝玩樂的地方。我們可以把以下資源整合在旅游線路中,一是將附近吃的地方(太平街),購物的地方(五一廣場),玩的地方(酒吧一條街),這些資源整合成一條“游、購、娛”相結(jié)合的線路。二是可將賈誼故居加入“長沙一日游”的線路,與長沙市著名景點岳麓山、橘子洲頭、火宮殿一起捆綁營銷。三是將長沙市的名人故居整合成一條“名人故居游”的精品旅行線路。四是與中小學校合作。在賈誼故居,時常會看到有父母帶著孩子前來,為的就是讓孩子從小學習愛國主義精神?,F(xiàn)在政府大力提倡博物館發(fā)揮其公共教育功能,而賈誼故居也相當于一個具有文物價值和思想價值的小型博物館。其所提倡的民本思想、治國思想,對后人有著很深刻的意義。中小學階段是接受教育的重要階段,特別是現(xiàn)在中學生的語文課本里都加入了賈誼寫的《過秦論》,如果能組織學生雙休日來賈誼故居參觀一下,他們會感悟更深,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責任編輯 遠 揚)
[1] 吳名.賈誼故居[J].學習導報, 2005(10):64-64.
[2] 范俊芳,文友華. 歷史人文故居修復的規(guī)劃探討――以賈誼故居為例[J].中外建筑, 2009(1).
[3] 吳松庚.論賈誼故居在六朝時期的保護[J].東南文化, 2006(3):58-62.
[4] 夏獻云,尹繼隆.賈太傅祠志[M].長沙: 岳麓書社, 2008.
[5] 陳先樞,金豫北.長沙地名古跡攬勝[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 2002: 253-254.
[6] 尹瑋.賈誼故居修繕后將恢復開放 兩千多年內(nèi)修繕百余次[EB/OL]. [2016-10-10]. http://www.chinanews. com/cul/2014/12-30/6922156.shtml.
[7] 漫話長沙太平街賈誼故居:倚卑濕楚地引召湘人[EB/OL].[2016-10-10]. http://news.hexun.com/2013-06 -21/155379385.html, 2013-06-21.
[8] 王薇.昆明、騰沖名人故居保護與利用實證調(diào)查比較研究[J].資治文摘:管理版, 2010(5):166-167.
G127
A
1671-5454(2017)02-0075-04
10.16261/j.cnki.cn43-1370/z.2017.02.019
2017-02-21
曹金果(1993-),女,湖南衡陽人,湖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文化產(chǎn)業(yè)管理專業(yè)2015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遺產(chǎn)學。于兵(1978-),女,遼寧鐵嶺人,湖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遺產(chǎn)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