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興區(qū)魏善莊鎮(zhèn)第二中心小學 薛硯起
二年級的一次數(shù)學小測驗,試卷上有這樣一道題要求“看圖,先提出數(shù)學問題在計算?!苯又莾傻澜o了已知條件但是沒有問題的兩道實際問題。題都不難,我認為大部分學生都應該會做,可是結(jié)果全班只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做對了,另外三分之二的學生出現(xiàn)了錯誤。究其原因是大部分學生沒先提出問題,就直接列式計算了??吹竭@樣高的錯誤率,我問學生怎么回事。孩子說“沒看見要求啊?!辈蛔x題,沒讀懂題就做題的這種情況在我們的教學中并不少見。在考試結(jié)束,判完試卷,進行試卷分析時,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學生沒讀懂題,沒認真讀題的現(xiàn)象,明明讓選擇正確的答案,結(jié)果選的是錯誤的;……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題的錯誤原因是沒有認真讀題,粗心,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呢?我認為是老師沒有交給學生讀題的方法,沒讓學生養(yǎng)成認真讀題的良好習慣造成的。雖然我們都會在對策欄里寫上“加強培養(yǎng)的學生讀題能力”幾個字,但是怎么培養(yǎng)學生認真讀題的良好習慣呢?我認為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老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培養(yǎng)學生讀懂題目的能力。在我原來的教學中,我也和大部分老師一樣,為了節(jié)約時間,自己讀題,或者是找個學習不錯的學生讀題,然后就讓學生做題。不給學生自己讀題的時間,為了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讀題習慣。做練習、考試時,發(fā)現(xiàn)學生錯的題好多都是沒有認真讀題的結(jié)果,就跟同事抱怨:“看看這題錯的,連題都不會讀?!币蝗痪痛舐曎|(zhì)問學生:“人家讓你干什么呢?讓你寫序號,誰讓你直接寫答案了?你讀題了嗎?”這樣的抱怨在工作中并不少見。我也常聽家長跟我說:“老師,那些錯題,你給他找出來,不用給他講,一會兒他就都改對了。不是不會做,就是不認真?!泵鎸@種情況,我仔細分析了原因,我們通常只看到了學生的不認真,告訴學生要認真讀題,可是我們在課堂上卻不給孩子自己讀題的機會。因此,我覺得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改變讀題方式,讓學生自己讀題。教學中,我經(jīng)常會在出示問題后讓學生自己讀題,再指名大聲讀題,讀完后再讓學生互相說說這道題是什么意思,你讀懂了什么。先讓學生自己讀題是為了讓學生自己對題目有一個理解加工的過程,指名讀題是為了掃清讀題中遇到的障礙,這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再讀讀題,跟同學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讀懂了什么,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思考,把書面語言轉(zhuǎn)化成口頭語言,在轉(zhuǎn)化的過程中學生理解題意,讀懂題目,這樣做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比如北京版第四冊第二單元在教學乘減兩步解答的實際問題時,我在出示例題后就讓學生自己觀察圖,自己讀題,這個時間大約在一分鐘到兩分鐘左右,然后再請一個學生大聲讀題,解決題目中的生字生詞,接著請學生互相說說你知道了那些數(shù)學信息。通過這幾步,學生對題目有了自己的理解與思考,知道了已知條件是有5筒羽毛球,每筒6個,體育老師發(fā)給一班8個羽毛球,未知條件是還剩多少個羽毛球。這時再讓學生分析數(shù)量關(guān)系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在課上要給孩子充分的時間去讀題。沒有時間的保證,學生讀題的遍數(shù)也就沒有保證。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題目讀得多了,自然就明白什么意思了。特別是解決問題的題目,多讀幾遍題學生就能很順利的找到已知條件、未知條件及各條件之間的關(guān)系了。經(jīng)常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xiàn):一個學生拿著書來問題“老師,這道題怎么做呀?我不懂。”我通常不會直接給學生講題,而是先讓他讀三遍題,再說說這題是什么意思?他就會說是什么什么意思,說著說著學生常常會說“哦,老師,我會做了?!焙⒆拥幕腥淮笪?,其實是開始沒有認真讀題,沒讀懂題,多讀幾遍,明白了數(shù)量關(guān)系,當然也就會做題了。
第三,幫助學生掃清讀題的障礙,為學生提供自己讀題的體驗。對于低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小,識字少,讀題,并讀懂題目說的是什么是急需解決的難題,這個時期也是培養(yǎng)學生讀題習慣的開始階段。學生只有會讀題,讀懂題才能審題,進而解決問題。讀題是審題的基礎,審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如果連題目都不讀或者讀不懂,那就更不用談審題、解決問題了。讀題的能力需要老師在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才能養(yǎng)成。上課時,老師要設計學生的讀題環(huán)節(jié)。但是學生的讀題過程不能流于形式。
剛上一年級的孩子,識字量雖少,但也不是一片空白,很多孩子都認識一些字。因此,在教學中除了老師讀題,也可以設計讓學生自己讀題??梢宰尯⒆幼约合茸x讀題,找出不認識的字,老師給注上拼音,教給孩子正確的讀音,為孩子掃清生字障礙,再讓學生讀幾遍題,熟悉這些生字。這樣做雖然一開始比較慢,但卻是先慢后快的過程,不僅是培養(yǎng)學生的讀題能力,也使學生掌握了更多的生字,提高了學生的識字量。識字量多了,學生再讀題速度也會加快,這是一個良性循環(huán)。學生慢慢地就能脫離老師的依賴,做到自己讀題。畢竟,考試的時候,也只要求老師讀大標題兩遍,其他的還是要靠孩子自己。
第四,指導學生讀題時,還要讓學生讀懂圖意、表格的意思。低年級的一大部分題是圖文結(jié)合,甚至圖、文、統(tǒng)計表結(jié)合的題。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讀懂文字的意思,還要讀懂圖的意思、統(tǒng)計表的意思??傊?,讀題看著不怎么重要,但卻是審題、做題的基礎,題都沒讀明白,肯定也做不對。因此,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讀懂題目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需要引起老師的注意,提供機會讓學生自己讀題,養(yǎng)成良好的讀題習慣,更好的解決問題。